徐蚌之败:沙河枪声

二哥雨二 2024-10-01 15:18:43

如果说黄维是第12兵团的司令官,那么,胡琏就是这支部队部队的灵魂,杨伯涛则是这支部队的主心骨,无论他的年龄是不是比覃道善、熊绶春大,也无论内心里是不是愿意,因为他当了第18军的军长,这个“大哥”他就当定了。

站立在阜阳沙河南岸的杨伯涛,用望远镜向对岸瞭望着,大片大片的树林里,隐隐升起淡淡的薄雾,有几只寒鸦惊起,呱呱呱叫着,飞向另一片树林,宽宽的河面,约有一里左右,看似平静的河水,却打着大小不一的漩涡,有几只小小的木船,横七竖八地零落在对岸,自己的脚下,除了腐败的枯草,连一根可以渡河的木头都没有。

后续的部队不断涌来,疲惫的官兵就地坐在河岸边休息着,嘴里不知道是骂着还是笑着,如同一大群苍蝇般嗡嗡乱叫,根本分不清词句来。杨伯涛并没有回头,说了一句:“找渡船,搜索过河。各部工兵营,准备架浮桥。”

众人回答一声,各自准备去了,杨伯涛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不自觉地骂了一句:“太慢了,太慢了,恐怕今天又要挨骂了。”

杨伯涛说的是实情,自从11月初,他们3个军由豫西撤至确山、驻马店间地区集结时,老天爷就下起了雨雪,各部往返奔波、雨雪载途,人马俱感疲惫。特别是快速纵队进入泥泞不堪之地,机械和燃料损耗甚大,人机都急需休养整顿。但战争的形势发展之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在蒋介石的严令之下,他们也只好一路疲惫前行,哪儿有可能得到喘息的机会?而匆匆上任的黄维,更没有过多地了解部队的实情,准备工作做得仓仓促促,更为一路行军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让第12兵团加入徐蚌会战,形成对解放军决战兵力的优势,迅速进出淮北地区,是蒋介石徐蚌会战计划的重点之一。而黄维则迅速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豫西南当面的敌人主力已转移陇海方面,只留下正规军一部配合地方武装部队,四处游弋,无积极企图;在沙河以南淮阳(实际在沙河以北)、阜阳、颍上间敌情顾虑不大,由各军适当部署自整战备;沙河以北可能遭遇人民解放军的阻滞,则须严整战备;预计在阜阳附近由兵团统一调整各军的行动;第二步进出蚌埠附近靠拢交通线,以蚌埠为作战的后方,再根据蒋介石意图,策定尔后的作战行动。

基于黄维的这种判断,第12兵团的行军序列为:右纵队为第18军(欠第49师)、快速纵队及兵团司令部,由确山出发,经正阳、新蔡至阜阳;左纵队为第10军、第14军,由驻马店附近出发,经汝南、项城、临泉至阜阳;第85军附第49师(在汉口整训后归第85军指挥)为第二梯队,该军于广水集结后迅速车运确山,循兵团部行进路线至阜阳。

杨伯涛知道,此时的第12兵团的问题症结在哪里。第一,兵团刚刚组建,很多年轻军官对于兵团司令官黄维没有太深的印象,更不了解他的指挥风格,仍然怀念胡琏,对黄维有一种明显的抵制情绪。第二,兵团匆匆东进,军师长以下各级干部,对作战方针不明,兵团组合不久,各军干部没有互相间往来的机会,彼此隔阂。第三,各军干部家属多在武汉,一时变换作战地区,很多为家室所累,情绪不安。第四,兵团部也根本没有做政治鼓动工作,因此士气低沉。

而第12兵团一走出确山地区,即进入到共产党的解放区、游击区,完全没有补给机关,兵团部令汽车及辎重部队虽尽量携带粮弹随军行动,但后续供应困难是意料之中的事。为此,兵团兵站司令部指挥人员,由武汉先遣至蚌埠开设补给基地,准备粮弹燃料及必要器材,待兵团进入徐海地区即迅速进行补给。但行军途中的补给,时时让杨伯涛感觉到可怕。

很快,先头部队便找来了几条当地渔民藏起来的小船,还临时扎了几只竹筏,约有一个连的战士上了船,向对岸划去。猛然,北岸林荫深处,枪声突鸣,有士兵应声倒入河水之中。杨伯涛惊吓得后退数步,向对岸望去,才发觉北岸树林之中,有武装部队凭河据守。这时,情报处的干部,带领几个乡绅过来,他们肯定地说,这里没有共军的大部队,只是昨天才来了少数解放军地方武装部队。

此时,黄维也赶了过来,说道:“杨军长,兵团部情报部门已经侦察到,向下游走,有一个叫回溜集的渡口,那里有大量的船只,命令你部派出一部,迅速占领回溜集,征集船只,架设浮桥,掩护整个兵团主力渡河,快速前进。”

杨伯涛得令,立即命令第18军一部连夜向回溜集前进,其余各部跟进。这一次,他们进展得很顺利,在回溜集渡河北进,未遭遇抵抗,工兵营搭了一座浮桥即全部迅速通过。主力继续北进时,杨伯涛又令一部向阜阳北岸的解放军地方武装部队抄袭,哪里还有人影儿。

杨伯涛感叹一声,就这样几枪,第12兵团在回溜集打了个来回,两天时间又消逝了。然而,事情并非都如此顺利,情报人员送来新的情报,蒙城方向,有大批解放军在活动,并构筑有坚固的预设工事,看来,他们是要打一场阻击战了。

1 阅读:90

二哥雨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