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悄然而至。中医认为,肝属木,与春季相应,肝主疏泄、藏血,与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志调节等密切相关,因而春季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机。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承担着解毒、代谢、造血、储血等重要功能。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肝脏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是肝炎和肝癌等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如何在春季养肝护肝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肝炎,肝脏健康的 “隐形杀手”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主要由病毒、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它们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
肝炎的传播途径多样,如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因此,了解肝炎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措施,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要一步。
留意肝脏的 “求救信号”
肝脏是一个 “沉默的器官”,即使受损,早期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然而,身体会通过一些细微的信号提醒我们肝脏可能出现了问题:
01眼白发黄、脸色蜡黄
这是黄疸的表现,说明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
02四肢乏力、容易疲倦
肝脏功能异常会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导致能量产生障碍,让人感觉体力不支。
03情绪易怒、烦躁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绪波动较大可能是肝气郁结的表现。
04小便发黄、厌油腻
肝脏分泌胆汁功能减弱,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小便发黄;同时,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下降,会出现厌油腻的情况。
05肝区疼痛
肝脏肿大或炎症可能导致右上腹疼痛。
养肝,从生活细节做起
01调整作息,规律生活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再生,晚上 11 点至凌晨 3 点是肝脏解毒的高峰期。建议大家尽量在 11 点前入睡,保证每晚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肝脏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02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春季养肝,饮食上要“省酸增甘”。中医认为,酸味入肝,甘味入脾,春季肝气旺盛,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气过盛,损伤脾胃。因此,春季应多吃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蜂蜜等,以养脾气。日常饮食可遵循以下原则:
多吃蔬菜水果:如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等蔬菜,以及橙子、苹果等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肝脏解毒和代谢。
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帮助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油炸食品、动物油等的食用,避免肝脏负担过重。可以适当吃些坚果,如杏仁、腰果等,它们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肝脏有益。
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中含有的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尽量少吃。
03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建议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坚持 150 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04调节情绪,保持乐观
情绪与肝脏健康息息相关。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绪波动较大可能是肝气郁结的表现。因此,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疏解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愤怒,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内心的平和。
05其他养肝小妙招
多喝水:水是肝脏代谢的重要介质,多喝水有助于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建议每天饮用 8 - 10 杯水。
补充维生素: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B 族对肝脏功能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食用新鲜水果、蔬菜或适当补充维生素制剂来满足需求。
少饮酒:酒精是肝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春季养肝,建议尽量少饮酒或不饮酒。
避免乱用药:药物大多需要经过肝脏代谢,乱用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因此,服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肝脏是人体的 “健康守护神”,它默默无闻地为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春季是养肝的黄金时期,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调整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调节情绪,共同呵护肝脏健康。愿大家在春日里,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参考资料
[1]佚名.全国爱肝日 专家给出春季养肝五步法[J].名医, 2021(6).
[2]芳芳.养肝时节,不可错过的护肝9大方法[J].分忧, 2019(5):2.DOI:CNKI:SUN:FENY.0.2019-05-027.
[3]顺辛.新春伊始养肝护阳[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