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间饮食习惯更是千奇百怪。
每个地方都有几样外人无法理解的特色食物,中国东北的臭鱼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虽然说是“东北臭鱼”,但很多东北人也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赶紧划清界限。
可以确定的是,东北一些地区的人的确有吃臭鱼的习惯。尤其是一些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每年开春都有捡臭鱼的习惯。

所谓臭鱼,其实就是冬天死掉的鱼,冻在冰层里,隔绝氧气,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产生益生菌,但还没有产生有害细菌,只是稍微有点味道。
天气转暖之后,随着层冰融化,臭鱼就会飘上来,走进人们的餐桌。

臭鱼捞上来后,一般是需要经过风干处理的,风干处理完毕的臭鱼,还需要用油煎一下再吃。
不过也不是所有臭鱼都能吃,有些过于腐烂的臭鱼人是无法食用的,只能喂给家禽。

只有“新鲜的臭鱼”才能吃,有经验的老人会区分什么样的臭鱼能吃,很多年轻人都没听过,就算听过也不会吃,就算会吃也不会区分什么样的臭鱼能吃。
对于爱吃臭鱼的人来说,就好这一口,吃的就是“嘎臭”这股味,越嚼越香,给活鱼都不换。

还有人专门捞臭鱼拿到外面去卖,开始卖十块钱一斤,后来卖两块钱一条,卖了好几千块钱。
很多非东北地区的网友对这一食物感到无法理解,很多东北地区的网友也澄清这不是东北的饮食习惯,但其实大可不必。

除了臭鱼,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太多比臭鱼还奇怪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一定健康,但存在即合理,其形成必然有原因。
现在吃的大部分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是因为以前物资有限造成的。以前没有吃的,或者食物无法保存,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和吃法。

东北臭鱼的形成,其实就是由于以前东北地区冬天太漫长,食物短缺,人们就去捡河里的死鱼吃。所以准确地说不应该叫“臭鱼”,而应该叫“死鱼”,或者“冻鱼”。
但从科学的角度讲,臭鱼是没有营养价值的,甚至还对人体有害,只是伤害不大,经过一番处理完全可以让人体机能接受。

在漫长的饮食习惯中,臭鱼逐渐变成了一道美味,毕竟人都是念旧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
健康只是饮食的一部分,如果只为了健康而考虑,大部分腌制、熏制类食物都将剔除出人类的餐桌,那将少了很多乐趣。

安徽的特色美食臭鳜鱼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臭鳜鱼是鲜活的鱼经过人为发酵而成的,人为发酵比较容易控制,东北臭鱼是自然发酵而成,比较难控制。
所以,东北臭鱼这种自然发酵的食物,可以吃,只是有一定的风险,曾经有过一家人吃晚上医院的事情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臭鱼在近些年来被某些网红刻意夸大了,故意捞已经严重腐烂的死鱼吃博取眼球,这给臭鱼抹上了一层黑,也大概是很多东北朋友如此反感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