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会有12个铁帽子王?他们和普通的王爷有什么不同?

丰丰谈历史 2024-08-23 15:41:10

喜欢看清宫剧,或者是略微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的王爷当中,有一个听起来厉害得不得了的称号:铁帽子王。

其他朝代都没有这个称呼。

并且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王爷都能当上铁帽子王的。整个清朝268年,宗室皇子皇孙不知出了多少个,铁帽子王总共就12个。

而排除掉晚清时期由于特殊时局封的、没传上几代的恭亲王、醇亲王和庆亲王,清朝真正传承了以百年计数的,传统的铁帽子王,也就只有9个,其中7个亲王,2个郡王。

那么清朝的铁帽子王特殊在哪里呢?能否当上铁帽子王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这要从清朝区别于历朝历代的特殊宗室制度开始说起了。

01、清朝的宗室制度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只要投胎到皇家,成了皇帝的儿子,并且顺利长大成人,那么保底能封个王。

不过各个朝代的王是不一样的。

汉朝的时候,皇子们都能被封为诸侯王,以封地为王名,诸侯王的权力极大,在各自的封地里相当于是个土皇帝了。

这时候的诸侯王,理论上都是平级的,只不过有封国大小和贫富的区别。

从西晋开始,王爵有了亲王和郡王的区别。当然皇帝的兄弟和儿子都是亲王,一般有两个字,比如李世民的秦王、朱棣的燕王等。

而郡王是用来封给皇帝的孙子,或者更远一些的宗室,以及一些功臣的,一般是三个字,比如唐代宗当皇孙时的广平王、郭子仪的汾阳王。

一直到明朝,皇子皇孙们的分封都是比较简单的,大多数时候投对胎了,就能封王了。

可是到了清朝,清朝居然搞出了12级宗室爵位,就连皇帝的亲儿子,都指不定从哪一级开始往上爬,可能一辈子爬不到王爵。

我们以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们为例。

努尔哈赤生前是没有设定什么王爵的,大汗之下最高的爵位等级是贝勒。

当然不是努尔哈赤所有的儿子都能当上贝勒的,比如努尔哈赤的第7子阿巴泰,在努尔哈赤正式反明之前就已经跟着努尔哈赤征战,可直到弟弟皇太极继位才当上贝勒。

皇太极称帝之后,搞出了理论上只分给爱新觉罗氏的十二级宗室爵位,我们熟悉的亲王、郡王便是这时候搞出来的,这也是宗室爵位中最高的两个级别,属于王爵。

这要是换在别的朝代,皇太极得把自己的兄弟和儿子都封为亲王。

可是皇太极却只封了6个亲王,其中4个是他的兄弟,1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侄子。

这些亲王的共同特点,都是立有显赫战功,且是八旗旗主。唯一一个不是旗主的岳托,也是皇太极的亲信,在皇太极继位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而且他没过多久就被找茬撤去了亲王爵位,最后以郡王封顶。

在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当中,甚至有不少一辈子只是镇国公,甚至镇国将军这种较低等爵位的。

总的来说,在皇太极时代,宗室的爵位,得靠军功来挣。

而且皇太极对宗室极为严苛,亲王郡王们稍一犯错就被降爵,是家常便饭。例如睿亲王多尔衮曾因为在松锦之战中表现不好而被降为郡王,他的弟弟豫亲王多铎因为作战不力曾被降为郡王之下的贝勒。

皇太极去世之后,顺治在多方博弈之下继位,多尔衮掌握摄政大权,并率领清朝入关,定都北京。

之后多尔衮论功行赏,给之前被降级的多铎、豪格恢复亲王爵位,把战功赫赫的同母哥哥阿济格也提为亲王。

值得一提的是,多尔衮这次还封了一个郡王,那就是把皇太极的第5子,也就是顺治皇帝的异母哥哥硕塞封为了“承泽郡王”。

光看“承泽”这个封号就知道,这个郡王是格外开恩封的。此时的硕塞只有16岁,还没上过战场,寸功未立。

所以,这种没有任何功劳能得封的王爵,被后人叫做“恩封”,和之前那些靠战功封王的“功封”亲王和郡王区别开来。

后来顺治封十一弟博穆博果尔为庄亲王,封董鄂妃的儿子为荣亲王,也是属于恩封。

恩封王爵开始扩大,是从康熙时代开始的。康熙的哥哥福全和弟弟常宁,都在15岁的时候封恭亲王。那时候的他们,可连战场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是实打实的恩封亲王。

