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王昌龄被贬返回老家,途经亳州,竟被亳州刺史一枪捅死

陋室文史 2024-06-22 17:14:2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首、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来源:中国知网 原创稿

公元756年,59岁的王昌龄因遭同僚非议而被朝廷贬斥归家,在途经亳州的时候,竟被亳州刺史一枪捅死。

然而,史书中关于王昌龄的惨死,却并未过多着墨。

这就让人不禁好奇,堂堂的毫州省级一把手,为什么要对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老人下死手呢?

屡屡高中,不得重用

虽然在《新唐书》中对王昌龄的遇害留下过相关的文字记录,可却没有写明王昌龄究竟是因何事被杀。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盛唐“七绝圣手”王昌龄的死亡真相。

纵观整部唐史,关于王昌龄仅留下了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在缺乏证明材料的情况下,学术界就把他的生平过往当作研究的一个热点。

比如,史书中就没有写明王昌龄的籍贯为何地,还因此引起了一番的争议。

唐朝的《河岳英灵集》指出他祖籍“太原”,但学者从王昌龄所写的“旧居太行北”诗句中判断他只是曾经“客居”太原,并非籍贯太原。

而,倘若根据《新唐书》中所写,王昌龄就变成了江宁人。可在《旧唐书》中,他却是京兆人。

由于这些唐史中给出的信息对不上,导致直到现在学术界还未能对王昌龄的出身得出一个统一的定论,需要等待进一步的考证。

可不论王昌龄的老家在哪儿,他都长成了一个渴望入仕的读书人。

从他的自述书中可以得知,从小在一个清贫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使得他对民生疾苦体悟颇深。

而且,他也要在读书的闲暇之余,帮着家里人去田间干活。

因而,对王昌龄来说,考取功名是他改变自己人生的一条捷径。

寒窗苦读了数十载,王昌龄在公元727年,也就是他30岁的那一年,赶赴京城,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科举考试。

就这一次,他就“进士及第”了。

按理来说,进士及第是科考等级中最高的功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当修撰的机会,可王昌龄却只是被分配去做了个秘书郎,负责藏书相关的事宜。

本该凭此身份成为“天子近臣”,但是他却没有得到重用。

心有不甘的王昌龄选择在4年后去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这也是科举中的一科考试,用来启用“能文”之士。

这一次,王昌龄依旧拔得头筹,他也因此分到了“汜水尉”的官职。

可是,这汜水尉也不过是河南汜水县中的一个副职的武将,负责维护汜水的治安秩序。

可见,虽然王昌龄在科考场上春风得意,但他却在仕途官场上遭到了冷遇。

大受打击的王昌龄还是选择服从朝廷的安排,去汜水赴任。

可能这个阶段中的王昌龄还想着,如果他能在地方上做出成绩来,说不准朝廷还会让他回到中央,官居要职。

仕途不顺,最后惨死

可就在王昌龄就在汜水兢兢业业地干了5年后,他又被外贬到了偏僻的岭南,出任江宁丞一职。

史书中对他的这次外放经历记载的十分模糊,并没有道出准确的原因。可见,朝廷并不能在他的任职期间挑出错来,只能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他打发了。

王昌龄对朝廷的这次打压很是不满。

因为是调职的缘故,他需要先去京都洛阳报道,所以他干脆就在这里小住了半年,每天就是喝酒睡觉,不务正业,发泄心头的怒气。

可总这样消磨时光也不是办法,他也只能带着无奈和失意,去往了江宁。

到了江宁,他仍旧不好好工作,一会儿去太湖泛舟,一会儿又去浙江一带游玩,完全就是一副消极怠工的模样。

虽然王昌龄可能会从这样的行为中得到一些报复朝廷的“快感”,可这样意气用事的行径也让同僚有了更多抨击和指责他的理由。

很快,他就从一个八品的江宁县丞被降职为九品的湖南龙标县尉。这一回,朝臣用“不护细行”去攻击他,意思是说他不注重细节。

尽管王昌龄在官场上不受待见,但他却凭自己的才气与很多名士都成为了朋友,比如李白、孟浩然、高适等人。

在前往龙标之前,李白还给他写下了一封赠别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当然,也是王昌龄的再次的官场失意,才成就了一个首能千古传颂的诗歌。

于王昌龄而言,他内心是极其不想来到龙标任职的,但从小就对民情疾苦深有感触的他在见到龙标当地的百姓的境遇后,他也不再袖手旁观。

由于龙标也地处岭南,生活在这里都是少数民族,难以融入汉文化之中。

于是,王昌龄就着手在此创办了书院,言传身教,开化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人们也能用汉语进行交流了。

除了提高文化教育外,王昌龄也在此兴修水利,开荒造田,还加强治安管理。史书中提到,在他的治理下,龙标经济富足,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但这样平静的日子却没有持续很久,因为在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一场安史之乱,京都陷落,玄宗避乱出逃。

一时间,唐朝乱作了一团。

公元756年,59岁的王昌龄决定离开龙标,返回老家。

可就在他途径毫州的时候,遭遇了毫州刺史闾丘晓的迫害,被对方一枪捅死!

