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莲花楼》单元式案件进展的过程中,李莲花每次都有一个登场时刻,在你心目中,哪几个算得上是闪亮登场呢?
不妨来看看与本人认为的是否一致?
满堂花醉三千客
卫庄主组局一品坟,卫庄的后院里聚着不少盗墓贼,方多病不知深浅地闯了进去。
好事的丁元子用行话问他,那小老儿打听一下,尊驾是几更动身,走的是哪条便道?
他就老老实实地答,前天动的身,走的官道。
听见“官道”二字,盗墓贼们心里一惊,齐刷刷亮出兵刃,将方多病围在核心。
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剑拔弩张的气氛实在明显,方多病的手握紧了剑柄,准备拔出尔雅应战。
这时亭外一个翩然的身影走来,一把温和、响亮的声音悠悠传来,竹哨、排箫都见响儿,这位朋友也跟咱们在一个屋听曲,南腔北调不分家啊。
方多病知道是李莲花来了,心里有了底。
只听李莲花又温文有礼道,诸位,这位小兄弟不过是个肉头,平日里不怎么下地,不懂行话,大家莫怪啊。
众人疑心渐消,收了兵刃。
脾气火爆的张庆狮朝地上啐了一口,真晦气,什么时候肉头也能来吃席了?
丁元子又向李莲花打听,你又是几更动身,走的哪条便道啊?
李莲花微微一笑,笃定道,二十更动身,走的嘛独户道。
丁元子接道,原来是老手啊。既然走的是独户道,那敢问阁下身上扛没扛幡,幡上是几个字啊?
李莲花面无表情道,扛金幡。
方多病发觉,这三个字顿时让一众盗墓贼对李莲花肃然起敬,就连一旁对人爱答不理的古风辛也不由往这边看了过来。
李莲花慢吞吞道,十三年前,京南皇陵,明楼前留过的四个字。
众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齐刷刷向李莲花抱拳行礼,口中毕恭毕敬,拜见素手书生前辈。
方多病还在一头雾水,既不明白方才一群人为何对他拔刀相向,也不明白这会儿何以又对李莲花如此恭敬。不过,他也慢半拍地跟着向李莲花抱剑拱了拱手。
丁元子笑容满面,赶忙举起行牌跟李莲花套近乎,前辈,没想到素手书生前辈也出山了。晚辈丁元子,师承鎏金一系。
接下来,众人纷纷拿出行牌自我介绍,晚辈段海,遗墨;在下葛潘,山卯一系;张庆狮、张庆虎,师承天漏。
张庆狮前倨后恭,抱拳又道,早就听过先生大名。
丁元子朝一边的古风辛使劲儿咳嗽,古风辛就是不接茬。丁元子开始自说自话,古风辛,素手前辈跟你一样,走的是独户道,还不快来拜见?
古风辛反而脸朝窗外,冷冷道,没兴趣。
丁元子讨了个没趣,又怕素手书生不高兴,赶紧赔笑,前辈,莫怪罪。这个姓古的半路出道,不懂规矩,您多多包涵。
李莲花本不欲惹事,冷然道,无所谓,我来吃席,不攀交情。大家请自便。
说完,他便不再搭理任何人,转身走了出去,方多病赶紧小步跟上。
李莲花即便是顶着别人的名号出场,也是震惊四座,轰动一时的前辈。“素手书生”四个字,让他在卫庄可以横着走,顺便保一保方多病岌岌可危的“刑探”身份。
这件看似意外,实则预料之中的事,表明李莲花做每一件事都是深思熟虑的,去到哪里,以什么身份,目标是什么,他都清清楚楚。虽有随机应变的成分,但更多是提前做好的功课。
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闪亮登场。
一剑霜寒十四州
李莲花、方多病受邀前往香山赴“漫山红”之宴。
知道每年香山秀客玉楼春都会请江湖奇人前来赴宴,待他们到了才知道,这一年的来客确实都挺奇的。
他们先是在湖边遇见耍帅从小舟上飞掠过水面的红衣男子。李莲花手动扩音向他喊话,这位朋友,你也是去参加漫山红的吗?
