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署高校预算公布,从整体情况看,各家预算都是略有增长,但是幅度不大。很多高校的预算费用多是上年积余下来都;主要来源是科研与技术转让带来的增长,国拨经费占比不高,说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需要再加强!
从媒体给出的列表看,超过300亿的高校仅有清华大学与浙江大学;超过200亿级的高校有上交大、北大、哈工大与中山大学;超过百亿的高校有28所,全部是985高校。
如此情况也说明,在一共39所985高校中,还有11所高校的经费没有过百亿。这其中南开大学(66.78亿)、兰州大学(78.37亿)与东北大学(80.52亿)经费最低,也可见这些学校发展面临很多的问题,自身造血能力也不强!
在前五高校中,有四所是传统的工科高校,仅有北大是文理综合高校;说明工科高校建设是未来的主方向。不过北大2025年经费预算仅有259亿元,虽比2024年有增长,但是掉到了第4名;比同是top2高校的清华,少了135亿元。
清北两校是我国高校建设的标杆。从今年的经费预算上看,两校的差距非常大;中间隔着一个中科大(2025预算是136亿元)。
北大的优势学科是理学与文科,工科实力一般(相对于清华、浙大、上交等校),然而当今社会是工科为王的时代,北大如果再想以文理建校,估计有点难了,长此以往top2地位估计不稳!
在国家科技奖等核心科研数据上,浙大已经超过了北大;上交、哈工大也不输北大多少;如果再加上经费不足,北大的top地位能维持多久呢?从现在的网络评论看,都在说浙大在抢北大的top2位置了!
在2025年软科主榜排名中,前十高校是清北、华五、武大、华科与西交大的格局。从经费预算看,南大与中科大的经费有点低,分别排在了15位与18位;这与两校的地位是不相符的。不过两校都没有医学院,让其自身造血功能大幅下降,这可能是经费预算偏低的一个原因!
武大、华科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发展,基本坐稳了十强高校的位置。不过从其经费预算看,都仅有145亿的水平,相比中山、东南、山大等校还是比较低的。说明两校得到的支持比较有限,可能与所在省份的财力有关。如果湖北省不拿出真金白银,在群狼环伺的局面中,武大华科的强势能维持多久呢?
文末总结
高校预算包含来国拨经费、高校自身的赚钱能力;所以一所高校经费预算的多少,也是办学实力的见证。
从把北大逼到第4名看,工科高校的生存能力明显更强,这也是北大未来地位的一个隐忧;如何解决,复旦缩减文科,就是一个思路!
北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