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对自己的女人们冷酷无情,究竟性格使然还是帝王思想?

睿昊聊历史 2025-03-29 15:30:43

甄宓

自古红颜多薄命,未及白头辞红尘!

纵观两汉四百多年的历史,出现过太多的美女,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妆点过那段历史。只不过,落得好下场者却是寥寥无几。王昭君先后委身于两任匈奴单于,远离故土和亲人孤独苦闷郁郁而终;貂蝉始终被权力游戏所左右,身不由己挣扎在阴谋与算计之中黯然落幕;甄宓有情有义有才有德有容有貌,却被丈夫曹丕赐死并在口中塞满污秽之物;大乔作为孙策妾室遭人非议,丧夫后遭到孙权和群臣猜忌而避祸民间不知踪迹;小乔在周瑜英年早逝后移居庐陵乡村,因为走不出悲痛而一病不起客死异乡;蔡文姬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生三嫁还被匈奴掳去沦为玩物屈辱造就《悲愤诗》。

如果提到汉武帝刘彻,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千古一帝、雄才大略和开疆扩土等词,因为这位帝王足够的成功和精彩。在位五十三年,他彻底扭转了汉初的战略守势,先后出击匈奴、远征南越、平定西南和收服朝鲜。通过二十多次对外战争,不仅极大扩充了国家的疆域,而且还确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朝贡体系,否则也没有资格成为毛主席口中的“秦皇汉武”。​​​

这样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竟是一个薄情寡性和冷酷无情之人,甚至还开创了“子贵母死”的冷血制度,极大地违背了天理人伦和道德纲常。接下来,文史不假带您走进汉武帝刘彻的世界,深入了解他和他的女人们。

为了抵制搬运和抄袭,文史不假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同时声明,这篇原创文章仅发表于今日头条和百度平台,欢迎评论转发,不欢迎复制粘贴。

由唐书琛作词、由卢冠廷作曲并演唱的“一生所爱”曾是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的片尾曲,堪称不可超越的经典之作:“​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份”。那么,谁才是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所爱呢?

​ 是“金屋藏娇”的陈阿娇?是“温良淑德”的卫子夫?是“才艺双绝”的李夫人?是“昙花一现”的王夫人?还是“命运多舛”的钩弋夫人?

1059年时,也就是北宋嘉祐四年,王安石创作了著名的《明妃曲二首》,引起了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和曾巩等人的推崇,被后世誉为赞美王昭君最好的诗作。其中,那句“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更是经典,被一代又一代人纷纷感慨命运无常。

其中提到的“阿娇”,就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也是馆陶长公主刘嫖和堂邑侯陈午的女儿。不过,她最早被人熟知的典故并不是“长门哀怨”,而是“金屋藏娇”的故事。据班固在《汉武故事》中记载: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阿娇真名不详,生卒年份亦不详,只知道她是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的曾孙,故而被习惯称为“陈阿娇”或者“陈皇后”。由于陈午平庸无能,既没有文采也没有军功,只能按部就班承袭了祖上的爵位,迎娶汉文帝和窦皇后所生的嫡长女刘嫖后诞下此女。

汉景帝刘启是两汉的第六位皇帝,虽然有十四个儿子,但并没有一个是薄皇后所生的嫡子。因此,他依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传统祖制,无奈册立了庶长子刘荣为太子。从“无奈”也看出来了,他并不喜爱这个儿子。

作为文帝和窦后的嫡长女,刘嫖是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的大姐,地位非常尊崇,养成了嚣张跋扈和唯我独尊的性格。为了延续这份荣耀,她希望把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为妻,未来便是当之无愧的大汉皇后。

太子刘荣的生母是栗姬,年轻时非常受宠,接连诞下了皇长子刘荣、皇次子刘德和皇三子刘阏。不过,她和长公主刘嫖的关系并不好,“大姑子”太强势,惹得“弟媳妇”很不爽。

刘嫖刚刚提出亲事,立即就遭到了栗姬反对,“弟媳妇”和“大姑子”直接杠上了。之后,两个女人在汉景帝面前不断诋毁对方,搞得刘启坐卧不宁,实在是不胜其烦和焦头烂额。

眼看自己与栗姬结亲的愿望落空,长公主刘嫖将目光转向了小侄子刘彘。凭借自己的观察,他看出这个孩子最受弟弟刘启宠爱。而且,他的生母王娡在宫中位份不高,还是民间生过孩子的二婚女,很容易被自己掌控。

面对“大姑子”抛来的橄榄枝,素来就头脑灵活和心思缜密的王娡迅速做出回应,经常带着刘彘和阿娇一起玩耍,有意创造青梅竹马的机会。期间,这个才四五岁的男孩竟然说出了那句“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故而有了“金屋藏娇”的成语。