那红衣男子分明听见了他的喊话,还回眸朝他们看了一眼,方多病也笑容满面地朝他打招呼。可那男子却没搭理他们,转身朝山上疾行。
方多病正不高兴呢,身后船上又冒出来一个“奇人”,一下船就吐个不休,差点没把苦胆吐出来。
李莲花一见到这位面如锅底的书生,就忍不住笑了。
施文绝满面惊喜,一躬到地,李神医,恩人!
方多病得知他便是那位为考取功名自杀,又被李莲花起死回生的铁甲门少爷,不禁多打量了几眼。一边打铁,一边读书,七岁便能造出神兵利器的天才,却考不上一个功名,十考十不过,也真是奇了。
跟着施文绝一步步爬上香山,李莲花发现,此处山高水绕,群山遮蔽,难怪这么久没有人发现玉楼春住在何处。
他们到的时候,其他的客人都已经到齐了。
女宅护卫长向二人行礼道,李神医、方少侠来了,小人恭候多时。
李一辅快步走来相询,阁下便是传说中的李莲花?
施文绝插嘴道,正是,神医在此,所谓“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李一辅拱手为礼,久仰久仰,在下李一辅,善些文墨,江湖上的朋友谬赞绰号“一字诗”。今日得见神医,实是幸事,小可也想赋诗一首。
周围一圈人都露出尴尬却不失礼貌的笑容,只见李一辅右手在胸前轻轻一挥,口中吐出一个字来,妙~
方多病赶紧伸手掩鼻,藏住笑意,李莲花不知该作何表情,施文绝毫不客气地嘲讽,就这?
李莲花只得挠挠耳朵,不置可否道,一字诗,一个字,果然是不同寻常啊。这诗还真是有点意思。
李一辅喜上眉梢,千金易得,知己难寻。
他转头看到李莲花身边衣着华丽、笑得合不拢嘴的方多病,这位常同李神医在一块儿的,便是天机山庄少庄主方多病吧?
方多病很有几分自傲,拱手一礼道,天机山庄是我娘的,与我无关。我是百川院的刑探。
李一辅默默还礼,不再言语。
旁边久候多时的东方皓慢步上前,早闻方家富可敌国,今日一见,方大少果然一表人才。在下冷箭东方皓。
他话音未落,就打了个大呵欠,又毫无诚意地道歉,昨夜没睡好,失礼失礼。
眼看客人们差不多都相互认识了,护卫长又向他们介绍了旁边两位不爱说话的客人,喝酒的那位呢,是酒痴陆剑池大侠,嗜酒如命,武功不凡。崖边的那位呢,慕容腰公子,月羟人,来中原几年,以舞技名震京城,人称舞魔。
护卫长按部就班宣布,这漫山红历来的规矩,不可携带外物入内,请诸位将随身物品留在这里,咱们替您看管。
陆剑池早不耐烦了,吃个酒这么麻烦?老子给你家主人带的礼物是不是也该丢下山?
护卫长忙道,那自然不是。只是礼物要我们验过之后,替您呈给主人。
李一辅劝道,陆兄,左右带着兵刃进去也毫无用处,不如留下吧。
护卫长挥手,众护卫上前收取各人兵刃,检验所携礼物。
方多病将尔雅剑交了出去,李莲花若无其事。
慕容腰傲然道,我没兵刃,礼物早送到了。
护卫长道,不错,慕容公子的礼物早几个月就到了。您稍等就是。
李莲花好像才知道有准备礼物这码子事,茫茫然问道,这还要准备礼物呢?
他又转头问,对了,方小宝,你肯定准备礼物了吧?