在《新唐书》中只是用简单的“以乱世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这几个字描述了王昌龄最后的结局。

那么,为什么这位手握兵权的毫州刺史,要处决了迟暮的王昌龄呢?

道出原委,为其复仇

首先,从《新唐书》中的描写来看,闾丘晓在杀王昌龄的时候应该是没有考虑过后果的,并且他也不觉得王昌龄死后会有朝中同僚来帮他出头。

所以,在他见到了身为王昌龄的粉丝时,他都没有意识到对方是来给王昌龄打抱不平的。

史书记载,张镐钦佩于王昌龄的博学才华。

所以,在他听闻自己的“偶像”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毫州,就动了想去毫州的心思。

可是张镐是玄宗身边的扈从,也就是皇帝的护驾侍从。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需要贴身保护着玄宗的安全,没有时间离开。

因而,他只能将此事暂且搁下。

在玄宗逃亡到了蜀地之后,就遣张镐回去辅佐肃宗平乱。

由于张镐在这场内乱中表现出色,战绩斐然,所以在公元757年的时候,被肃宗提拔为了宰相,担任中书侍郎一职。

与此同时,肃宗又觉得他在军事作战上也有不俗的才能,就在同年8月让他兼任河南节度使,获得了统帅淮南一带的兵权。

由于安史之乱在此时还未彻底平息,张镐就需要在河南领兵抗击叛军。

可在睢阳一战中,守城的将领张巡遭到了叛军的围困。在这个危机时刻,张镐就向距离睢阳不远的毫州发出了增援命令。

然而,接到了上司军令的闾丘晓却选择了无视,因为他生怕祸事会牵连到自己。

闾丘晓的按兵不动,导致张巡和一众唐将没能守住睢阳。在叛军攻入睢阳时,他们选择拒不投敌,随之遇害。

张镐在知晓此事后,对闾丘晓更气恨。于是,张镐就用闾丘晓耽误军情,害死同僚的罪名将他抓了起来。

获罪后的闾丘晓为了保命,向张镐告罪求饶,称自己并非故意不来,只是集结兵马的时间有点长。

除了告饶之外,他还想用钱财贿赂张镐。

很快,闾丘晓就看出了张镐不会因自己的找补和收买所动容,于是他就搬出了自己还有年迈的父母要赡养,希望借此让张镐能对他网开一面。

在听到闾丘晓说出了这番话后,张镐没有流露出同情,反而冷冷地问他,“你杀王昌龄的时候,有想过他的父母该由谁来养老送终吗?”

到了这个时候,闾丘晓才明白过来,张镐是不会放自己一条生路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闾丘晓在杀王昌龄的时候,是觉得对方背后没有撑腰的人,才会轻易取了他的性命。

当然,这也符合闾丘晓一贯的行事作风。

在《旧唐书》中有些,这位毫州刺史是“晓素愎戾,驭下少恩,好独任己”。可见,薄情寡义,刚愎狠戾是他的“代名词”。

虽然史书中没有写明王昌龄为何会死在闾丘晓的手上,但从闾丘晓的性格上也能猜测出一二。

闾丘晓向来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在他得知颇有才华和傲骨的王昌龄会途径毫州时,自然想让对方恭维他一番,如此在日后也有个炫耀的谈资。

可王昌龄又怎么会是虚与委蛇的个性?

所以不愿奉承和讨好,才是最有可能导致王昌龄之死的原因。

觉得自己被冒犯了的闾丘晓甚至都没有找什么借口,直接就一枪捅死了王昌龄,并很快将这件事抛诸于脑后。

倘若不是因工作上的失误让张镐抓住了把柄,或许闾丘晓还能从杀了王昌龄的罪行中逃脱。

但就像老古话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草芥人命的闾丘晓最后也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一片冰心在玉壶》——陈鲁民.检察风云. 2019(14)

中国知网《王昌龄的人生悲剧及其深层文化原因》——毕士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04)

3 阅读:504
评论列表
  • 2024-06-22 19:27

    要是盛唐还有可能查一下!晚唐皇上都朝不保夕,何况一个被贬的官?

  • 2024-06-23 07:45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2024-06-23 08:47

    哦,太湖原来在岭南

  • 2024-06-23 14:58

    王昌龄陕西人,一辈子最大的官就是一个县丞,他被刺死是在安史之乱时期,那时兵荒马乱的谁会在意一个被贬的小人物

  • 2024-06-23 06:35

    合理[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哭哭]王昌龄爱国的诗人

  • 2024-06-23 02:18

    王昌龄虽然惨死,但他的诗句流芳百世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