王娡很高兴,因为这句话是她教给儿子的;刘嫖更高兴,因为她明确了对方的态度。

征得窦太后和汉景帝同意,刘彘和阿娇被订下了娃娃亲,而王娡和刘嫖也结成了一荣俱荣和一损俱损的姻亲关系。从此以后,长公主继续在母亲和弟弟面前诋毁栗姬的同时,还不断称赞王美人母子俩。

经不住母亲和姐姐多次唠叨,汉景帝只好测试一下栗姬,看她能否堪当大任,结果一塌糊涂。据《史记·孝景本纪》记载:

我百年后,诸姬子皆托汝。怒不应,言不逊。

虽然缺乏政治头脑和大局观念,但栗姬并不傻,很快便意识到长公主下手了。她并不担心自己失宠,而是担心危及到儿子刘荣,慌乱之中竟会昏招迭出,大幅加速了厄运的来临。

汉景帝

中年以后,汉景帝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经常需要太医进行调理。栗姬表面上悉心照料,但内心却十分担忧,暗中怂恿大行令以“冲喜”的名义上疏重新册立皇后。

薄皇后虽然没有子嗣,但却是汉景帝祖母薄太后的同族孙辈,是当年明媒正娶的太子妃。而且,她向来都小心谨慎和低调行事,从不涉足政争和宫斗,对婆婆和大姑子历来低眉顺目。多年以来,刘启虽然不爱,但也始终不忍心废后。

此时提出重新册立皇后,汉景帝自然会多想,认定某人在提前进行布局。于是,他在盛怒之下处死了大行令,还将栗姬的封号废除打入冷宫。受此牵连,无辜的刘荣也被废除太子位,改立为临江王后远远就藩。

刘荣被废以后,皇十子刘彘终于荣登太子宝座,从此更名为刘彻。而且母凭子贵,被栗姬心心念念惦记许多年的皇后之位也落在了王娡头上。

公元前141年3月,汉景帝刘启驾崩,十六岁的太子刘彻即位称帝,而陈阿娇也被册立为皇后。表面看起来,帝后之间相处融洽,二人表面上相得益彰,实际上却矛盾重重。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已经从建国初期的战乱和人祸中逐渐复苏过来,国力和军力都得到了显著增强。因此,宏图大志的刘彻迫切想要大干一场,希望抛弃之前的无为而治转而推行大有为之政,借此机会加强中央集权。

面对刘彻的异动,以祖母窦太皇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坚决阻挠,还一度引发了激烈的政争。见此情形,长公主刘嫖和皇后阿娇从旁劝慰,这才平息了老太太的怒气,有惊无险保住了他的皇位。

公元前135年,汉初杰出的女性政治家窦太皇太后过世,汉武帝刘彻终于大权独揽。从此以后,他重用董仲舒等儒臣推行一系列的内政、军事和外交革新,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凭借自己母亲的“拥立之功”,凭借自己的“辅保之功”,皇后阿娇变得更加目空一切,将所剩无几的夫妻情分彻底耗尽。加之,她婚后多年一直没有诞下子嗣,使得自己的后位变得岌岌可危。据《汉书》记载:

孝武陈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的第二位女主要登场了。卫子夫出生于河东平阳,自小就在公主府中练习歌舞和声乐,到及笄之年便出落成才貌双全的舞姬。

公元前139年,刘彻在上巳节出宫祭祖,返回时顺道去探望姐姐平阳公主。于是,她安排府中的十几个歌姬舞姬侍奉,卫子夫当即被选中临幸并且带回皇宫。据《史记·世家·外戚世家》记载:

武帝祓霸上还,因过平阳主。主见所侍美人。上弗说。既饮,讴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

啥意思?就是说汉武帝一眼就相中了卫子夫,妥妥的一见钟情。

由于西汉的宫规森严,非正常途径入宫的女子只能充作宫女和仆役,卫子夫也不能例外。好在,她的肚子非常争气,没过两个月就被发现怀有了身孕。

刘彻立即下旨册封卫子夫为夫人,而且还加封她的弟弟卫青为建章监,留在自己身边担任护卫。这下,皇后阿娇不干了,开始处处下黑手。据《史记》记载:

陈后太骄,卒尊子夫,嘉夫德若斯。

三番五次使坏,皇后还没有解气,于是想到了“巫蛊之术”去诅咒卫子夫。经过御史大夫张欧和酷吏张汤彻查,她的罪名被坐实,此案被牵扯出三百多人问斩。之后,阿娇被宣布废后并幽居于长门宫内。据《汉书·外戚传》记载:

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座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得知女儿阿娇被废,长公主刘嫖前来找侄子求情,希望念在昔日的情分上饶恕。只不过,此时的汉武帝早已不复当年,完全不畏惧对方的权势和地位,只是淡淡地表示:

后虽废,供奉如法,长门无异上宫也。

幽居期间,阿娇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气焰,每日都会以泪洗面祈求刘彻原谅自己。为了换回丈夫的感情,她悄悄花费重金聘请当朝名士司马相如创作了一首《长门赋》: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即便如此,阿娇也没能挽回汉武帝刘彻的感情,在长期的惊悸和忧郁中含恨而死,“金屋藏娇”的故事终于落幕。据《汉书·外戚传》记载:

