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参议员戴安斯近日结束访华行程之际,向中方提出两党议员代表团联合访华的建议。这一提议获得中国外交部"增进了解、促进合作"的积极回应,引发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走向的新一轮观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始终欢迎美国各界人士实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期待通过交流对话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这种开放姿态延续了中国近年来坚持的沟通优先原则,特别是在美国大选临近的特殊时期,展现出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定力。
回顾近年中美互动轨迹,沟通障碍始终是横亘在两国之间的主要难题。拜登政府执政期间,从佩洛西窜台事件到频繁对台军售,美方多次触碰中方核心利益,导致双方对话机制一度陷入停滞。虽然两国元首三次会晤暂时遏制了关系下滑态势,但美方言行不一的做法始终制约着实质性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美国政坛对华政策出现微妙变化。不同于传统建制派政客,特朗普近期多次释放"无意冲突""重视合作"的信号。这种转变背后既有中美经贸深度交融的现实考量,也暗含选举政治的利益博弈。分析人士指出,即便潜在合作存在风险,保持对话渠道畅通仍是避免战略误判的关键。
戴安斯此次提议的特殊性在于,其涉及美国两党议员的联合行动。这种跨党派的外交尝试若能成行,既可缓解美国国内政治压力,也为未来可能的中美合作预留空间。正如国际关系专家所言,大国博弈如同对弈,在正式落子前铺设沟通网络往往比具体协议更具战略价值。
当前的中美互动呈现"明线接触、暗线博弈"的双轨特征。从美俄关系解冻的历史经验看,官方层面的公开交流与幕后的非正式沟通往往相辅相成。随着美国大选周期临近,这种"接触中竞争,竞争中接触"的模式或将成为中美关系新常态。全球观察家正密切关注这盘大国棋局的下一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