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国画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汉字诞生之始,所以说书画同源。
绘画是一个大概念,在我国大致有中国画、版画、年画、壁画、粉笔画、沙画、漆画、农民画、宣传画、壁画、漫画等等,还有从外国引进过来的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国画大师齐白石说,绘画大半是手艺活。当然,绘画除了具备娴熟的手艺活之外,更多的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学、哲学、历史等文化知识作支撑。工艺与文化知识相得益彰,兼容并蓄。一个真正的画家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超的工艺技术,才能胜任绘画艺术,达到左右逢源,甚而炉火纯青。
本文所说的绘画只限于中国画,那么有关中国画的理论及技法相当的多,其画史久远,并又派生出美术理论家、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及美术教育家。现就针对莆仙国画艺术的创作、使用工具、作品种类等,进行简单的介绍。
据史料可查,有作品传世的莆田国画历史可追至唐、宋代,到了明代,莆仙国画逐渐发达,出现了一批国画名家,他们是李在、周文靖、曾鲸、宋珏、吴彬、黄卷等,清代就更多了,有戴昂、黄阁、林湛、杨舟、欧峡、黄南金、郭尚先、罗大勋、程骥远、王步青、林向秀、曾泳沫、叶如年、张琴、陈瀚。现代朱铎、黄卓然、林庆烈、李周英、张国枢,以及李霞、李耕、黄羲……不一而足。
国画是以宣纸为使用材料,以毛笔为传统工具,还有墨汁、颜料、印章等。国画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每一类都有人物、花鸟、山水等品种,也有半工写国画、焦墨画、彩色画、朱红画、青绿画、白描画、泼墨画等等。那么,先说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崇尚写实,求形似。笔子在宣纸上精巧地描绘物象的外形,精心地细描出物象的全貌,细小的地方连一根头发亦得看清楚。尤其是人物的眼睛部分,描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使用的宣纸为熟纸,不易吸水,性能稳定,色彩鲜明,各种颜色分明清晰,物象逼真,如摄影那般的表现效果。再说写意画,必须使用生宣纸,吸墨性能好,充分表现韵味,吸纳各种颜料。一次描绘后,再一次上色着墨,都可以醮在纸里,渗透到内质。最后说半工写画,就是介在工笔与写意之间的一种画法,有时使用熟宣纸,可以使用半生熟宣纸,亦可以使用生宣纸,亦有人画在绢帛等材料上面,有时也画在册页上,工笔写意两者兼容并包。
过去,在大街小巷里,有人专门开店铺,以画为生。一般是描绘福寿图,提供人家祝寿之用,祝愿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山水画,提供人家居室装饰之用,配上楹联,以表示荣华富贵。有的人家喜欢花鸟图,通常画的是大牡丹、荷花及松柏等,万紫千红,象征富贵长春。花鸟画卷也有条屏,象征春夏秋冬,例如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也有梅、兰、菊、竹等。四条屏(也有六条屏或八条屏),有时也画山水,或者田园风光,也有人物画四条屏,个中名人有文学家、戏剧家、历史名人……人物画中一般有孔子、老子、屈原、诸葛亮、岳飞、李白、苏东坡、华佗、李时珍……不一而足。
国画作品要经过裱褙,艺术效果更好,亦可以套在镜框内,更为高档,保存更久时间不变形不变色。
国画作品的形式丰富多彩,大致上有中堂、横幅、斗方、扇面、长卷、册页及小品等。过去大凡读书人家,置有轴筒,把国画或书法立轴、横幅插在陶瓷筒里,客人来小坐时,主人持轴展卷,让客宾欣赏把玩,一种文人幽雅的生活方式。
国画作品亦是人家贺礼及馈赠朋友的好礼物。根据实际情况,预祝对方合家欢乐,健康长寿,富贵长春,友谊长存。
本文作者:郭大卫
2017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