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站在父辈曾经走过、战斗过的地方亲身感受一下,这种寻根意识也是人之常情。”在参加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湖南省参事室联合发起的“情系建军路———2015元勋子女红色老区行”启动仪式时,谭震林的女儿谭泾远激动地说。
这次来湘的元勋子女,大多已是白发苍苍,但谭泾远仍然激动得像个孩子。她说:“让我们远离战火硝烟的年代,身处和平美好时刻,我想这是所有革命前辈的理想,他们的理想已经实现了。我的父亲是湖南人,是从这片热土走出去参加革命的,今天来到我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又让我想起了我拉爸爸——那个小个子的硬汉子。”
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谭泾远仍留着一头短发,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穿的也是一件黑色镶桃红边的毛衣,像是一个豪爽、敏捷、神采奕奕的大姐,言谈间透出一种高贵而历经沧桑的大气。在参加活动的开国将帅后人中,她就是大家公认的大姐——虽然她并不是年龄最大的一个。
启动仪式结束后,谭泾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和记者说起了父亲谭震林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包括她名字的由来。
一、
1940年4月,谭泾远出生在位于安徽泾县的新四军军部。当时父亲谭震林,正在皖南领导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根本没办法照顾这个女儿,只得让人将她送到上海寄养。由于我出生在安徽泾县,之后又被送到远离泾县的上海寄养,因此谭震林给女儿取名“泾远”。
在谭泾远的印象里,父亲是个很谦虚的人,从来没有给儿女们讲过他个人的革命历史和革命故事。一方面是没时间,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是个很低调务实的人。谭泾远小时候很喜欢看《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革命回忆录,但从来没看见有关父亲的故事,所以她崇拜的人物里也从来没有我父亲。直到后来在一本《新四军故事集》里看到有一篇故事,叫《谭震林同志来“路东”》,讲的是父亲在苏南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才使我把父亲和那些英雄的事迹联系起来。
谭泾远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谭震林虽然身居高位,但从不以权谋私,从不搞特殊化。
建国初期,谭震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分别20多年的弟弟谭云与谭震林联络上了。
解放前,谭云被抓壮丁在国民党军队干了10余年,1949年杭州解放时随部队起义。谭震林根据党的政策,安排他到一家工厂当工人。弟弟不同意,要求到公安部门去当干部。谭震林严肃地说:“你不能搞特殊,按规定当干部不行,当公安干部更不行!”
谭云见当“官”的要求没有被答应,回去以后又和军管会的同志大吵了一场。军管会的领导向谭震林作了汇报,谭震林拍案而起:“你们给我把他关起来!”
见谭震林真的发了火,谭云只得向兄长承认了错误。不久,军管会按照谭震林的要求,把谭云安排在某工厂当工人,一直干到退休。
有一年,谭震林的弟弟谭乐春专程从老家赶到杭州,一方面去看看多年未见面的哥哥,另一方面想通过谭震林搞点本钱,开个矿山,把家里搞富一点。没想到,谭震林把他这种光顾自己小家的表现训斥了一顿,然后耐心地告诉他说,我是浙江省人民的主席,不是我们谭家祠堂的主席,我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现在解放了,没有了压迫和剥削,只要你自己发狠劳动,暂时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谭乐春觉得老兄的一番话很有道理,春节后便告别兄长回到老家,照旧经营着一间小商店。
家在农村的七弟谭德生,因家庭生活困难,曾给谭震林去了一封信,想请哥哥特批点钱给自己。谭震林在给弟弟的回信中说道:“希望你和全家人听从当地政府的安排,积极参加减租反霸斗争,为彻底铲除农村的封建势力而努力。”按照兄长的意思,谭德生在土改中成了积极分子,以后当上了乡党委书记。
二、
1956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的谭震林来到湖南检查工作。作为乡党委书记的谭德生,受组织委派,到长沙向谭震林汇报工作。因为将近30年没见过面,所以谭德生在交谈中详详细细叙述了谭家的变迁,并告诉兄长,自己现在落户在农村,家里的老婆孩子都靠作田营生。
听了弟弟的汇报,谭震林非常满意:“当农民很好,作田也是干革命嘛!要明白,我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都不想当农民,都不愿作田怎么行!尤其是我们当干部的,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带头在农村干革命,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三年困难时期,谭震林听说家乡有亲人伸手向政府要求照顾,马上给攸县县委的领导人写信强调说:“有人利用我的名义向你们要东西,批供应物资,这种行为是犯法的,你们必须立即制止!不管他是谁,也不管他有什么特殊需要,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制度执行,谁都无权违反国家制度批东西给任何人。这件事请你们向县委和县城各单位领导宣布,并把这一段话在黑板上公布,以便你们能主动地拒绝他们的要求。”
