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份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奉俄总统普京命令,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亲率1万多名车臣战士开赴乌克兰战场前线。
这个素以勇猛、彪悍著称的战斗民族随即进入公众视野。
车臣部队尤其擅长巷战和山地丛林战,能够高效完成在特定范围内对乌克兰武装部队进行绞杀的任务。
因作战中需考虑平民安危,车臣部队在战场上的行动难免会受到限制,其担负的主要任务也以据点清除为主,并没有参与到大规模的攻坚作战。
而俄乌冲突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早已演变成俄罗斯同北约军事组织间的对抗。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持续拱火,俄罗斯也开始在战场上频频亮出自己的“底牌”。
车臣部队、雇佣兵、超高音速导弹等等,俄罗斯正在加速向胜利的天平上增加自身筹码。
俄乌战事僵持一年有余,现在北约集团和俄罗斯两方都背负着巨大的政治、经济以及舆论压力,而车臣部队显然不是俄军最后的“底牌”。
那么一直被普京雪藏的“王牌”到底是谁?俄罗斯最后的“底牌”究竟是什么?
一、车臣与俄罗斯
车臣人广泛聚居于北高加索地区,可能是受到当地气候和生存环境的影响,车臣人的骨子里多少都带着几分桀骜不驯和凶猛强悍。
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尚武”、“善战”才是永恒的信仰。
19世纪中叶,沙俄凭借非对称的军事实力彻底占领车臣地区,不过车臣人的反抗与斗争却从未间断。
直到苏联解体后,车臣人才在混乱的时局中趁机宣布独立,后来车臣与俄罗斯之间再次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史称“第一次车臣战争”。
正当全世界都认为车臣问题可能将成为俄罗斯的长期问题时,普京正式当选为俄罗斯领导人。
面对桀骜不驯的车臣武装,普京的态度十分坚决。
他喊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同恐怖主义坚决斗争”的口号,率领俄军取得第二次车臣战争的完全胜利。
在与车臣进行武装斗争的过程中,普京祭出了其手中最大的杀手锏——哥萨克武装,这是一支战斗力丝毫不逊于车臣武装的军事组织。
在彻底剿灭车臣极端主义武装后,普京又着手推动车臣举行全民公投,并最终确认车臣是俄联邦不可分割的领土,车臣共和国由此诞生。
小卡德罗夫之所以心甘情愿为俄罗斯出兵出力,一方面是要报答俄罗斯的扶持之恩,另一方面也是受到普京人格魅力的影响。
说到底,车臣这个民族只会臣服于比他更为强悍的国家,这就代表俄罗斯手中必定掌握着令车臣感到威胁的杀手锏。
派遣车臣部队的用意俄乌冲突爆发没多久,普京便下令要求车臣部队开赴战场前线。
在小卡德罗夫的号令下,上万名车臣战士随即涌入乌克兰参加作战,其作战目的就是要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
从战略战术的层面分析,普京急于将车臣部队投入战场主要有三方面的考量:
一是震慑乌当局并对外展示俄联邦的团结;
二是充分发挥车臣部队擅长巷战的优势,尽快瓦解乌军依托大型设施所组织的防御力量;
三是最大限度做到精准打击,避免造成乌平民伤亡。
在车臣部队开赴俄乌战场之前,俄罗斯曾专门在全球范围内鼓噪声势,目的无非有两个:震慑敌人、提醒平民尽快撤离到安全区。
从战术层面来看,派遣先锋部队的决议本该被作为军事机密严加保密,俄罗斯牺牲战场优势换来的是平民撤离的时间。
乌军擅长借钢铁厂、化工厂等大型设施为掩体与俄军展开拉锯,届时俄军必然会对这些设施展开无差别轰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是俄军不想看到的结果。
战场上常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俄罗斯既不想与乌军陷入拉锯,又不想给敌人留下伤害平民的口实,最后只能牺牲战场上的先发优势。
车臣部队率先开赴战场还背负着其它两个重要的战略目标:
一是利用舆论宣传吸引西方国家的注意力,进而拖延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步伐,二是充当开路先锋,提前给真正的王牌扫清障碍。
一边指挥战斗,一边对外发布挑衅言论。
事实证明,小卡德罗夫的确成功借社交媒体转移了西方国家的视线,不过这一招现在已经失去作用。
震惊世界的战役从加入战局的时间点来看,显然车臣部队并不是普京手中最后的王牌,在完成作战使命后,车臣部队对外的曝光度也越来越低。
在俄乌战局的天平即将向一方倾斜之际,普京很可能要祭出手中的王牌部队——哥萨克兵团。
“哥萨克”并非是某个民族或国家的名字,而是长期盘踞在东欧大草原上的军事化组织。其成员囊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以及波兰人等,他们的生存之道就是依靠游牧或战争。
