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韩国媒体《首尔经济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在自然指数物理学排名中已经压倒美国,该排名是衡量研究机构的重要标准。
“自然指数”是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根据每年在国际领先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对研究机构进行评分的排名。此次公布的排名评估了自2023年11月以来一年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在自然指数的物理学领域中名列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第二名,清华大学获得第三名。进入前十的科研机构中,非中国科研机构包括位列第4的德国马普学会和位列第10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另一方面,美国未能进入前10名。麻省理工学院排名第13,哈佛大学排名第16,斯坦福大学排名第20。在2021年自然指数中,美国有三所主要科研机构进入前十,而当时中国进入前十的仅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小龙表示:“中国研究人员在顶级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物理研究的整体能力不断增强,但这并不是全部。”
他承认,“除了少数例外,中国在原创性或创新性研究成果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国。”
拥有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金贤驰也持同样观点。他说:“中国和欧洲的研究机构都有庞大的团队,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发表具有高影响力的论文。另一方面,一些前沿研究(由美国领导)最初并未被学术期刊接受,这对(美国的)创新机构不利。”
物理学是大多数现代技术发展和尖端研究的基础。美国在20世纪和21世纪物理学研究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培养了近100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金贤驰解释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在包括物理学在内的整体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导地位正在下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缺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