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透明,可信。这是上汽通用在上海车展主场作战释放出来的最简洁信号。
上海车展“新势力”造车面临信用崩盘的窘境,“老实力”上汽通用做出了忠于信赖的承诺。
27年深耕中国市场、与1400万用户在一起,上汽通用别克的诺言是:坚决把安全、品质、高价值刻入产品基因,毫不妥协,不忘初心,忠于信赖,不走捷径,要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体系造车派”。
因此,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正式发布,背后是泛亚技术中心推出全面创新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这个架构覆盖MPV/SUV/轿车3类车型,纯电/插混/增程3种技术方案,以及前驱/后驱/四驱3种全驱动方式,3+3+3奠定了上汽通用面向智电新时代的技术基座。
同时,与宁德时代首发6C超充电池,全域900V高压平台,携手Momenta全面部署L2城区辅助驾驶,行业首发高通8775芯片,打造“智能大健康座舱”等等,这些智电汽车核心指标,能够在三电智能化技术上快速追平“新势力”。
打仗打的是后勤。显然,上汽通用做这一切不只是为了“补课”,而是要在极度内卷的智电战场坚持长期主义的持久战,率先完成整个技术后勤体系的打造。速战速决抢夺地盘也许是“小目标”,重新标定别克品牌行稳致远的内核,才是“大目标”。
上汽通用沟通会上,媒体老师问“一口价”是不是让别克或凯迪拉克品牌受伤了?数据显示,别克ATP(市场平均成交价)回升到了21万,凯迪拉克上升到27万,基本与BBA拉平了。为什么?
坊间给上汽通用副总经理薛海涛一个称号,叫“薛一口”。他笑称,其实团队内部对此达成高度一致,一口价的目标不是为了降价,是为了把终端售价拉齐,挤掉那些不该有的水分,坚决不背刺用户,必须先要在销售政策上恢复品牌信用。
诚如斯言,如果豪华车品牌不可靠、不可信、不保值,不能带来确定性,一切技术和产品承诺恐怕都是扯淡。别克品牌多年来追求的“高价值”体验,也会变成空中楼阁,最后化为过眼云烟。
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说,别克产品和品牌调性有四个特质,品质、安全、舒适、静谧,凯迪拉克则追求运动和独特,但所有这些品牌DNA,都在于上汽通用传承不变的内在坚守。
“在外部环境压力下,大家最容易妥协,可一凑合就完了”,他说,有人说上汽通用“太慢了”,其实豪华品牌的高价值核心在于一贯性、一致性,坚决不能打折扣,“太快了”问题可能更大。
豪车开个遍,比不过一台GL8。MPV是别克品牌绝活儿,25万起的插混MPV陆尚发布后,GL8全系就拥有了从燃油、插混、高端纯电等完整的“家谱”,别克车主会发现不论在哪个价位或哪种技术解决方案上,“总有一台别克适合你”,它还能确保“保值率第一”。
在电池安全性方面,泛亚技术中心专家保证,不论行业发生多么激进的变革,上汽通用都会确保“坚持最高的标准、积累最多的人才、投入最多的钱”,目标就是让奥特能2.0的三电技术在全行业最扎实、最可靠,成为用户的首选。
据说,合作方宁德时代看了泛亚中心确定的电池技术方案“吓了一跳”,说这样成本必然增加50%以上。上汽通用的工程师则表示,“生死底线”不可妥协。
事实上,整个“逍遥”架构的开发原则就是“安全为本”,要做足够充分的技术冗余。对上汽通用而言,只有安全底线守住了,才能真正实现最高效率,否则都是昙花一现。
同样说明上汽通用有点“保守主义”的一个细节是,他们坚持认为燃油车不会被完全替代,即便到2030年25%以上的市场份额也是存在的,因为中国市场太大、太复杂。
结论是,以后阿凡达发动机、9速变速器“都是宝贝”,而且上汽通用要在保证内燃机不断迭代的基础上,追求“油电同智”,为燃油车匹配上可信赖的电子架构和智能座舱。
清晰,透明,可信。这是上汽通用在上海车展主场作战释放出来的最简洁信号。卢晓还强调,支撑这一切的大前提是,上汽通用已经通过“逍遥”架构的技术深度进化,做到不亏钱买车,“如果新能源车再做亏本的生意,那将是不可持续的”。
在烈火烹油的中国市场,上汽通用里外里表达了一种少有可信赖感。这种信赖,不仅是技术实力的沉淀,更是用户情感价值的凝结。可以看到,别克品牌对“可信赖”的诠释,正从传统机械时代的“可靠耐用”,向全维安全、透明共生、进化可期的智电信赖体系升级。
整个行业都需要回归常识,汽车不是手机,更不是珍珠奶茶,每台车上都是鲜活的生命。面对智电时代激烈竞争,只有“忠于信赖”才是唯一的资产,这也是一家有传承的全球化车企真正的“品牌护城河”。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