他说的是问话,可语气毫无问的意思,这是吃定了小宝身上肯定藏有能拿来当礼物的宝贝。
小宝一头雾水,大眼睛瞧了瞧护卫长,在李莲花严肃认真的目光里,不觉应道,哦~
他伸手从腰间取出一枚明晃晃的夜明珠往前一递,有些不高兴地说,这颗夜明珠送你了。
没想到护卫长却不接夜明珠,反而说道,二人是主人特邀来的,无须备礼。方少侠,您破费了。
方多病心中一喜,那我收回来了。夜明珠眨眼又回到了腰间。
没想到跟着李莲花还有这好事儿。
李莲花低了低头,小声道,你可以啊,居然还私藏夜明珠呢?
方多病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私藏那些字画很值钱的好吧?
不需要什么牌面,特邀来的,无须备礼,就是最大的排场。可见李神医与方刑探这对搭档,已经名动江湖了。
风涛动地海山秋
李莲花入宫阻止万圣道的阴谋,替昭翎公主看病,只是完成了入宫的第一步,接下来太后邀请他参加的答谢宴席,才是步步惊心,踏过这片刀山火海,李莲花才算在皇宫大内有了容身之地。
宴席之上歌舞升平,皇帝让大家不必拘礼,开怀畅饮。
西孛国师却像是得了号令,起身拍起了马屁,陛下,大熙江山风物闲美,人才济济啊,陛下更是得天之君。贫僧今天这第一杯一定要敬陛下。
皇帝倒是理智,举杯道,此乃朕的福气,并非朕的功劳。谢国师之誉。
西孛国师又敬太后,敬太后三喜盈门。
太后问道,我跟昭翎病愈算得二喜,何来三喜?
西孛国师大言不惭,在半月之前,太后与贫僧曾经商讨过,要在宫中建造玄塔。如今万事俱备,只要陛下与太后同意,今日便可选址造塔。
皇帝不明所以,朝太后问道,母后,您为何忽然要造玄塔?
太后语气温婉,本宫只是效仿百年前光庆帝的旧事,为皇家求些福泽。
皇帝沉吟道,百年前光庆帝在宫中造玄塔诞下皇子之事,宫中典籍未有记载,而玄塔也没有旧址,这多半只是传说而已。母后,您不必当真。
太后坚持道,既是传说,便可能是真的。皇帝虽人在壮年,但膝下只有昭翎一女。皇家无后乃是大患,本宫能不心急吗?
皇帝无奈应允了下来,好吧,就听母后的。
随后歌罢舞歇,便宣玄塔工匠进殿。
李莲花见到觐见的工匠,才彻底明白过来单孤刀与万圣道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只见单孤刀扮作工匠模样,与万圣道封磬一同上了殿。选址造塔,定要大费周章、大兴土木,届时工匠都是万圣道的人,无论是寻找母痋,还是造反,对单孤刀都是易如反掌。
皇帝看过万圣道呈上的玄塔图样赞不绝口,丝毫不知正在引狼入室。
得知万圣道封磬曾在陇西饥荒之时捐赠钱粮,乃是有功之人,皇帝更加放心将造塔一事交予西孛国师及封磬等人。
李莲花微微一笑,扬声反对,陛下,我看有一些不妥吧,皇家宫苑自是皇威为大,这造玄塔岂不是反客为主了?再说了,这玄塔若是建在这个城墙之外的话,那更为合适啊。天地广大,却为何要建在宫中呢?
单孤刀插嘴道,启禀陛下,若造普通玄塔也就罢了,但是我们造的玄塔要存流光舍利,故而必须要建在宫中。
流光舍利在先帝之时被人盗走,早已不知所踪,可见单孤刀为了入宫,计谋之深远。
见到保佑大熙风调雨顺的宝物失而复得,皇帝爽快应允西孛国师等人在宫中随意走动选址,建造玄塔,将宝物镇于塔中。
西孛国师得意猖狂,就想将李莲花赶出宫,免得他坏了他们的好事。李神医是尊贵的客人,那么就请太后恩准在宫外客居吧。
李莲花道,陛下,草民识得一些玄术,与国师一起选址,岂不是恰到好处?草民或许不必出宫。
西孛国师辞风甚利,李神医刚刚还在说不宜在宫中建塔,如今又这样说,我看你怕不是在戏耍陛下吧?
