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文帝萧纲不乐于政务反而“有诗癖”,创作的宫体诗影响后世数百年

史海撷英 2024-12-02 11:24:59

梁简文帝萧纲(503年12月2日——551年11月15日),字世赞(一说世缵),小字六通,生于建康宫显阳殿(今江苏省南京市),是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他被称为“宫体”典范,实际上多数作品无比贴近生活的细节,有一种雅致天成的气韵。

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三子,与昭明太子萧统一母同胞。

他出生于天监二年十月二十八日(503年12月2日),那一年萧衍已经问鼎皇位。因而他三岁就被封为晋安王,食邑8000户。和南朝的大多数皇子一样,萧纲6岁就开始在朝中任职,负责石头城的安全防护,后来对萧纲诗风产生巨大影响的徐摛,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跟随他的。

7岁的年纪,萧纲就被他爹发往扬州一带,任南兖州刺史,督南北兖、青、徐、冀五州诸军事。

10岁,皇帝老爹帮他娶了一房媳妇。王妃王灵宾出身于琅琊王家,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嫡系后代,南齐名臣王俭的孙女。婚后不到一年,萧纲就带着媳妇走马上任了。或许在皇帝老子的眼里,娶了媳妇就算大人了,于是他被派到更远的荆州,督荆、雍、梁、南北秦、益、宁七州诸军事。

在随后的十余年时间里,萧纲辗转于江州、益州、南徐州、雍州等地,一直为皇帝老子守卫边关。他在《答徐摛书》中就说过自己“驱驰五岭,在戎十年,险阻艰难,备更之矣”。十年戎事,也为他挣下了此生最大的功绩。据《梁书・简文帝纪》记载,萧纲在雍州刺史任上曾为南梁拓地千余里,这几乎是他短短48年人生里,最辉煌的一笔了。

萧衍

为了嘉奖萧纲的军事成就,老爹萧衍还特地颁赐他一部鼓吹:“在襄阳拜表北伐,遣长史柳津、司马董当门、壮武将军杜怀宝、振远将军曹义宗等众军进讨,克平南阳、新野等郡。魏南荆州刺史李志据安昌城降,拓地千余里。”

萧纲从小出任外藩,与萧衍的文学集团有长期的隔离。梁武帝萧衍对萧统的文学教育极为注重,动员大量当世文人入侍东宫;相对于其他诸子,则只派一两位亲信文人随任外藩。

萧纲为晋安王时代,此时文学观念虽在孕育阶段,仍聚集许多文学之士。此文学集团对于年轻的简文帝而言,无论文学观或文学作品都产生极大影响,其中与简文帝关系最亲密、影响最深远的人,莫过于终身随侍左右的庾肩吾与徐摛。此二人长久侍奉萧纲,有足够时间影响萧纲,何况继承他们文风的儿子徐陵、庾信,也都在萧纲身推波助澜。

如果没有中大通三年(531年)的那场意外,萧纲这一生或许就和他的大部分兄弟一样,四处任职,而后按部就班封王赐爵,直至生命的尽头。“天监五年,封晋安王。中大通三年,被征入朝,未至,而昭明太子谓左右曰:‘我梦与晋安王对弈扰道,我以班剑授之,王还,当有此右加乎。’”

可世事无常,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的寻常一天,南梁太子萧统像往年一般泛舟赏荷,却意外落水大腿被异物刺伤。一个小小的伤口居然要了皇太子的命,4月,年仅31岁的太子萧统就猝然辞世:“三年三月,游后池,乘雕文舸摘芙蓉。姬人荡舟,没溺而得出,因动股,恐贻帝忧,深诫不言,以寝疾闻。武帝敕看问,辄自力手书启。及稍笃,左右欲启闻,犹不许,曰:‘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恶?’因便呜咽。四月乙巳,暴恶,驰启武帝,比至已薨,时年三十一。帝临哭尽哀,诏敛以衮冕,谥曰昭明。五月庚寅,葬安宁陵,诏司徒左长史王筠为哀册文。朝野惋愕,都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甿庶及疆徼之人,闻丧者哀恸。”太子的职位按顺序便落到了老三晋安王萧纲的头上。

萧纲

那一年他28岁,长子萧大器也有5岁了。

萧纲当了十八年太子,也像历史上大多数太子一样,这几年他几无建树。而且梁武帝晚年沉迷于佛道,朝政被朱异等权臣把持,萧纲即便贵为皇太子,也难以与朱异一党抗衡。种种证据显示,太子这份工作并没有让他快乐,他不止一次地在与他人的书信中吐露心中的压抑与郁闷。在《答徐摛书》里,他说:“山涛有云,东宫养德而已。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黜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以此惭遑,无忘夕惕。驱驰五岭,在戎十年,险阻艰难,备更之矣。观夫全躯具臣,刀笔小吏,未尝识山川之形势、介胄之勤劳、细民之疾苦、风俗之嗜好,高阁之间可来,高门之地徒重。玉馔罗前,黄金在握,浞訾栗斯,容与自熹。亦复言轩羲以来,一人而已。使人见此,良足长叹。”

