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国央企人,正在兢兢业业地假装加班

荀攸广 2024-11-26 17:33:08

每到年末,职场里的“冲刺”氛围都愈发浓厚。 无论是“全员奋战四季度”还是“年度目标最后冲刺”,一场轰轰烈烈的加班大戏正在国央企舞台上演,高潮迭起,花样百出。与此同时,“假装加班”的行为艺术也愈加精妙,从道具场景到人设表演,无不彰显打工人对生存智慧的深刻解读。

加班场景,堪比影视大片

近日,有网友分享了一家国企的办公室场景——横幅写着“冲刺三十天,全年无休保业绩”,墙上贴着励志标语“奋斗到感动自己”,电脑屏保则是醒目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样的布置,仿佛是为员工塑造了随时“进入战斗”的氛围。然而,看似热火朝天的办公环境,却隐藏着层层“演技大赛”。

“现场道具组”是表演艺术的第一道亮点。有男同事在工位旁放置一张行军床,凌乱的被子暗示昨晚彻夜未归;还有人习惯在深夜十一点发文件,凌晨两点再补一轮,仿佛昼夜不分地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朋友圈中的“灯火通明定位照”加配文“拼到极致的自己”,更是为“敬业人设”增添了最后一笔。

而“动态表演组”则注重氛围渲染:有人表情凝重地对着电脑敲打键盘,嘴里念念有词,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也有人利用“道具”——未关机的电脑、桌上敞开的文件包、椅背上的外套,营造出随时会回来的假象,实则早已溜走。这场“假装加班”的大戏,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智慧和表演功力。

竞争加剧:加班变成“内卷式攀比”

当一部分员工用加班体现工作态度时,其他人也不得不被动“入戏”。你八点下班,我九点走;你九点发文件,我拖到凌晨两点。即使工作早已完成,也要“熬到最后一刻”,否则似乎会显得“不够敬业”。久而久之,这种“比拼式加班”逐渐形成一种潜规则,仿佛敬业与否全靠下班时间来衡量。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部分职场人不仅卷加班时长,还在花式玩法上下足功夫—— “摸鱼型加班”成为职场生存的一项必修课。一些人看似埋头苦干,其实是在浏览社交媒体或讨论八卦;另一些人则在微信群里聊天,甚至为了延续“忙碌”形象,专门挑深夜在群里发消息。如此“内卷”,让本该高效的工作变成了表演秀。

无效加班:忙碌的假象与停滞的效率

细究加班现象的背后,问题也逐渐浮现:大部分加班并没有带来实际的业绩提升。某兄弟单位的统计显示,80%以上的加班属于“无效加班”——即使通宵达旦,项目进度依然原地踏步。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无效加班”? 首先,是领导的导向问题。 一些领导习惯在下班前半小时临时布置任务,或在周五下午甩出“周一交稿”的指令;更有甚者,下班时巡视各部门,发现未加班的员工会被点名批评。在这种环境中,加班仿佛成了维系上下级关系的必然手段。

其次,是同事之间的互相“带动”。 当某些同事通过加班获得了领导的表扬,其他人也不甘落后,即便工作早已完成,也会“硬熬”到深夜。

最后,还有职责模糊和留痕文化的推波助澜。一些任务缺乏清晰的结果衡量标准,员工为了证明“做了事”,只能通过加班制造“努力”的假象。特别是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忙碌”本身也成为了岗位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如果表现得不忙,似乎就说明这个岗位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假装加班:表演背后的心酸与无奈

然而,加班文化的泛滥不仅损害了员工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团队的整体效率。职场中长期存在的“二八法则”,在某些国央企更是成了常态:20%的人承担了80%的实际工作量,而剩下的人则通过“表演”维系形象,甚至将未完成的任务丢给真正干活的人背锅。久而久之,连最努力的员工也开始心灰意冷,纷纷加入“假装加班”的队伍。

如何破解“表演式加班”困局?

从“态度导向”转向“结果导向”或许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企业应更多地关注员工的实际产出,而非单纯依赖加班时长作为绩效考核标准。同时,领导层应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避免通过压缩下班时间、设置不合理的任务目标来强迫加班。

此外,营造健康的职场文化也至关重要。当员工能够在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准点下班不再被视为“不敬业”,加班文化的顽疾才能逐渐得到治理。

结语

当“假装加班”成为部分职场人的生存法则,背后映射的,是对“勤奋等于价值”的过度迷信。在强调效率和创新的新时代,国央企人需要的不只是表面上的“忙碌”,而是真正让工作提质增效的改变。年底冲刺时刻,您正在“假装加班”吗?还是已经在为破解职场困局贡献力量?

0 阅读:202

荀攸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