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游:斯农,有些人比我们离阳光更近

萨尔浒红鱼儿 2020-04-03 16:29:24

这世上永远有我们不能彻底懂得的东西。

在斯农,那些生活在雪山峻岭下的藏民,他们的笑容直率而纯真,让我相信:有些人,真的比我们离阳光更近。

斯农,海拔2300米,约50户人家。这里种植玉米、青稞和小麦,饲养牦牛、绵羊和鸡。另外,2000年起,政府号召当地村民种植葡萄并回购,提高村民收入。2013年法国波尔多酒庄在这里租下了葡萄园,据说生产的高原葡萄酒是世界级品质。

虽然从雨崩通往斯农村的公路一侧悬崖一侧深谷,车行其中十分惊险刺激,心电图都搞乱了,但是走进这个小村子,眼前却豁然一亮——水泥路修葺一新,排水管道、太阳能板路灯,一应设施齐全。民房都是翻修或新建的。领队说,政府对藏民有很多政策,孩子上学也都是免费的。毕竟作为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果想要与他们长远融合,必须从物质上、文化上、精神上予以团结、施加影响。

藏民很喜欢那种木质框架房屋,门窗木板棕色漆,镂刻着各种花纹图案。一般都有阁楼,一二楼不是封闭的,属于半露天设计,底层住人,阁楼类似仓房。屋中的立柱足有七八米,贯通整个一、二楼,房东说420一根买的。

二楼挂了好多腊肠腊肉。顺着梯子爬到二楼,还可以一直走到屋顶上。第二天,房主就是这样到房顶上,拿着竹枝说着藏语边走边礼拜,估计是在祈福。

这帅小伙是房东的大儿子,在丽江做导游。弟弟十三四岁,擅长跳芒康舞,哥哥骄傲地说,他弟弟是全村孩子中芒康舞跳得最好的,并让他当场给我们表演了一番,果然动作舒展,自由狂放,很有韵律感。房东说,因为新年到了,村中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准备了节目,当天晚上要在村中的礼堂表演,欢迎我们这些远道来的客人去看。

午后,我们来到运动场,村民们正在组织运动会。

运动场外有个小卖店,窗口小小的,总有老人孩子围着。我好奇地趴窗口往里看,光线幽暗,商品种类蛮多,烟酒糖茶、日杂用品乃至基本药物都有。同行一个叫“老妖”的队友在雨崩走得鞋底都掉了,捆着绑带走下来的,这时候在小卖店买了一管胶水,用烧热了的铁炉钩子,居然把鞋底“焊”上了。

运动场里围聚了很多村民,我们去的时候,两个队伍正在打篮球,一队是青壮年,另一队是妇女儿童老人等组成的“杂牌军”。气氛十分热烈,都玩得兴致勃勃,孩子们骑着小车在运动场中欢乐地穿梭。

有人在运动场里划了起止点,开始比赛跑步。先是两个队单人跑,然后开始接力赛,用空矿泉水瓶子当接力棒。村民们看得乐不可支,时不时哄堂大笑。

藏族汉子看上去健康阳光,高大帅气。有的少年看衣着打扮和发型还很潮呢!

这个比赛项目很有创意——滚车轮。充分体现了就地取材、降低成本又极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精神,集运动与趣味性于一体。看看,把围观的父老乡亲们笑成什么样子了!

孩子们也都穿着节日盛装来到了运动场,这看看那逛逛,想必对他们来说,“过年”依然是一个很有乐趣的事。

上年纪的藏族妇女,手中一般都拿着转经筒或佛珠,即便是在看比赛和演出时候也如此。这也是她们表达心中信仰的一个无言却有形的仪式吧。

当然还有大江南北所有运动会的保留节目:拔河。不光是有青壮年组,还有妇女拔河队,看表情,大姐大婶们可是使足了力气的,连负责指挥的帅哥看了都忍俊不禁了。不过队尾那位大姐,您坐地上是什么意思?使千斤坠?

