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问题,一定是父母和家庭教育先出问题

爱读书的百合 2024-12-07 09:07:29

在跟家长沟通和交流后,发现一个规律:孩子所有出的问题,抽丝剥茧后的根源都在父母和家庭教育出现偏差上。无一例外!

家长控诉孩子也好,觉得孩子怎么这样?孩子是不是没救了?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到最后发现不是孩子先有问题,是父母先有问题,99.99都是这样,无一幸免。

改变孩子是不可能的,但改变家长是可行的。用家长的改变推动孩子改变。

不理解的家长,我也不多争辩和解释。愿意自我迭代的家长,我全力以赴助推帮助改变。

这个过程道阻且长,但是救赎孩子的唯一之路。

问渠那得清如,为有源头活水来。父母改变,必然会推动孩子有变化。

过程做好,必有结果,客观规律。

想要结果,不做过程,异想天开。

无一例外,几乎正确率是百分百。

对电子产品到底应该怎么管呢?这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

硬碰硬肯定不行,围追堵截不行,完全隔离不行,完全放任也不行。

我之前用过完全隔离,没有手机,没有pad,但娃看电视啊,根本管不了。

也用过围追堵截和硬碰硬的方式,关WiFi,碎电视,每天当监工,除了吵吵吵,也没起到作用。

后来我索性不干预了,爱咋咋。看不惯孩子,我出门过好自己。

手机也不收了,wifi也不关了,电视也不砸了。

孩子反而开始学习了,玩腻了,看累了,说等会学习哈。

虽然学的不是那么多,花的时间有点少。但对手机和游戏没有瘾,该停还是能停下来。

12点之前还是可以放下手机,睡觉时做到人机分离,没有颠倒黑白和报复性玩。

真玩的太嗨,提醒放下,基本也能同意。其他时间玩的时候装瞎看不见,孩子也就不躲躲藏藏和反锁门了,光明正大的玩也被允许。

反而没什么亲子矛盾和冲突了。我现在几乎没因为玩游戏责备和吵过孩子,是真的。

尊重孩子的选择,重视孩子感受比应该不应该更重要。

即便是正确的道理,也没有办法替代孩子的真实感受。

昨天我送娃上学到了半路,他突然自己不舒服,不想去学校,要回家。

我只说了一句:好。我给班主任请假。连原因都没问,就同意他不去学校。

等返回路上,我才问他理由,我说了句“嗯”,鼓励他尊重自己实际感受。全程对他没有批判,没有规劝,也没有说教。

回到家之后,孩子听课,写作业,跟我深聊了一个多小时,状态好了很多。

今天早上进校园时脸上是挂着笑容的,还跟我说:这周准备好好学习,积极回答老师问题。希望能给你和老师带来双倍预期。

有娃这个状态,还要啥自行车呢~

这是我持续松弛,持续稳定,持续接纳和溶解孩子所有幺蛾子的进步。

对错不重要,感受最重要。与其孩子煎熬着去上学,还不如调整好了,自驱高效。

傍晚看到群里发有个信息,说有个孩子因为作业没写完怕被班主任惩罚,在自家发生了悲剧。

有点悲伤和唏嘘。

但我更想谈谈一个观点,父母为此需要引以为戒担负的家庭教育责任。

首先,重视孩子的情绪和心理。

其次,及时培养孩子抗逆力和关注孩子情绪变化。

最后,注重家庭教育和引导,要优于学科教育。

其实之前我娃也会因为作业没写完不敢返校,会忐忑不安。

我会告诉他几种方式:

要么坦白没写,接受被罚,承担。要么下次早点写,要么自欺欺人抄一抄也行。

选择后,他反而不纠结了。

反倒是恐惧和纠结会被持续放大,反而高于问题本身。

当父母安抚孩子和接住孩子情绪时,孩子内心的怪兽都不过是纸老虎。

恐惧情绪才是真老虎~造成致命的摧毁,打碎它就好了

孩子所有问题和情绪都是父母问题的投射。这两天对这句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昨天娃让我给他送药,我按约定时间提前到了,还给他带了吃的投喂。

然而孩子直接回绝只要药,其他全不要,刚吃完饭,没胃口,也没心情。

老母亲不死心,还试图说服他带回去哪怕分给室友呢。毫无疑问的被怼了,不要就是不要。

我闭嘴了,问他是不是这会很烦躁?他说题不会写,正烦着呢,准备回宿舍写写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晚上笑笑又莫名其妙的烦躁和大哭起来。

我也很烦躁,心想有什么事不能说出来嘛?咋都这么刺呢?

不过,我还是耐住性子,问:是不是作业不会?心情不好?同学发生冲突?还是想做的事没做到有了挫败感?

笑笑不说话,一个劲嗷嗷哭。

抱了抱他,闭嘴,让他自己平静一会。过了一会说昨晚自己失眠了,早上闹钟响没起来,就很烦躁和悲伤。

我很敏锐的觉察到,笑笑是有挫败感了,他想要独立和自由,想要成就感和掌控感,可能我一直以来把他当小宝宝,而没有当做大男生看待。

然后跟他说:现在妈妈是不是妨碍到你了。那以后妈妈就远离你,如果妈妈再像狗皮膏药一样粘着你,就一次罚妈妈60块钱,行不行?

笑笑破涕为笑,说要罚80,我怕你不守信用。

原来,尊重是需要坦诚和真诚的。远离和放手,完全顾及孩子的感受。

努力做自己,优化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格局,远离孩子,不去干涉他们自由和选择。

不求不应,有求必应。

0 阅读:82

爱读书的百合

简介:专注于家庭教育父母心理陪跑,孩子厌学休学,沉迷游戏情绪内耗,缺乏自驱力,情绪疏导和疗愈以及女性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