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到底有没有被烧死?本文可能颠覆你的认知

此刻尽是空虚 2024-12-30 13:38:27

在中国古代皇家,为了争夺皇位,兄弟甚至父子之间大开杀戒的事例有很多,先秦时期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在自己儿子赵何的默许下被活活饿死在行宫中;唐朝李世民杀了同父同母的亲哥哥与亲弟弟,逼迫父亲退位。

而在明朝,这样的事情也并不罕见。这场皇位的争夺战,就发生于建文帝朱允炆与他的四叔燕王朱棣之间。

(朱棣剧照)

根基未稳的朱允炆怎么可能是朱棣的对手?当燕王朱棣攻入宫城后,南京城内的皇宫燃起了熊熊大火,等到朱棣赶到后,只剩下一地焦土。

然而,这场大火也留下了一桩千古遗案,引得后世史学家不断地争论探讨,建文帝朱允炆究竟有没有死于大火之中?

一、焦尸不是建文帝

朱元璋逝世后,年仅22岁的朱允炆继承了皇位。然而,朱允炆意识到,他的藩王叔叔们野心勃勃,对他的皇位虎视眈眈。为此。朱允炆决定推行削藩制度,除去威胁。

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早已为起兵谋反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建文元年的七月,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与建文帝开展了一场持续三年的对峙,史称靖难之役。

最终燕王朱棣占了上风,京城的金川门被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打开,燕军入城。建文帝悲愤交加,在宫中燃点起熊熊大火,决定自焚。

(历史剧《大明风华》中的朱允炆形象)

当大火被扑灭后,人们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的残骸,已经无法辨认男女。太监说他们就是帝后及皇长子的尸体。

但朱棣不死心,在宫中继续搜索,这场清宫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也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首。

那么,被发现的焦尸究竟是不是属于建文帝的呢?

据明朝的史书《明太宗实录》(嘉靖年间才将庙号改为明成祖)记载,当朱棣看到宫中燃起熊熊大火时,连忙派太监去救人,但最终只得到了建文帝的尸体,朱棣十分悲痛,用厚礼安葬朱允炆。

(明太宗实录)

但这一说法其实是美化的说法,明朝的皇帝实录通常是由下一任皇帝进行编撰,朱棣的儿子明仁宗自然不可能说自己父亲的坏话,朱棣登基并不算名正言顺,因此在史书中记载建文帝自焚而亡对朱棣来说最有利。

此外,如果朱棣真的以厚礼安葬了朱允炆,那么史书为何从来不说他葬在哪里?为何考古界至今都找不到建文帝的陵墓?

由此可见,焦尸的真实身份存疑,否则朱棣也不可能清宫三日寻找尸体。在清朝康熙年间所修的史书,《明史》中就委婉的证实了这一说法。

(建文帝 剧照)

《明史》是这样记述这场大火的,“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上一句说尸体不知所踪。

但紧接着,《明史》又补了一句,说朱棣派人在火中找到了皇帝与皇后的尸体,“越八日壬申葬之”。

下一句就说找出了建文帝的尸体。这段记载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是一种暗示,建文帝的尸体并没有被找到,而燕王朱棣为了安抚人心,为自己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减少阻力,指鹿为马,故意对外宣称这就是建文帝的尸体。

但在乾隆年间重新修订的《明史》这句模棱两可的话被修改为:“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虽然情节变化但结局不变,尸体不是建文帝。

(重修后四库版《明史》中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记载)

这段历史发生在明朝前期,并不牵扯到清朝的利益,所以记载要更加真实可信。那么,真正的建文帝究竟去哪了呢?

二、出逃海外说

也有史学家认为,朱棣为了不背上骂名,故意放走了朱允炆,这样的说法也未必完全正确,就算朱棣当时真的心软,放走了建文帝,事后也一定十分后悔,不然不可能再派人继续搜索。

《明史·郑和传》中提到了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这也是历史书上提到的:“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但前面还有半句:“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郑和)

这句话意图很明显,如果朱棣真的认为建文帝死于大火,那他何必还要搜寻建文帝的下落?为朱允炆修建陵墓的事情实际上并没有实证,既然人没死,不立陵墓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明朝大臣胡濙曾经奉明成祖朱棣的命令,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的下落14年,在永乐二十一年,他紧急求见朱棣,两人谈到凌晨才结束,此后的朱棣也不再提这件事。

(寻访全国的路线)

由此可见,朱允炆的下落显然已被找到,但可能已经亡故,或者已经不可能东山再起,总之不会威胁朱棣的地位,朱棣这才放了心。

(胡濙)

此外,朱棣做事心狠手辣,斩草除根。多年军营生活让他养成了杀伐决断的习惯,在刚刚登上皇位时,他就将忠于建文帝的忠臣杀了好几批,又怎么会给侄子留下活口?

三、出家为僧说

关于明朝历史,还有一本纪事体史书《明史纪事本末》。这本书是由清朝学者谷应泰所编撰的,比明史修成的时间还要早80多年,在史学界被视为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著作之一。

(《明史纪事本末》)

据这本书记载,建文帝本打算携后宫众妃自焚,但被一个老太监制止,他搬出一个先帝朱元璋为建文帝在危急关头留下的铁箱子。

打开一看,里面有三张度牒、三套僧衣和一把剃刀。还有朱元璋的遗诏,让他们从宫中一扇小门前往密道,逃出城外。

这条从皇宫直通太平门的秘密地道在1978年,还曾经被一家南京钢厂在修建地下室的时候挖到过。

而在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的狮子山,还流传着建文帝削发为僧,来到正续禅寺当和尚的故事,由此可见,这一说法并非毫无根据。

(狮子山内寺庙)

如今的许多史学家认为朱允炆没有死在那场大火中,而是秘密出逃,至于流落到何地,仍然众说纷纭。也许有一天,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能够真正地解开朱允炆的下落之谜。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