“哥萨克”一词源自突厥语,译为“自由的人”或“勇敢者”。
早在沙俄时期,哥萨克兵团就一直被作为俄国人发动对外战争的先锋部队,其骁勇善战的威名也延续至今,相信有不少人都听说过哥萨克骑兵的名字。
说到哥萨克与车臣之间的恩怨,我们就不得不提起第二次车臣战争中那场震惊世界的“766高地阻击战”。
2000年冬天的车臣战场,一支由90名哥萨克人组成的连队奉命坚守第766高地,他们的任务就是阻击敌人的突围行动,直至大军将其合围并歼灭。
这支连队面对的车臣叛军人数逾2000人,20多倍的人数差距并没有让哥萨克人选择退却。
战役第一天,该连以牺牲30多人的代价击退了叛军十余次的突围行动。
后来面对敌人的疯狂反扑,这支哥萨克连队打光了全部弹药,并以血肉之躯与成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没有一个人活着退出了战斗。
望而生畏王牌部队车臣战争结束后,哥萨克兵团便成为车臣人难以释怀的心结。
不过对于拥有“尚武”信仰的车臣人来说,哥萨克兵团值得他们的尊重和仰望。
至此一役,哥萨克兵团便无可争议的成为俄军的王牌部队。
普京没有在俄乌战场动用哥萨克兵团,主要还是考虑到哥萨克与乌克兰之间的利害关系,毕竟哥萨克兵团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乌克兰籍士兵。
实际上,乌克兰东南部地区是哥萨克兵团的主要兵源地之一。
特别是俄乌双方激战的扎波罗热地区,那里同样也是乌军亚速营的兵源地。
从实战能力来看,亚速营的作战能力并不比车臣部队差,只是双方在后勤补给能力上差距明显。
亚速营是由私人财团赞助的极端民族主义阵营,其对外宣扬的新纳粹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严重侵蚀了乌克兰的政治、军事环境,其也被俄军视为此次军事行动的重点打击目标。
面对普京的疑虑,哥萨克领导人维克托•沃达拉茨基则公开表态说哥萨克兵团将会坚定地站在俄罗斯一边。
按他的话来说,如果普京总统需要,哥萨克将会组织一支由5000名哥萨克人组成的派遣部队赴乌克兰参战。
俄罗斯此时向外界释放哥萨克领导人对俄乌冲突的立场,目的就是为了打击乌军的整体士气。
毕竟骁勇善战的哥萨克人加入对立面,对于乌军显然是个坏消息。
普京最后的“底牌”当然,参战人数固然是现代战争中衡量双方军力的重要指标,不过在武器装备高度现代化的当今世界,战略决策者和武器性能才是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俄军为何打了半年多才最终确定由苏罗维金担任总指挥的原因,毕竟出色的将领需要经受实战的检验。
相比于车臣或哥萨克部队,普京真正的“底牌”其实是战略核力量。
俄军的战略核力量分布在三个领域:陆基、海基和空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威慑力才是普京敢同北约集团叫板的最终“底牌”。
数据显示,目前俄罗斯累计拥有核弹头约6000枚,再加上与之匹配的战略装备,俄军的核打击能力并不逊色于美国。
从本质上来说,北约集团无视俄罗斯的安全诉求,执意加速缔约国东扩才最终导致俄乌冲突的爆发。
现如今北约集团已成为俄乌冲突中最大的“拱火者”,战事陷入僵持,北约就能达到持续消耗俄罗斯的目的。
核打击力量自然是普京手中最硬核的“底牌”。
不过在这场冲突中,国内民众的鼎力支持才是普京总统最大的底气,毕竟大家都很清楚自己面对的真实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
只有民心所向,俄罗斯才能在这场消耗战中笑到最后。
总结车臣与俄罗斯之间曾爆发过严重的军事冲突,不过从此次俄特别军事行动中可以看出,现在的车臣已经完全归属于俄联邦的一部分。
普京的人格魅力只是车臣甘愿听令的部分原因,而哥萨克兵团才是压制车臣部队的关键力量。
车臣部队打头阵,俄军就是要借其出色的巷战能力对乌军实施精准歼灭,以避免在军事行动中造成大量无辜的平民死伤。
车臣部队听令而动,俄军也是想借此向外界展现俄联邦内部的同仇敌忾。
现在北约集团为了持续消耗俄军的战备力量,几乎不停歇地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装备,且每次输送的装备规格都会有相应的提高。
尽管这些武器中有不少最终会流入黑市,但歇斯底里的北约集团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相比之下,普京还没有拿出其真正的王牌。
实际上,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全球公认的超级大国,俄罗斯军事力量的真正“底牌”自然是核打击力量,“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才是俄军的杀手锏。
哥萨克兵团固然骁勇善战,不过俄罗斯想要在地缘博弈中取胜,关键还是要得到国内民众的普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