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发生过两起“叔叔造侄子的反”的著名事件。
一次是朱棣造建文帝朱允炆的反,成功了,朱棣由燕王成为明朝的第三任皇帝。
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大一统王朝里,藩王从封地上造反成功的案例。
一次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煦效仿父亲造明宣宗朱瞻基的反,失败了,他本人和所有的儿子都在囚禁后被杀。
他甚至没能打出自己的封地乐安。
要知道,朱高煦年轻的时候,可是朱棣靖难中的左膀右臂,几次救了朱棣的命。
可以说,如果没有朱高煦,朱棣就当不上皇帝。
那么为什么轮到他自己造反,却在大侄子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呢?
原因1:造反的条件不同朱棣造反的直接原因,是朱允炆要削藩。
而朱允炆之所以要削藩,是以朱棣为首的这些藩王势力实在太大,威胁到朝廷了。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把自己成年的儿子分封为王,一方面是给儿子们一块上好的封地,让儿子们享受皇帝之子这个身份带来的荣华富贵,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儿子们能在外围拱卫大明,江山永固。
所以,朱元璋给藩王们的权力,大得过了头。他们不仅可以插手地方上的政务,每人手下还有3支卫队,每支卫队几千到上万人不等。
也就是说,实力强大的藩王手下,有好几万可以上战场的卫队。
要知道,我们看古代这些王朝打仗的时候,动辄出动几十万人,但是其中大部分是后勤或者战斗力不强的普通士兵。真正在战场上拼杀的精锐,能有个几万人已经算是规模很大的战役了。
也就是说,这些藩王手下的几万护卫,即便能打的精锐占比只有一两成,也够让朱元璋之外的普通皇帝抖几抖了。
更何况,这些藩王可不是养着卫队在封地里花天酒地混吃等死的皇家子弟。他们是真的要上战场的。
以朱棣为例, 他自到北平就藩之后,多次远征漠北。
打仗的时候,朱棣带着他的卫队出征,久而久之,他的卫队就成了百战的精锐之师。
而在战场之上,将军们往往要受到他这个亲王的节制。
朱棣又能征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在军队中的声望水涨船高。
就连朱元璋都兴奋地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后来朱元璋更是让朱棣节制沿边士马。
而朱棣也可以凭着他打仗的威名,将北平里的文臣武将收拢于麾下。
在朱元璋眼中,以朱棣为代表的这些藩王们,是他能干的好大儿。
而在下一任皇帝,尤其是朱允炆这个文弱的大侄儿眼里,这些藩王的存在,就犹如芒刺在背。
他们是真的有实力,也有声望造反。
一旦打起来,朱允炆还不敢让一个藩王去征讨另一个藩王,相反,他得提防着他们也趁乱造反,甚至联合起来。
朱棣的儿子朱高煦可没有这么好的造反条件了。
朱棣本人是造反上位的,生怕他的兄弟们也效仿他,所以登基之后一直在想方设法削弱藩王的势力,收他们的兵权,削他们的卫队。
朱棣在位22年,明朝已经没有什么能威胁到朝廷的藩王了。
朱高煦作为救过朱棣命的亲儿子,也没能在朱棣手底下讨着什么便宜。
朱棣下定决心立嫡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之后,就把朱高煦封为汉王,封地远在云南。
朱高煦知道,以云南的条件,他去了之后再也别想抢皇位了,便赖着不走,还真在京城多留了十几年。
这十几年来他看起来风光得很,好几次陷害太子都成功了,但始终没法染指军权。
后来朱高煦做得太过火,朱棣就把他打发到了山东的乐安,还削了他的两支护卫。
乐安不是什么资源丰富的地方,朱高煦手上也没兵没权,也没有别的藩王可以响应他。
造反的条件比起当年朱棣来,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原因2:个人的能力有差距朱高煦的造反条件远远不如当年朱棣靖难之时,那么他的个人能力能不能抹除客观条件上的差距呢?