此后的皇室和宗室子弟,很少再像他们的前辈一样一生戎马,而且很少有上战场的机会了。他们的爵位,也基本上是恩封来的。

不过康熙给儿子们爵位,还是比较严苛的。例如我们熟悉的皇四子,后来的雍正皇帝,一开始只是个贝勒,后来康熙在二立太子的时候为了牵制太子,大封诸子,雍正才和三哥、五弟一起被提为亲王。

而且,康熙有24个序齿的儿子,可在他生前被封亲王的也就只有这3个。就连大名鼎鼎的、被称为“大将军王”的十四阿哥胤禵,很多人觉得他可能是康熙晚年心仪的继承人,可他在康熙生前也只是一个贝子。

最终,康熙的儿子们靠着拥立雍正有功,或者在朝廷办事得力,或者熬到了乾隆年间成为皇帝的长辈,最后能封上亲王的,也只有11人。

清朝的皇子们起步就是亲王,或者熬也能熬成亲王,已经是后期的事了。那时候清朝皇室都不太生的出儿子来了。

02、清朝的宗室爵位继承制度

正是因为清朝封王的条件过于严苛,很多皇帝的儿子熬一辈子都熬不到一个亲王或者郡王,所以铁帽子王显得尤其珍贵。这可是哪怕已经血缘疏远到是皇室远亲了,都还能有个王爵传承啊。

这要是放在皇子起步就是亲王的朝代,铁帽子王反而没有这么突出了。

而另一个把铁帽子王衬托得非常珍贵的,是清朝的爵位继承制度。

以很多人熟悉的明朝为例,在明朝,一个皇子被封为亲王之后,那么他作为继承人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只要不绝后,不犯错被削爵,那么他们这一脉的大宗,世世代代都是亲王,直至明朝灭亡。

这就叫做“世袭罔替”。

而唐朝,则采用另一种王爵传承的方式,亲王的继承人继承爵位的时候降为嗣王,嗣王的继承人降为国宫,降着降着,等出了五服,基本上就是平民了。

这个叫做“降等袭爵”。

清朝的宗室爵位继承制度,则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清朝入关之初,各项制度并不完善,宗室爵位怎么传承,基本凭皇帝的心情。

例如清朝宗室之首礼亲王一脉,第一代礼亲王是皇太极的哥哥代善。由于代善的同母大哥褚英被努尔哈赤废黜,所以代善在褚英被废之后,是爱新觉罗实际上的长房,地位超凡。

代善本人又立下赫赫战功,在清朝两代皇帝的传承当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稳定作用。

代善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满达海继承了礼亲王的爵位。

可是顺治亲政之后,为了削弱老一代功封亲王的影响力,把满达海的“礼亲王”改为了“简亲王”,不久之后又改成“巽亲王”。

后世还被改成过“康亲王”。

这种改封号继承的模式,在清朝初年是常态。不过此时这些爵位封号虽改,本质上还是属于世袭罔替,这也是当时清朝大部分王爵的继承模式。

也有降等袭爵的例子,如康熙的弟弟常宁是恭亲王,可他的儿子不讨康熙喜欢,继承爵位的时候只是贝勒,后面又有子孙被降为镇国公。

此时的清朝,还没有一套成体系的爵位继承规则。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眼见宗室的亲王、郡王越来越多,朝廷的负担越来越重,而且乾隆也吸取了明朝被宗室拖垮的教训。

于是,乾隆重新规范了清朝宗室的继承制度,那就是“降等袭爵”。

简单来说,就是亲王的继承人继承爵位的时候,降为郡王,郡王的继承人降为贝勒,贝勒的继承人降为贝子,依次类推。

当然清朝并没有像唐朝一样,降着降着,出了五服就基本上是平民了。乾隆还是给宗室托底了的,他特地下诏说:凡亲王以次递降者,至镇国公止;郡王以次递降这,至辅国公止,其公爵世袭罔替。

