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哪吒》——从视觉震撼到灵魂震颤

大步走路 2025-02-13 11:23:50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今年的贺岁档一骑绝尘,本来想着等平台上映了,跟小伙伴一起再看一遍,悔不该点开了纪录片《不破不立》。

看一部呈现动画电影幕后制作过程的纪录片,竟然看到泪流不止,也是没谁了。

果断买了票,悄悄又去看了一遍。

海水倒灌

二刷更让我震撼的,是那些经过漫长周期制作出来的宏大场面与视觉效果。比如说,直径三公里的天元鼎从海中升起时,造成了海水倒灌与塌陷,不仅填满了天元鼎空出的空间,更对龙宫遗址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

制作团队为达成饺子导演想要的那种大体量海水倒流的效果,做了非常多的尝试。这是几乎没有人肉眼见过的场景,要在镜头下要体现宏伟的奇观感,要体现出天元鼎的巨大与海水体量的庞大,而且要做出合理、真实有美感的效果来。用联合视效总监石超群的话说,它是非常规的动力学展现,分了四个大的区域与模拟。

饺子导演会说,嗨,记住我们这个天元鼎啊,三公里啊。开海大概就是四到五公里。

如此庞大的体量是无法在现实中去真正看到的,只能靠推理与想象。从高度到阔度,如何合理化,看起来像真的一样?

恐怕只有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可以拿来做一下参考了。在刘慈欣的小说《梦之海》里有一段关于太平洋被低温艺术家采集了巨型冰块以后的描写:

他们飞行在一个狭长的盆地上空,这盆地就是大冰块离开后在海中留下的空间。盆地四周是高达五千米的海水的高山,人类从未见过水能构成这样的结构:它形成了几千米高的悬崖!这液态的悬崖底部翻起百米高的巨浪,上部在不停地崩塌,悬崖就在崩塌中向前推进,它的表面起伏不定,但总体与海底保持着垂直。随着海水悬崖的推进,盆地在缩小。

随着海水悬崖的推进,盆地已缩成了一道峡谷。紧接着,两道几十公里长、五千米高的海水悬崖迎面相撞,一声沉闷的巨响在海天间久久回荡,冰块在海洋中留下的空间完全消失了。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紧接着,

在两道悬崖相撞之处,海面并未平静,而是出现了两道与悬崖同样长的波带,仿佛是已经消失的两道海水悬崖在海面的化身,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分离开来。从高空看去,波带并没有惊人之处,但仔细目测,可知它们的高度都超过了两百米,如果近看,肯定像两条移动的山脉。

而这两条高达两百米的山脉,最后将形成海啸,波及海岸线上的城市。换句话说,天元鼎开海,是会造成自然灾害的强大力量。

陈塘关毁于地底岩浆,而龙宫等于说是毁于海水,这两件事本质上都是无量仙翁完成的。

这里面牵出来的真相正如申公豹所说,无量仙翁借收服妖族为由,将异军突起的仙族以外的力量纳为己用,或是抓回去在天元鼎中炼成丹药,以助仙族称霸天下,成为永远的规则制定者与秩序维护者。

原本四大龙王联合起来反抗天庭,东海龙王敖光知道无望颠覆,选择了投靠天庭,从此龙族成为镇压海底妖兽的狱卒。他们一样被困在锁妖柱上,敖光正是为了让儿子敖丙摆脱世代为妖的身份,才选择与申公豹合作,以期儿子有朝一日位列仙班,再也不用在海底受炼狱之苦。

只可惜,他们的小算计都被无量仙翁给利用了,先是假借龙族力量烧毁陈塘关,再以降妖除魔为正大光明的理由消灭龙族及所有的海底妖族。

说到底,从申公豹到申小豹,从哪吒、敖丙到石矶娘娘,都是阐教根深蒂固偏见的牺牲品,这些偏见包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包括“除魔才是卫道”,等等等等。

削肉剔骨

在传统叙事里,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是必不可少的情节,从小就被这个故事里如此惨烈的情景所震慑,不明白为什么亲生骨肉要弄到如此可怕的局面?

好在,《魔童闹海》将这一幕柔化了、美化了。

首先,从情感层面。在传统的故事里,哪吒的父母是站在传统与律法一边,指责哪吒的过错,导致哪吒选择“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来还清父母的恩情。但是饺子导演让李靖与殷夫人成为向哪吒传递真相的人,他们相信哪吒没有魔化,他们始终是跟自己的孩子站在一边的——这点非常重要。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感触,与权威人士一起指责孩子是错的,其实很容易,而能坚持不懈相信孩子与孩子站在一边的父母,却相对稀有。这就是李靖与殷夫人的可贵之处。

其次,《魔童闹海》中哪吒中了穿心咒后,是为了报答母亲的爱,才下定决心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抗争到底。

千刀万剐的钻心剜骨与失去母亲的撕心裂肺相比,似乎就没有那么痛了。

但是,这一场景在外人看来,还是一样的极度震撼。

因此,这就要说到饺子导演的要求与担忧,能做到艺术化去处理,尽量赋予它新时代的一些时代精神。要用图像去实现它,肯定要进行进一步的艺术加工,但创意要落地,有无数的细节,中间要跨越很多的鸿沟。

穿心咒看起来就有很强的疼痛感,因为那些透明的刺从哪吒的心脏里长出来,顺着他的经脉刺穿他的身体,让他一动也不能动。

因此哪吒眼看母亲被炼成仙丹痛哭失声,打算挣脱穿心咒的束缚时,敖丙大喊,你骨肉会被撕裂的!