李莲花温和有礼道,戏耍自然是不敢,不过倒是真心想要帮忙。国师是外邦来客,都这么真心实意地为陛下着想,那作为大熙子民,更应该尽心尽力了。
封磬还没有跟李莲花正面交锋过,这时也在单孤刀授意之下针锋相对,李先生,你敢在陛下面前夸此海口,想必对于玄学的造诣是极其深厚的。不如这样,你便用玄学推算一下我这锦囊之中有翠珠几颗?想必此种小道对于先生来说是信手拈来。
他这是在给李莲花出难题,也是想贬低他神医的身份,让他显得像是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
方才那几个人一唱一和,昭翎公主急了,便替李神医出头,亦不按常理出牌,你说算就算啊,当着我父皇的面发号施令,无礼!
封磬慌忙低头,西孛国师也不敢再说话。
李莲花却大度而笃定,无妨。算一算倒是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不过呢,玄术通神,猜这个玉珠的话,岂不是太暴殄天物了?那不如猜一猜更大的事情,才更显真本领。
殿上对方人多势众,且已得到陛下信任,李莲花此时是兵行险着,西孛国师等人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不知他究竟意欲何为。
只见李莲花离开坐席,向皇帝施了一礼,方道,在下斗胆算一算陛下最近可有挂心之事?
皇帝点头应允,好。李先生,请起卦吧。
李莲花从容道,我这起卦的方式有所不同,叫作折花卦。还请陛下随意摘一朵花。
昭翎公主觉得甚是有趣,转头望向父王。
皇帝从王公公递过来的花瓶里随手摘了朵半开的花。
李莲花接过王公公传过来的那朵花,仔细端详良久,抬眸一笑,言道,陛下所折之花将开未开,是需水之相,最近陛下忧虑之事,乃是与水有关啊。
皇帝尚未开口,西孛国师忽然一声冷笑,禹州大旱,陛下为此忧心多日,此乃天下人人皆知之事。李神医说这番话,就是市井行骗的话术。
李莲花并不心急,沉着道,我只说了一个开头,并没有说结尾,请大家看,这个花苞内蕊已经成型,今日不多时便可绽放。恭喜陛下,忧心之事,不日可解。
皇帝凝神沉思。西孛国师不屑冷笑。关键是这件事如何证明?
哪料,正在此时有人来报,陛下,禹州急报,昨日天降甘霖,旱情已解!
昭翎公主顿时喜笑颜开。
皇帝亦满面喜色,李先生竟有如此之本事,真是让朕刮目相看哪。好,今日起,李先生便与国师在宫内一道选址。
众人领旨。
难道李莲花真的懂玄术,不然他如何得知禹州旱情不日可解?
原来他进宫之前去菜市场买过菜,恰好听一个菜农说山上水汽凝重,近日又起了北风,水汽自然便会飘到禹州去。依照经验,冬日此等天气必然会有降水。
李莲花与每个普通人最最贴近的地方便在于,他很喜欢去市井之中买菜,知道所有人都需要吃菜喝粥,更不会为此小瞧任何一个人。
没有偏见,让李莲花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最后一段故事有“不问苍生问鬼神”之嫌,但好在李莲花算的是雨情,也算是解百姓之困厄,倒是消解了鬼神之说。
李神医的名头,多半是靠不实传言来的,素手书生也只是他的一个马甲。
他们去香山本是去追查冰片,却刚好遇上玉楼春被杀,李神医从传说中不着边际的人物,成了破获命案的侦探。
与他们相遇意味着,闪亮的开头,厉害的结尾。交上李莲花、方多病这样的朋友,实在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