或许是因为郁闷于“少助国章”,萧纲便将更多精力投献于文学。他设立文德待诏省,网罗了包括庾信、徐陵、张长公等几多后辈英才;并于中大通三年(531年)开始编撰长达百卷的天文学著作《长春殿义记》,以及续编佛教类书《法宝联璧》;单独完成了谢灵运选集《谢客文泾渭》三卷,《光明符》十二卷,《易林》十七卷,《棋品》五卷等文集;在此期间,他还多有文章和诗作问世,辑达百卷。

对于文学一事,萧纲有源于骨子里的热爱。“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6岁时就被父皇称为“我家东阿”。“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梁朝国破之际,梁元帝萧绎一把火烧掉十数万卷藏书,也几乎毁掉了南朝百余年的文化积累。许多南朝诗人的文学成果都在那一刻被付之一炬,以庾信为例,除了《玉台新咏》所录诗作,他入北之前的作品几乎亡佚殆尽。即便如此,萧纲依然还有200多首诗作存世,足可见其创作热情。

萧纲因其创作风格,形成“宫体”诗的流派。萧纲的文学思想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从小作为皇室成员的他,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思想教育。他父亲梁武帝以法律的形式提倡儒家文化,使得萧纲受到了良好的儒学教育。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儒学教育,儒家思想文化在他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萧纲

萧纲自幼受徐摛、庾肩吾、张率、刘遵、陆罩等幕僚的文学趣味的熏陶。天监十六年(517年)至普通元年(520年)间,年轻的萧纲正处于形成文学观念的关键时期,又受到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钟嵘《诗品》等的影响。晋安王府的文学风气的特色也许早已有之,但是,晋安王萧纲成为文学活动的真正的核心,晋安王府的文学集团因此可以称为名符其实的萧纲文学集团,大约开始于普通二年(521年)十九岁的萧纲出为南徐州刺史之时。

普通四年(523年)至中大通二年(530年)萧纲在雍州刺史任上的时期,萧纲文学集团的活动逐步达到高潮。中大通三年(531年),昭明太子薨逝,萧纲入主东宫,将雍府以来的文学活动推到一个最高层次,萧纲成为京城也即梁朝文坛的中心人物。令人瞩目的宫体诗风是在这时得到正名的,所谓宫体即“东宫体”。萧纲文学集团从这时开始以湘东王萧绎为副领袖,又得著名文人萧子显的加盟。虽然徐摛、庾肩吾这两位早期健将在东宫初期曾先后离开过东宫,但是,宫体诗风愈演愈烈,终梁之世,又不断有新人加入。 写作宫体诗的主张除了与“新变”的文学观念有关之外,与当时整个的历史氛围、与永明体以来文学史发展的趋势也并不矛盾。

宫体诗的倡导、宫体新文学观念,与当时文学史实际是可以衔接得上的。宫体诗的基本观念也大致是清晰的:主张“新变”,所以反对复古;主张修辞,所以反对“阐缓”冗长;主张文娱审美的倾向,所以主张“放荡”,主张美文学。

萧纲的诗向来被视为“轻艳”的典范,但细细品读会发现这些诗歌无比贴近生活的细节,有一种雅致天成的气韵:“避暑高梧侧,轻风时入襟。落花还就影,惊蝉乍失林。”他诗作中的物和事总有一种别样的灵性:“燕来枝益软,风飘花转光。氤氲不肯去,还来阶上香。”他写浮云“浮云舒五色,玛瑙映霜天”,写细雨“渍花枝觉重,湿鸟羽飞迟”,写美人“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写单飞雁“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在他的灵心善感里,分明看到了岁月静好的模样。

他是形式主义的代表,通过对萧纲文论思想的研究,学者们大都放弃了批评萧纲文学思想为淫荡的传统观念。普遍认识到萧纲的文学思想对文学摆脱经学束缚自由抒发真情实感以及在推动文学形式技巧的进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侯景

可惜,一个叫侯景的北人,生生破坏了他的岁月静好。

梁太清元年(548年)八月,侯景起兵叛乱;太清三年(549年)三月,台城陷落;太清三年五月初二丙辰日(549年6月12日),86岁的萧衍饿死于宫内;二十七日(7月7日),萧纲继位。

