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游:成都

萨尔浒红鱼儿 2020-03-26 14:31:31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2014年春节我去的成都。也是在那一年,赵雷创作了歌曲《成都》,并在玉林路的小酒馆开始传唱。

成都是一个极易让人心生好感的城市,这里的空气温暖而不喧嚣,平和而不淡漠。身处其中,你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所谓市井生活的热乎劲儿:热热闹闹过日子,踏踏实实接地气儿,烟酒糖茶、柴米油盐,一切尽在市井二字。

去成都,宽窄巷子是必去打卡的地方。其实我觉得各个旅游城市的步行街形象气质大抵都一个模子,连碟片店的手鼓和歌儿都是耳熟的调调。但是好在宽窄巷子作为老街还是很有特色,建筑尚存古风,各种小吃琳琅满目。

当然,这种地方,想吃得开心你会心疼银子——巴掌大小碗,眼珠大六个赖汤圆,就要十几块钱。袖珍小水饺、迷你小包子、一小坨凉粉儿……都这个价。东北人表示,这玩意儿没个吃饱,就当吃个心情吧。不过,吃得饱不饱不重要,小巷深处的饭馆,氛围和环境是真好。

走马观花逛完宽窄巷子,按图索骥去了青羊宫道观,这里有一头集中了十二生肖特征的铜羊,据说摸一摸可以祛病消灾,哪儿不舒服就摸哪儿。想到自己有时会偏头疼,给它来了个摸头杀……

青羊宫旁边就是文化公园,景色雅致清幽,若干竹木掩映的小院里密密麻麻摆放着海量桌椅,这是成都人日常休闲的好地方——打麻将、玩扑克、喝茶,清风习习、其乐融融,这就是成都人最热爱的生活状态吧?

来成都前在网上订了一个蛮有小资格调的网红旅店,几个异国帅哥美女在客厅聊天、吃东西、打台球。晚上旅店组织大家一起包饺子。金发碧眼的小帅哥和身材凹凸有致的大洋妞儿,笨手笨脚跟着我们学包饺子,非常热闹有趣。不过我并没等着跟他们一起吃饺子,因为包的时候我认认真真洗了手,可别人洗没洗我没看到……算了,你们吃,我睡了。

去文殊院的时候天光还未放亮,没有拥挤的香客,佛堂安静祥和,我在殿前的灯架供上了两盏灯。烛光摇曳,不知可否映亮世人的前尘与来生?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我们沉重的肉身凡胎挟裹着风刀霜剑,不堪重负地在人间踉跄向前或者原地打转,已经多久了?还有多久?

天地蜉蝣,沧海一粟,往事无痕,悲欢若梦。

我很喜欢各地的博物馆,所以去成都当然不能不去金沙博物院。

金沙遗址占地5平方公里,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年代大致在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前1200~前650),应是古蜀国的都城所在地。因为2001年一次偶然的施工发现,后来在这里陆续出土了大量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器有5000多件,以及世界上同一时期遗址中最为密集的足足有一吨左右的象牙……这些象牙一部分产于古蜀国南部,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云南、贵州等地,可能是西南少数民族进贡给这里的王公贵族的。

在陈列馆看到了镇馆之宝:著名的太阳神鸟——这个环形的太阳鸟图案你可以在成都很多地方看到,包括公园广场的各种标志、雕塑等等。

此刻,它安卧在展览馆最醒目的展台上,难以置信的优美线条,随着水晶柱的缓慢转动,优雅地旋转着,穿越几千年风烟,依然光辉夺目,仿佛凝聚着千年不死的信念,随时涅槃,随时一飞冲天。

然而俗气如我,唯独喜欢这个金质面具!啊,多么粗犷而土豪的一张脸啊!

青铜时代物质匮乏,人类披荆斩棘、挣扎生存,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兽斗,活在抽象的信仰与具象的图腾中,依然能够迸发永不熄灭的生命与艺术火焰。那才是一个最彰显人类顽强斗志和美好信仰的年代吧。

出了展馆,穿过各种花灯去看花展。北方还冰天雪地,这里已经百花绚烂。园区里还有各种摆摊子卖各种小吃和小玩意儿的。我的镜头无意中捕捉到了一张异邦人在异乡的忧伤脸孔,不知他是想起了什么?

去人民公园耍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别致有趣的征婚区。

成都的公园都少不了这种开放式茶馆,露天地坐着,一大壶水放身边,热热闹闹挤着喝茶聊天,有专给人掏耳朵的来回溜达找活儿。

比起华而不实的宽窄巷子迷你小汤圆,我更喜欢这个:老妈蹄花,香糯软烂。

喜欢就这样在陌生城市的大街小巷乱逛,慢慢走着,在那些最寻常的角落,触摸一个城市最真实的呼吸。

赵雷说,他写《成都》这首歌,想表达的是,不能留下来,又不能带走,就把成都当作一个爱人那样去写。也有人说过,这首歌表达了对所有我们曾经驻足又不得不离开的城市的留恋与怀念。

诚如其言。

0 阅读:31

萨尔浒红鱼儿

简介:浮光掠影,鸿爪雪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