也就是说,这些亲王郡王的后代,还不至于成为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至于郡王以下的后代,乾隆可就顾不上了。

当然这只是继承人的待遇。哪怕是亲王,没有继承爵位的儿子,也只能得到镇国将军、辅国公一类的低级别爵位,而且还要通过宗人府的翻译、马箭、步箭考试,三项全优之后才能得到,考试成绩不好的,就要降级,甚至不得封。

所以有不少宗室,虽然父亲的爵位不低,但是由于本人没有通过考试,终身都只是闲散宗室,没有任何爵位。

03、铁帽子王是怎么来的

前文我们说,清朝自乾隆重新规范爵位继承制度之后,宗室的爵位都是降等袭爵。

之前由于继承方式不规范,而世袭罔替了好几代的亲王郡王们,也不例外,从那之后也要开始一代代降级了。

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一个皇子,哪怕他这一代是亲王,那么几代过后,就只是普通的低级别宗室了。古代的寿命又普遍短,有的时候连着几代早逝,没过多少年,亲王府就彻底没落了。

或者有的宗室犯了大错,被革除爵位,这一代也就断了。

对于普通的宗室,乾隆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的。毕竟当这一脉降到普通的低级别宗室时,血脉离皇帝已经很远了,更谈不上什么感情。

可是清朝有一个不同于历朝历代的特殊之处:清朝是没有什么响当当的开国名将的,因为清朝的第一批宗室,也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子侄及年纪较大的孙辈们,就是当时最顶级的将领。

清朝的江山,是由宗室打下来的,也就是前文说的那一批功封的亲王和郡王们。

由于清朝一统天下之后,王爵基本上都是恩封了。这样的王爵,逐渐没落,也没什么可惜的。

可是清初那一批战功赫赫的功封亲王,他们的后代如果彻底沦为普通宗室,不仅显得皇室无情,而且乾隆也觉得这不利于满人学习先人的尚武精神。

于是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下诏,确立9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和郡王爵位。

其中8个,都是清朝初年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爷: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其中,睿亲王多尔衮在去世之后被顺治皇帝清算,削王爵,革除宗室身份。乾隆为他恢复了名誉,恢复睿亲王身份,又考虑到他没有儿子,从他的同母弟多铎那里过继了一支作为他的后嗣。

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因死在多尔衮之前没被彻底清算,也被降为郡王,并改封号为“信”,他的后人在信郡王爵位上世袭罔替了好几代。乾隆下令,恢复多铎及其后代的豫亲王封号,

而其他几支在后续传承中改过封号的后人,例如礼亲王代善的后代当时已经被改为康亲王了,乾隆也下令改回他们祖先的原有封号,以纪念他们祖先的开国之功。

这就是清朝第一批铁帽子王。当然清朝的官方说法是没有“铁帽子王”这个称呼的,这是世人根据这几支王爵世袭罔替的特点,形象地把他们称呼为铁帽子王。

这第一批铁帽子王里最特殊的就是怡亲王允祥一脉。其他8个铁帽子王都是战功赫赫的王爷,为清朝一统江山立下大功。而允祥是不能和他们比的,他只是个恩封亲王。

他之所以能成为铁帽子王,是因为他和雍正的关系极好,在雍正继位之后又尽心尽力辅佐雍正。

他去世之后,雍正下了一道旨意: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

乾隆不好违背父亲的决定,于是也把允祥的怡亲王一脉加入了铁帽子王之列。

等到清朝末年,朝廷又封了3个恩封的铁帽子亲王,所以整个清朝,一共是12个铁帽子王。

但由于8个功封的铁帽子王实在太过特殊,是4个恩封的不能比的,所以也有“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的叫法,这一般是出现在讨论清楚诸王战功的场合里。

所以,清朝的铁帽子王,如果放在明朝,是没什么特殊的。明朝的王爷,倒是铁帽子王。

清朝的铁帽子王,是放在清朝皇子获得王爵十分艰难、且要降等袭爵的基础上,才被衬托得地位超凡。

你觉得是不是呢?

0 阅读:32

丰丰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