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风天,记者与外卖小哥这番对话火了!真实得让人心疼!
何不食肉糜”这四个字,出自《晋书·惠帝纪》,说的是当年闹饥荒,百姓没饭吃,饿死不少,有人报给晋惠帝司马衷。
这位皇帝老兄听了,一脸天真地问:“没米饭吃,他们为啥不吃肉粥呢?”
这故事流传千年,成了皇帝不知民间疾苦的铁证。
谁能想到,千年之后,相似的场景,换了个马甲,又在北京的大风里上演了。
北京那天,风是真的大。
昌平南环路,气象部门说,正刮七级大风。
什么概念?就是走在路上,人都可能被吹得踉跄,瘦点儿的,感觉能起飞。
现场记者镜头里,马路空空荡荡,几乎没什么车。
镜头扫过,地上躺着一个被风吹断的数字标牌。
这种天气,谁愿意出门?
记者特意观察了一下,发现偌大的马路上,除了风声,还能看到零星几个身影,是外卖小哥。
穿着工服,骑着电动车,在风里歪歪扭扭地穿梭。
像惊涛骇浪里的一叶扁舟。
然后,就有了那段刷屏的对话。
记者拦住一位外卖小哥,风声呼啸中,大声问出了那个问题。
具体原话我们不得而知,但核心意思,大约是:这么大风,怎么还出来送外卖啊?
小哥没长篇大论,也没激动控诉,隔着头盔和风声,无奈又实在地回了一句:
“没钱花嘛?”
五个字。
简简单单,甚至带着点自嘲的疑问语气。
却像一把小锤,轻轻一敲,震得人心头发麻。
记者可能也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个答案,或者说,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答案。
这段对话,配上现场画面,很快就在网上传开了。
网友评论也炸了锅。
有人说记者问得“何不食肉糜”。
也有人调侃:“一个敢问,一个敢说,一个敢播。”
这话里,多少有点复杂的味道。
说记者“何不食肉糜”,可能有点苛责。
也许她只是想表达关心,或者没过脑子,随口一问。
毕竟,身处不同的生活轨迹,对他人处境的理解,难免有温差。
就像久居庙堂之高,未必能体会江湖之远。
历史上这种例子太多了。
汉文帝时,缇萦救父,上书情真意切,文帝被打动,废除了肉刑,这说明最高统治者也能共情。
但更多时候,信息层层传递,或者本身生活优渥,确实容易产生隔阂。
就像《孟子》里说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描述的就是上位者与底层民生的脱节。
记者的提问,无意间暴露的,可能就是这种信息差或者说体验差。
风大,危险,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躲避。
但对于靠送外卖挣钱的小哥来说,“躲避”这个选项,可能并不优先。
因为手停,口就停。
风大雨大,对他们来说,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配送费,是挣钱的机会。
也可能意味着更少的订单,因为点外卖的人也少了。
但无论如何,只要有单子,只要生活还需要钱,他们就得顶着风上。
这不是选择,这是生存。
那位外卖小哥的回答,真实得让人心疼。
没有抱怨,没有煽情,就是一句大白话:“没钱花嘛?”
这背后,是成年人世界里,心照不宣的辛酸。
是“为五斗米折腰”的现实版演绎。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人家有田园可归,有“采菊东篱下”的资本。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生活这副担子,轻易卸不下来。
《管子·牧民》里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这话很实在。生存需求是第一位的,当温饱成为问题,很多“理所当然”的舒适和安全,就成了奢侈品。
这位小哥的选择,不是不懂得趋利避害,而是生活压力之下,权衡利弊的结果。
风大,有风险,但不出工,没收入,风险更大。
我们不能苛求记者瞬间理解这种处境的全部重量。
但这个瞬间,却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窥见平时被“岁月静好”滤镜遮蔽的,一部分生活的真相。
也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网友会说“一个敢说”。
小哥的坦诚,没有丝毫矫饰。
他没有试图扮演一个“乐观奋斗”的典型,也没有去迎合某种“正能量”叙事。
他就是把最直接的原因说了出来。
这种真实,在这个习惯了包装和修饰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至于“一个敢播”。
这背后,可能也有媒体的选择。
把这段略显尴尬,甚至可能引发争议的对话播出来,本身也是一种态度。
它没有回避现实,没有去“美颜”生活,而是呈现了粗粝的原貌。
就像古代的史官,秉笔直书,记录下一些不那么光鲜,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司马迁写《史记》,不也记录了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吗?那也是底层在绝境中的真实声音。
当然,我们不必拔高。
也许电视台播出,只是觉得这个片段有新闻性,够吸引眼球。
但无论如何,它客观上,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一幕,听到了这句话。
风很大。
刮在北京的街头。
也刮在了很多人的心头。
我们为小哥的处境感到心疼。
也为这种不加掩饰的真实,感到一丝触动。
生活不易。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扛着。
那句“没钱花嘛?”
是风中的一句回答。
也是无数普通人,默默承受的日常。
它提醒我们,看见那些在风雨中奔波的身影。
也看见,他们身上,那份沉甸甸的生活重量。
风很大,但刮不走生活的担子。
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只是这“勤”,有时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代价。
一句无心快语。
牵出了一段辛酸的真实。
这真实,值得被看见。
也值得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