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冢遗迹怀晏相,齐国故城的这座晏子墓是真的吗?

寄柔评旅游 2023-05-18 17:27:04

视频加载中...

《水经·淄水注》载:临淄城“北门外东北二百步,有齐相晏婴冢宅。”晏婴墓在齐国故城宫城北门外,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永顺村旁的麦地里。

沿路上的指示牌,经过一片大棚,远远的可以看到麦地里一座灰色围墙圈起来的土堆,树木葱郁,这就是晏婴墓。在1981年围墓修筑的八棱围墙,南面开门,形成一个小院落样子,以作保护。墓茔前修筑有进入墓地的道路,宽5米左右,两侧翠松蓊蔚,路首的尽头两个仿汉阙门垛,分立两旁,墓园内观一派威严,远景眺望别致雄伟。

进入晏婴墓区,墓园门两旁是仿齐风的门垛,墓园内种以树木及野草,鹅卵石铺就的小径,环绕墓的一周,树木繁盛,显得幽静而雅致。墓高约11米,南北50米,东西43米,高大的封土周围用条石垒砌起一圈约30公分高的围墙,墓前正中是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五月立的石碑一幢,碑正中空心刻“齐相晏平仲之墓”。两旁还各有一幢石碑,分别是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九月和康熙五十三年仲冬重修碑两方,记述诸多有关晏平仲身世。稍前一点还有两块低矮的石碑,是1982年秋,镌刻的清道光七年《古代圣贤传略》所刊晏平仲像与晏氏传略石碑,文曰:“事齐灵、庄、景公,敢于犯颜直谏,匡正国君之谬,尚节俭且能力行,身为辅宰,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性机敏,善辞令,奉使楚国,临大节而不辱。晏子死后墓于故宅旁。”墓前两侧分别有两块石墙,用浮雕图像的手法记载了晏婴的事迹。

晏婴,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为平仲,世称晏子,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齐灵公、齐庄公时为卿,齐景公时为相国,三朝元老。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晏子一生,以节俭力行重于齐。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他有一件皮衣穿了三十年而不更新,景公对他多次封邑而不受禄。因此,他颇受齐人的爱戴和敬仰。

晏子又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博闻强记、通于古今,而且勤政爱国、忠君谏道、尊贤知礼、薄身厚民。其事迹在《春秋左传》、《礼记》、《墨子》、《史记》诸史书中多有记载。

传说晏子身材不高,“长不满六尺”,按照当时的周尺,1尺大约在23厘米,那么晏子身高大约也就1.4米左右。虽然晏子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晏婴作为齐国一代名相,辅政四十多年,历经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齐景公有言曰:“无晏婴政不清,无田穰(rang)苴(ju)国不宁。”这说明了晏婴在齐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后世的人对晏子也非常崇敬,对于他的足智多谋和高风亮节都表示了深深怀念,有“古冢遗迹怀晏相”的诗句。

作为一个卓越的外交家,晏子出使诸侯国,不辱使命的故事,更是世代流传。这里的村民,祖辈传颂着“晏子使楚”的故事,临大节而不辱,传为佳话。人们对晏子不畏强暴,随机应变,从容自如地挫败了楚人和楚王挑起的事端,从而灭了敌国的威风,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和凛然气而格外尊崇。

晏子使楚

二桃杀三士

在全国有多个地方有晏婴冢、晏子墓和晏子祠,但通过史料记载,山东淄博临淄的晏婴冢很有可能就是晏子最终的长眠之地。《史记·管晏列传》记载:“晏婴墓在齐子城北门外。晏子云:‘吾生近市,死岂易吾志!’乃葬故宅旁,人曰清节里。”《青州府志》载:“慕容德登营丘,望晏子冢,顾左右曰:‘礼,大夫不逼城而葬,平仲死近城,其有意乎?’晏谟对曰:‘孔子称臣先人之贤,岂不知高其梁,丰其礼?盖政在家门,故俭以矫世,存居湫隘,卒岂择地而葬乎?所以不远国门者,冀悟平生意也。’”所以通过这些史料记载考之,临淄晏婴冢为真。

“匹马空郊泪欲倾,苍烟远近暗荒城。交游海内生平遍,衰草斜阳哭晏婴。”晏婴冢前,时光的寒风飒飒吹过,花开花落,百草竞折。千年时光就这样飞逝,让我们感怀,让我们深思……

0 阅读:7

寄柔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