哪吒被穿心咒撕裂的过程,就是饺子导演艺术加工过的“削肉剔骨”。

之前天劫过后,哪吒与敖丙被太乙真人用藕粉重塑肉身,而这次是哪吒自己将自己撕裂又重塑。

怎么裂开,裂开的形态,裂口的造型感,而且元素很多,有血有肉有头发还有布料……身体裂开时,裂开后的碎块,无数的结构还会互相粘连……既要真实合理层次鲜明,又要有美感、不血腥……

本以为直接交给特效去做就行了,但出来的成品虽然从力学上很合理,但却无法达到导演想要的美感。

两三个月过去,这一批镜头都无法完成,可若少了这个环节,高潮部分的情绪怎么顶得上去?

美术、动画、特效、材质联合起来,从头开始……

钢水、岩浆般喷涌的流体效果,六百块肉块一块块单独切割、动态制作,还要加烟雾脱尾的效果,所有的元素都要沿着轨道来调整……一点一点、一颗一颗慢慢全部做出来。

哪吒虽然只是一个动画人物,但这里面却包含着太多人的用心、血泪与真情实感、切身感受,所以才能真切地打动一颗颗观众的心。

游戏规则

海底妖族与捕妖队在空中碰撞也是蔚为壮观的一幕。

这一幕绝对超过许多你曾看过的神妖大战,如果你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没有看见两股飞行中的力量碰撞、冲击时溅出的血花,那就自觉地再去看一遍吧。

上亿个角色个个不同,千奇百怪的动作、表情,都是工作人员一点一点做出来的。

初版时,铺天盖地的捕妖队成员落在无量仙翁仙法变幻出的巨树之上,十分美丽壮观,像一团团金色的火焰。

饺子导演却只想要一棵真正的树的效果,并不想要夸张得燃烧起来的效果,秋天的银杏树成了最好的修改参考。

成都叫蓉城,银杏树就是成都的市树,也算就地取材。

资产组构架出造型,动画再跟着造型去还原。要知道巨树的根是附着在直径三公里的天元鼎上,一个一个捕妖队成员立在巨树之上,再逐个展开金色结界,离远了看就像一片片发着微光的黄色树叶。

而无量仙翁张开的无数巨大的藤条,在制作过程中也是多方合作的结果,既是动画,又是特效,也是场景。

在饺子导演的要求里,藤条是一个有机生长的过程,太呆板不行,既有规律又有大自然汪洋恣睢的肆意之感。先由动画组做好每一根藤条的构成、节奏及美感,再由特效组做一些替换,比如说长在无量仙翁身上的藤条,就需要有更激烈的动态……仅仅是藤条,就需要很多人一起去做,这已经不只是技术活儿。

说起来,哪吒是火灵,敖丙是水灵,无量仙翁修的应该是木灵,申正道是电流,他们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申正道对两个儿子的教导显然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他认为,拼尽全力,才有机会逆天改命。而且,无需反抗,不可与阐教对着干。

可是他们不知道天元鼎的真相,鼎外看着庄严肃穆、正气凛然,鼎内却邪恶阴暗、血腥凶残。天元鼎的外形,象征着阐教的地位与其制定的凛不可犯的规则;里面却是妖族异类、冤魂野鬼的葬身之地,是外人看不到的狰狞与掠夺。

正如无量仙翁所言,无知小儿,仙家雄霸天下,依附强者才是唯一出路。

规则合理吗,公平吗?就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提出质疑,‌“从来如此,便对么?”。

哪吒与敖丙联手战胜了无量仙翁,解救了被镇压千年的海底妖族,他们还想要追根溯源,打破既定规则。

故事接下来如何发展,拭目以待。

《哪吒之魔童闹海》讲的是在不公规则之下的反抗,但最最核心的内容讲的还是爱。

爱,有亲情之爱,友情之爱,师徒之爱。

爱是敖光对曾含在口里的敖丙放手,是李靖对哪吒的相信与殷夫人对儿子的不舍;爱是哪吒选择先为敖丙重塑肉身,再去海底找龙族报仇;爱是敖丙说“我觉得你就是很好很好啊”;爱是申公豹将仙丹交给弟弟,送他回家离开是非之地;爱也是太乙真人永远选择与哪吒一条战线,从来都毫不犹豫……

也许,我们不见得能怎样反抗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则,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去珍惜身边的人,用接纳的方式爱护他/她,相信他/她,给他/她不断前行的力量。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