这可差得远了。
就拿造反最重要的军事能力来说,朱棣成为燕王之后,几度挂帅出征,逼降了原北元太尉乃儿不花,擒获元朝大将孛林帖木儿,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能力。
可以说,早在朱元璋在位期间,朱棣就已经成了明朝北方的重要屏障,延边的士马,都要听他节制。
在当时的明朝,除了几个开国的功臣,和蓝玉这样的猛将之外,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在军事上和朱棣抗衡。
当然我们知道,打仗拼的不仅仅是主帅个人的军事能力,还要拼组织和后勤。
朱棣对封地北平的管理,也颇有成效。
蓝玉就曾对朱标说:燕王在国,抚众安静不扰,得军民心,众咸谓其有人君之度。
所以他在一路往南京打去的时候,北平成为了他坚实的大后方,从来没有发生过后院起火之事。
我们再来看朱高煦。
他在靖难当中,跟随朱棣出征,好几次救了朱棣的命,立下赫赫战功。
不过我们看他在靖难当中的表现,就会发现他的最大优势是个人的勇武,和对战机的把握,所以他可以好几次在不利的境地当中扭转战局。
但是他在整个靖难过程里,都是朱棣手下的一员猛将,而没有过独当一面的表现,也没有过战略方面的贡献。
偏偏对于造反而言,比起个人的勇武来,朱高煦所欠缺的挂帅和战略能力,远比个人勇武重要。
朱棣也没有给过他锻炼的机会。
等到朱棣靖难成功,登基为帝,他再也没有出征过了。
蒙古屡次犯边,朱棣宁可御驾亲征,也不然朱高煦领兵立功。这要么是朱棣甚至朱高煦没有这个能力,要么是朱棣不愿意看到藩王坐大,威胁江山稳定。
在组织和后勤当面,朱高煦也没有过亮眼的表现。
他去了封地乐安之后,把精力都放在了监视京城、策划造反上面。
但策划到十多年,等到侄子朱瞻基都当上皇帝了,也没能策划出一个能打出乐安的造反计划来。
可见他的个人能力实在是有限。
原因3:两人的对手不同在造反的条件和个人能力都存在着巨大差别的情况下,朱棣和朱高煦面对的对手,也不是一个等级的。
朱棣的对手,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自太子朱标去世之后,16岁为立为皇太孙,22岁当上皇帝。
他性情柔弱,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不知兵,朱元璋给他留下的几个辅政大臣,也都是纸上谈兵的儒生。
朱允炆登基之后,下定决心要削藩。
按理说,当时藩王当中威胁最大的,就是朱棣这个活着的叔叔们当中排行最长、功劳最大的。而朱棣仅有的3个儿子也都在南京,在朱允炆眼皮底下。
可他却不敢直接对朱棣下手,反而从实力比较弱的周王、湘王等人下手,要么把他们隔爵流放,要么把人逼死,可以说一点后路都没给叔叔们留。
这让朱棣惶恐无比,觉得在不造反,恐怕自己也没有活路了。
朱允炆已经决定接下来要削朱棣,派人去坚持朱棣,可又不知道出于何等考虑,把朱棣3个本可以扣为人质的儿子放回了北平。
要知道朱棣就只有这么3个儿子,而且已经多年没有孩子出生了,要是他们不在身边,朱棣打起来必然束手束脚。
朱允炆在对待朱棣的问题下犹豫不决,已经展示出了要对付朱棣的决定,却又迟迟不敢向朱棣开刀。
这导致朱棣有了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兵马和武器,最终起兵造反。
打起来之后,朱允炆又昏招迭出。
明明朱允炆是以全国之力对付朱棣的一个北平,无论是资源还是兵力,都远胜于朱棣,可是在战场之上,却找不到多少便宜。
朱允炆对前线的将领也没多大耐心。朱元璋给他留下的老将耿炳文,在初战不利之后决定率军坚守,可没有耐心的朱允炆立刻换将,换上的还是“寡谋而骄,色厉而馁”的李景隆。
李景隆哪有什么打仗经验,和朱棣一交手就节节败退。
不信任老将的朱允炆,对李景隆这样的表现,却又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他认为李景隆之所以表现不好,是因为权力太小,一个劲给他增加权柄。
最终,李景隆葬送了几十万军队之后灰头土脸地回到南京,朱允炆也组织不起对抗朱棣的大军了。
最后朱棣兵临城下的时候,还没打起来呢,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直接开门献城,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允炆在南京不得人心。
可以说,如果不是朱允炆昏招迭出,朱棣不一定能造反成功。
朱高煦面对的明宣宗朱瞻基,可就没有好对付了。
朱棣吸取了朱允炆不知兵的教训,对皇太孙朱瞻基精心培养,不仅为他组建幼军训练他的军事能力,还亲自带他上战场学习如何打仗。
朱瞻基当上皇帝之后,深知朱高煦这个叔叔野心勃勃,却不急着收拾他,而是对朱高煦采取了捧杀的手段,一边一个劲地封赏朱高煦,一边对朱高煦关于治国的建议照单全收。
久而久之,朱高煦被捧得飘飘然,觉得这个侄儿没什么可怕的,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就贸然起兵造反。
朱瞻基一听说朱高煦造反,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御驾亲征。朱高煦还没反应过来呢,朱瞻基的大军已经把朱高煦的封地乐安四面围城。
皇帝亲征,朱高煦也失去了继续抵抗的信心,没挣扎多久就灰溜溜地投降了。
朱允炆如果能有朱瞻基知兵、能御驾亲征的能力,也不至于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一败涂地。
写在最后如果不是在正在打天下或者是王朝末年这种特殊时期,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实力差距实在是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而朱允炆继承的,是一个已经稳定多年、蒸蒸日上的王朝,正常来说,即便朱元璋给了藩王们过大的兵权和势力,即便朱元璋没有给朱允炆留下能征善战的大将,即便朱允炆脑子一热硬要以不合理的方式削藩,以他手底下的强劲实力,也不该打不过朱棣才对。
要知道朱棣起兵的时候,天下藩王并没有群起呼应,局势是有利于朱允炆的。
可是朱允炆在朱棣的军事能力实在是太强、自己实在太不知兵、用人又太不当的情况下,硬生生地输了这一局。
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封地上的藩王造反成功的大一统皇帝。
这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的结果。
像朱高煦这样被轻易诛灭的藩王造反,才是常态。
你觉得是不是呢?
朱瞻基比朱允炆狠多了,敢御驾亲征,杀叔废后下得了手。
一个侄子是好圣孙,一个侄子是个二逼,能一样么[笑着哭]
血脉压制,大侄子觉醒了食神系统,二叔成了上好的食材![呲牙笑]
运气啊
对手能力不一样,自己能力实力也不一样
对平台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