看得孩子们都替她们着急了,也上去拎着绳子要一试高下。

运动会看完,回藏民家吃晚饭。主菜排骨,还有青菜类,这是很高规格的招待了,因为村里交通运输不便,不容易吃到青菜。我们在雨崩,都是以青稞饼、面条为主的。小伙子带着歉意跟我们解释说,菜做得不好,但是他母亲很用心做的,还说,母亲很辛苦,把他们兄弟俩养大不容易。其实他母亲年轻时候也是爱唱爱跳的,长得非常漂亮。说着说着,他的眼睛就湿润了,看了一眼厨房忙碌的母亲,补充说:现在在我心里也是最漂亮的。

他母亲听不懂汉语,只是看着我们笑,高原红的脸庞已经被风霜侵蚀得粗糙而失却棱角。但是,她看着儿子的目光却是那样温柔宠爱,和天下母亲一样。我们都非常感动,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从她儿子欲言又止的泪光里,我隐隐感觉到,她的人生也许有很多的缺憾甚至不幸,在她青春盛放的年龄,一定也有过如花的笑靥和多彩的梦想,现在呢?她生命的全部光彩,就是眼前两个帅气懂事的儿子吧?当然,当然——能有一点亮光点燃心中的黑暗,这人间就值得。

夜幕降临,我们来到运动场里的礼堂。礼堂两侧有木梯子,我们上了二楼,坐在中间位置。村民们也陆陆续续来了,一楼两侧各有三四排座位,最靠前的,应该是村中有地位或者上了年纪的人。白天在村中遇到的一个腰佝偻得快成句号的老妇人,是来得最早的,坐在靠墙的位置,带着一个很厚的垫子,舒舒服服等着看节目。由此可见,这个文艺演出,还真是得到村民广泛认可的。这么小的村子,居然有这样一个装潢精美的礼堂,用于村民开会、各类聚会以及文艺演出,看得出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很丰富多彩的。

主持人是两个帅小伙,身着鲜艳华丽的民族服装。

表演开场舞蹈的都是村中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有板有眼,有的反应慢点,有的一边跳一边看着别人,憨态逗人。

女孩子上场了,盛装打扮的她们看着纯净甜美,白色的水袖甩起来,真挺飘逸动人的。

瞧这两个女孩,一个动作跳错了,一个方向差点走反,于是整个舞蹈期间,她们俩一直偷偷乐,边乐边说悄悄话,笑得真甜。

虽然是孩子们自娱自乐编排的节目,也没有什么老师指点排练,但是这一晚上二十几个节目,从出场、走队形、换位置,到服装配饰和舞蹈动作的变化,看着还是蛮专业呢,可想而知这个只有几十户村民的集体,是如何的团结自律。

我比较偏爱那些女孩子,很喜欢观察她们的表情,有的一看就是外向开朗的女孩,有的表情安详平静,还有的略带着忧郁气质。对,就是这个女孩,那水汪汪略带忧郁的眼神,带着少数民族女孩特有的神秘感。

小丫头们跳起舞来十分生动可爱,尤其是最前边这个红裙子红靴子的小姑娘,绝对是专业小舞蹈演员的水准,别的孩子都偷偷瞄着她,跟着她的动作跳。

这个舞蹈里也有她,猜猜她们在跳什么?没错!是小苹果!

这是压轴舞蹈:芒康舞,整个舞蹈编排绝对严谨有序,动作粗犷大方,充分体现了藏族汉子阳光霸气的形象和自由狂放的内心。

第二天,我们就离开了斯农。一路阳光遍洒,高山白云相送。

房东家的芒康舞明星男孩一直跟着我们到了飞来寺才下车,我正在观景台看远处的梅里雪山,男孩特意跑过来,跟我打招呼,说他去奶奶家了。多重感情的孩子啊!我会一直记住他的,记住他那双明亮的眼睛。

还有,记住斯农,记住这个阳光格外明亮的地方。

说个有趣的小插曲:返程途中路过香格里拉古城,一个哥们特意邀请了一个身着藏族服饰的漂亮女孩跟自己合影,合影完毕彬彬有礼地道谢,一副深怕对方听不懂汉语的表情。没想到这菇凉一转身,一边大步跑远一边招呼自己同伴:哎呀妈呀快点吧,要晚啦!我一听,哎哟我去,这不是咱东北丫头吗?

0 阅读:1

萨尔浒红鱼儿

简介:浮光掠影,鸿爪雪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