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观察家们还在猜测美国中期选举的变数时,白宫主人早已将目光投向更宏大的棋局。从加勒比海到北极圈,一场改写美洲地缘格局的行动正悄然展开——巴拿马运河的归属争议、格陵兰岛的主权博弈、加拿大的战略定位,构成特朗普时代最具争议的"三步走"战略。
巴拿马运河:百年契约的倒计时横跨两大洋的黄金水道,始终是美国地缘野心的焦点。近日华盛顿重提1903年条约中"永久使用权"条款,要求巴拿马重新审视运河管理权。尽管巴拿马总统科尔特佐强硬表态"主权不容交易",但美方已启动《赫尔姆斯修正案》法律程序,冻结对巴运河扩建项目的3.7亿美元援助。五角大楼更以"航道安全"为由,向运河区增派海岸警卫队舰艇。分析人士指出,这让人联想起1989年"正义事业行动"的阴影。
格陵兰岛:北极棋局的胜负手当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将特朗普的收购提议称为"荒谬笑话"时,北约总部却传来微妙信号。据《外交政策》披露,美国北方司令部已制定"极地盾牌"计划,拟在格陵兰岛图勒空军基地部署中程导弹系统。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虽表态"不愿介入主权争议",但强调"需警惕中俄在北极地区的活动",暗示战略天平可能倾向华盛顿。值得玩味的是,格陵兰自治政府近日突然宣布重启稀土矿招标,而美资企业占据了竞标名单的六成席位。
加拿大:铁盟背后的暗流在渥太华议会山,特鲁多政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商务部新近将加国铝制品关税提高至28%,同时暂停《北美防空协定》部分条款的续约谈判。特朗普多次在公开场合将加拿大称为"北美未完成的拼图",甚至戏称渥太华为"北方行政中心"。尽管加拿大外长乔利宣称将寻求欧盟支持,但布鲁塞尔方面对《综合经济与贸易协定》的重新评估,暴露了跨大西洋联盟的深层裂痕。
历史学者注意到,这三项战略均围绕"门罗主义"的现代演绎展开:巴拿马运河控制物流命脉,格陵兰岛扼守北极航道,加拿大整合夯实北美板块。虽然联合国大会已有47国联署谴责这种"新殖民主义行径",但美国国内民调显示,62%的受访者支持"强化美洲领导力"。正如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所言:"当规则不利于霸权时,改写规则本身就成为战略。"
在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总统办公室的19世纪世界地图复制品上,加勒比海与北极圈被特意标注为深蓝色——这或许暗示着,特朗普团队正试图在数字时代,复刻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棒政策"。只是这一次,国际社会是否还会容忍这种"强权即公理"的剧本在21世纪重演,答案正在风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