萧纲的傀儡统治维持了两年半,表面维持着萧梁的皇室体面,但实际状若囚徒。这段艰难的岁月,唯一能为萧纲提供慰藉的就是披阅坟史和谈讲道义。大宝二年(551年)“春二月,邵陵王纶走至安陆董城,为西魏所攻,军败,死。三月,侯景自帅众西寇。丁未,发京师,自石头至新林,舳舻相接。四月,至西阳。乙亥,景分遣伪将宋子仙、任约袭郢州。丙子,执刺史萧方诸。闰月甲子,景进寇巴陵,湘东王绎所遣领军将军王僧辩连战不能克。五月癸未,湘东王驿遣游击将军胡僧祐、信州刺史陆法和援巴陵,景遣任约帅众拒援军。六月甲辰,僧祐等击破任约,擒之。乙巳,景解围宵遁,王僧辩督众军追景。庚申,攻鲁山城,克之,获魏司徒张化仁、仪同门洪庆。辛酉,进围郢州,下之,获贼帅宋子仙等。鄱阳王故将侯瑱起兵,袭伪仪同于庆于豫章,庆败走。秋七月丁亥,侯景还至京师。辛丑,王僧辩军次湓城,贼行江州事范希荣弃城走。八月丙午,晋熙人王僧振、郑宠起兵袭郡城,伪晋州刺史夏侯威生、仪同任延遁走。戊午,侯景遣卫尉卿彭俊、厢公王僧贵率兵入殿,废太宗为晋安王,幽于永福省。害皇太子大器、寻阳王大心、西阳王大钧、武宁王大威、建平王大球、义安王大昕及寻阳王诸子二十人。矫为太宗诏,禅于豫章嗣王栋,大赦改年。遣使害南海王大临于吴郡,南郡王大连于姑孰,安陆王大春于会稽,新兴王大庄于京口。冬十月壬寅,帝谓舍人殷不害曰:‘吾昨夜梦吞土,卿试为我思之。’不害曰:‘昔重耳馈塊,卒还晋国。陛下所梦,得符是乎。’及王伟等进觞于帝曰:‘丞相以陛下忧愤既久,使臣上寿。’帝笑曰:‘寿酒,不得尽此乎?’于是并赉酒肴、曲项琵琶,与帝饮。帝知不免,乃尽酣,曰:‘不图为乐一至于斯!’既醉寝,伟乃出,俊进土囊,王修纂坐其上,于是太宗崩于永福省,时年四十九。贼伪谥曰明皇帝,庙称高宗。明年,三月癸丑,王僧辩率前百官奉梓宫升朝堂,世祖追崇为简文皇帝,庙曰太宗。四月乙丑,葬庄陵。”他被软禁之后,短短一个月就写了数百首诗文。身边没有纸张,就在板壁上题写。“初,太宗见幽絷,题壁自序云:‘有梁正士兰陵萧世缵,立身行道,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弗欺暗室,岂况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又为《连珠》二首,文甚凄怆。”

萧纲被侯景部下弑杀后弃尸酒窖。满墙诗作也尽被他们毁去,仅被人偷默下数首。其中有首诗因入选佛教文选《广弘明集》而被保留了下来:“恍惚烟霞散,飕飂松柏阴。幽山白杨古,野路黄尘深。终无千月命,安用九丹金。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全然是绝命诗的滋味。王夫之评论此诗“当次殊哀,音节不乱。沉郁慷慨,动人千年之下。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自道不诬矣”。可见是非成败,百世以下自有公论。

萧纲的文学集团,从他们的文论以及《玉台新咏》的选录标准来看,比较属于世俗的、艳丽而流荡的风格。

由于王室世族奢侈淫逸生活之影响,蓄妓养妾风气甚盛,女色声伎之享受已成为门第世家生活之重心,故诗人文士咏物之兴趣与注意力转向集中于宫廷女子身上。

诗人以客观写实之态度,形似、切近、细密、雕琢之手法,全力描绘女性内在与外在之各种怜爱情态,于是“宫体诗”诞生。

萧纲是“宫体诗”的代表人物 , 他们认为大力倡导“淫靡”、“放荡”的“宫体诗”。但是萧纲也有许多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言论。他认为诗歌要有华美的形式 , 但又不能用形式的华美来代替诗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 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即把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

“宫体诗”在南北蔚为风尚,遂造成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唯美风潮。宫体有四个特点:文彩华艳、声调道畅、以轻柔笔触咏物写情、立意浮浅。这四点在庾信早期作品中很明显,如《镜赋》:““宿鬟尚卷,残妆已薄。无复唇珠,才余眉萼。靥上星稀,黄中月落”,“量髻鬓之长短,度安花之相去。悬媚子于搔头,拭钗梁于粉絮。”以华美雕琢的清丽辞句,以细腻逼真的描写技巧,去形容女性容貌仪表、情态颜色,但那位女性的精神却是空虚放荡的,这就是一篇很典型的宫体风格的骈文。

因此,唐初文人对此类作品一概斥其“轻佻”、“淫靡”。这些批评,正代表唐代史家从总结“兴亡治乱”的角度来评价南朝文学——此乃“亡国之音”。

然而,这种以绮丽、新巧、流丽、婉约著称,缺乏实际生活感受和内心感动的“徐庾体”,却风靡了南朝文坛;即使到了初唐,整个文坛仍然沿袭这种轻艳浮华的文风。

萧纲

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群体的活动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有其地位。它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对于律体的建设及唐诗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从雍府时期成长起来的萧纲文学集团的后起之秀徐陵、庾信,甚至成为梁朝之后二百多年间文学的偶像。直至九世纪初叶,唐元和年间“元和诗变”的推动者们树立杜甫的典范地位时,才逐步被取而代之。

综上所述,萧纲自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虽然时代文风把他引向了“新变”一派,但一个人童年时代所受的教育会感染他一生,不能因为他是追求形式技巧的急先锋,就否认他有重视思想内容的言论,尽管他这方面的思想较少,也应引起注意,这样才是全面的观点。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