1982年谭震林80寿辰之时,谭德生特地赶往北京看望。他发现哥哥和嫂子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儿女又都不在身边,便主动提出,让自己刚刚高中毕业的孙女进京服侍。谭震林没有同意,他对弟弟说:“你这个想法不行,我们即算要人服侍,应该由组织上安排,我们不能自己安排自己的亲人,别人不清楚,还认为我们是想把侄女儿通过这个渠道转城市户口呢。”
谭震林解放后曾七次回老家攸县,但从没有利用职权给兄弟和侄儿侄女办过任何私事。1957年上半年,谭震林来到故乡攸县,开展民主办社试点工作,在攸县呆了四十多天时间,都没有请亲戚吃过一顿饭,只是在返回北京的那天,通知家在农村的弟弟赶到他路过的皇图岭镇汽车站,在公路旁的柳树下一起照了一张全家福,请大家吃了几个包子就告别了。
照完相后,他对几个侄儿们说:“今天就委屈你们了,只吃这么几个包子,说内心话,不是伯伯我不肯花钱,因为这是我们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勤俭过日子。我们当中央干部,和你们这些中央干部的亲人都要带这个头。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很快建设好的,到那时候,我再请你们吃好一点。"
三、
除了从不以权谋私之外,令谭泾远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的刚正不阿。在1967年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谭震林和李富春、李先念、叶剑英等老同志一起,带头“大闹怀仁堂”,同“中央文革”那伙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之后,谭震林被诬为"二月逆流”的主将,蒙受了不白之冤,甚至还有人诬蔑他为“叛徒”。
谭震林“大闹怀仁堂”时,谭泾远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虽然看到那段时间父亲很不高兴,但具体什么原因她并不知道,也不敢问。因为她知道父亲那一代人组织纪律观念特别强,什么事情都不在家里说。
过了几天,谭泾远在外面听到了一些有关父亲的流言蜚语,于是回家问父亲:“爸爸,他们都说你是‘大叛徒’。究竟是怎么回事?”
面对女儿的这个问题,谭震林罕见地发了火:“什么‘叛徒'?党了解我,毛主席了解我,你们年纪还轻,还不懂什么是政治大事,也不懂什么是革命历史。但是,一定要相信党,相信历史是公正的,相信真理终究会战胜邪恶!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最后都会搞得一清二楚的。记住,时间是公允的,历史也是公正的!”
这件事过云不久,林彪、江青一伙以中央的名义,将谭震林等一批老干部逐出北京。其中谭震林一家被安置到桂林,并在那里渡过了难忘的3年。
在桂林的那段日子,谭震林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一天除了吃饭睡觉,看看书报,无其他事可做。幸好他的妻子葛惠敏和最小的女儿、儿子也陪他来到了这里,多少也令他的心情得到了一些缓解。
作为谭家长女,谭泾远并没有被允许与父母同去桂林。幸运的是,她当时正在与父亲的战友、后来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的儿子虞大江在谈恋爱,在虞大江的陪伴下,才熬过了那段最黑暗的日子。
四、
1972年的一天,虞大江突然找到谭泾远,说胡耀邦叔叔找她有事,让她赶紧去一趟。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谭泾远的第六感告诉她,肯定是与父亲有关,于是立即来到胡耀邦的家中。
谭泾远没有猜错,胡耀邦的确给她带来了好消息:“最近情况有所好转,许多老同志陆续都要回来工作,你要设法到你爸那里去,告诉他,就说是我说的,尽快给主席写封信……"
为了不引人注意,谭泾远和虞大江商量后,决定以旅行结婚的名义,请假去桂林,将胡耀邦的口信带给父亲。
女儿和女婿的到来,令谭震林夫妇非常高兴。谭震林决定让两人在12月26日这天结婚,因为这天是毛主席的生日。
谭泾远和虞大江当天,谭震林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在信中,他告诉主席:“今天是我离京庆祝主席生日的第四年,每到这个时候,念及过去,想来想去还是一句话,有了主席才有我的今天……”
毛泽东收到信后,当即作了批示,同意谭震林回京。就这样,在几天后的1973年1月2日,谭震林终于被中央派人接回了北京。
在1975 年 1 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谭震林被选为副委员长。虽然身体大不如从前了,但谭震林还是重新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去。
虽然再次回到了领导岗位,但谭震林还和从前一样,每周都要开一次家庭会议,让儿女们在会上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教育他们:一个人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的事。
在谭震林的这种家教下,几个孩子从没有因为父亲的职务得到过任何照顾,谭泾远上一直长期在科研单位工作,弟弟谭晓光则一直人事气象工作,其他孩子也都在“清水衙门”工作。但孩子们从没有过怨言,因为父亲教导过他们:“共产党员就应该以事业为重,对挣多少钱都不在乎,对名利都不在乎。”
参考资料:
人民网:《实录:谭震林子女谭泾远、谭晓光访谈缅怀父亲》
凤凰网:《父亲是个小个子,硬汉子——专访谭震林大女儿谭泾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