废后数年乃薨,葬霸陵郎官亭东。

在阿娇和卫子夫争芳斗艳期间,汉武帝身边的王夫人也比较得宠,还诞下皇子刘闳。不过,因为在宫里的时日不长,所以史料中记载并不多。据《史记》记载:

王夫人者,赵人也,与卫子夫并幸武帝,而生子闳。

公元前128年,卫子夫诞下了第一个皇子刘据,这令刘彻欣喜不已。他不仅修建了句芒神祠祭拜,而且还令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以示纪念。之后,正式下旨册立卫氏为大汉皇后,真是“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卫子夫本性纯良,即便成为皇后也没有丝毫的嚣张,反而将后宫打理得井然有序。之后,她又接连诞下卫长、诸邑和阳石这三个公主。同时,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也屡立战功,成为汉武帝最为倚重的“帝国双璧”。

刘据在七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受到了汉武帝的悉心培养。不过,他喜文不喜武,喜静不喜动,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支持穷兵黩武和对外扩张,这令汉武帝心生不满。

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名叫公孙敬声,因为贪墨军饷而被捕入狱,还被牵扯出行巫蛊之术诅咒天子。经历过陈阿娇的事件后,汉武帝对这些邪术非常痛恨,立即下旨严查和彻查。

经过严刑拷打和逼供,公孙贺父子双双惨死在狱中。之后,在宠臣江充的有意诬陷下,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和卫青之子卫伉、卫长公主之子曹宗等人皆被牵连其中。

为了营救自己的妹妹卫长和外甥,刘据多次请求父亲都无济于事。在四处奔走期间,他的马车受惊跑到了天子专用驰道,江充竟然借机诬告他“参与巫蛊”和“图谋不轨”。

汉武帝虽然不相信儿子图谋不轨,但还是同意江充暗中调查。在突击检查中,他竟然使用“人形木偶”进行栽赃,污蔑太子在宫中诅咒父亲刘彻。

盛怒之下,汉武帝竟然下旨左丞相刘屈氂发兵镇压“叛乱”,太子刘据兵败后含冤自尽。受此影响,皇后卫子夫也追随自己的女儿和儿子而去,在未央宫中以死明志。

一年以后,随着巫蛊之祸真相大白,汉武帝为自己逼死女儿和儿子悔恨不已,下旨严惩所有的参与者。接着,他还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寄托哀思。不过,对于卫皇后自杀明志却没有原谅,拒绝将其迁葬茂陵。

汉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闷闷不乐,宫里经常安排乐师和舞姬进行表演。期间,他被李延年创作的一首《佳人曲》所吸引,得知创作灵感来源于妹妹李氏,遂命入宫成为新宠。

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让其她的后宫佳丽们粉黛无颜色,从此便有了“倾国倾城”的故事流传。只不过,此女在诞下皇子后身患重病,从此日渐憔悴而美貌不再,为了留下最美好的印象拒绝再见直到死亡。临终前,她为娘家人求得了最后的庇佑和恩宠。

作为李夫人的二哥,李广利没有军功时就被封侯,还多次率军前去讨伐匈奴,被称为“贰师将军”。不过,他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不仅屡战屡败,而且还率领几万人马投降了匈奴。

刘彻在外出巡猎之时,经占卜寻得一名奇女子赵氏,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天生握拳不展。他在亲自召见以后,发现对方的手指的确不能完全展开,后掌中犹如握有一把玉钩,故而赐名“钩弋夫人”。

已经六十多岁的汉武帝依然老当益壮,钩弋夫人在怀孕14个月后诞下最年幼的皇子刘弗陵。在“巫蛊之祸”后,刘彻还有四个儿子可以作为接班人,分别是燕王刘旦、厉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幼子刘弗陵。

燕王刘旦主动请缨率军出征,结果却被父亲狠狠斥责,还从封地收回三个县作为惩罚。厉王刘胥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除了吃喝嫖赌外,正事一件都不会干。昌邑王刘髆原本没有太大缺点,但因涉及贰师将军李广利叛国投敌,自己把自己吓死了。最后,太子人选就剩下刘弗陵,年仅六岁的他还没有犯错的可能。

汉武帝担心刘弗陵太过年幼,恐怕会引起朝局的动荡,因此命人绘制“周公辅成王图”交给了托孤之臣霍光。同时,由于生母钩弋夫人只有二十出头,他决定“立子弑母”避免出现外戚干政。

两汉是一个非常奇葩的王朝,外戚的势力一直都很强大。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过吕太后、窦太后和王太后这三个权势熏天的太后,极大地危及到了刘家的江山和天下。

文史不假个人认为,汉武帝刘彻对陈阿娇、卫子夫、王夫人、李夫人和钩弋夫人如此绝情,一方面是由于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是由于帝王思想。在他看来,为了保证刘氏的家天下,一切情爱和女人都可以被割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