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同春日里盛开的繁花,
是燕子在屋檐下的细语,
——你是爱,是温暖,
是希望,
你是四月的人间天!”
01
认知的力量
杭州的书香门第林家,林徽因在父母婚姻的阴影下成长,心中充满了苦楚。
她的母亲何雪媛出身商人家庭,与父亲林长民之间缺乏共同语言,感情逐渐疏远。
林长民再娶后,林徽因的母亲被边缘化。
作为家中长女,林徽因未能得到母亲的充分关爱。
每当母亲流泪,年幼的林徽因总是感到无助。
尽管缺少母爱,但在姑母的引导下,林徽因找到了排解忧愁的方法——阅读。
午后时光,她常常捧起一本书,逐字逐句地阅读,虽然不甚理解,却从此爱上了阅读。
阅读逐渐拓宽了林徽因的视野和认知,她开始理解父母的情感纠葛,不再沉溺于悲伤,学会了用知识和才华来丰富自己。
渐渐地,她的聪明才智引起了父亲的注意。
1920年,林长民提议带林徽因去欧洲留学。
起初,林徽因担心这会让母亲不快,但很快意识到这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不应因家庭纷争而放弃。
经过深思熟虑,她与母亲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最终随父亲踏上了欧洲之旅。
他们当时居住在剑桥。
由于林长民公务繁忙,徐志摩多次来访未能见到他,却因此与林徽因熟悉起来。
徐志摩对林徽因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甚至将她视为自己的真爱。
但林徽因并未被情感冲昏头脑,而是果断拒绝了他。
“你爱的不是我,而是你幻想中的人。”
她转身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林徽因没有被家庭的纷扰所束缚。
面对热烈的追求,她坚守自我,理智地选择了成长的道路。
这份清醒和冷静,正是林徽因通过阅读积累的认知力量的体现。
正如猎豹CEO傅盛所说:
“认知的本质就是决策,人与人一旦在认知上有所差异,就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认知的反映。
当你的认知足够深刻,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02
成长的潜力
在剑桥,林徽因受到女房东的影响,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学家。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却发现建筑系不招收女生。
林徽因并未因此气馁,而是选择了美术系,并选修了建筑课程。
尽管她身材瘦弱,却能吃苦耐劳,常常和男生一起熬夜画图,饿了就喝冷水充饥。
最终,她因成绩优异被聘为辅导老师。
正当学业蒸蒸日上时,林徽因却接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
她悲痛欲绝,恨不得立刻回国见父亲最后一面。
尽管一度黯然神伤,但她想到父亲的教诲,意识到必须自力更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于是迅速振作起来。
她更加投入学习,总是拒绝朋友的游玩邀请。
学成归国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前往沈阳东北大学,在国内首次创建了建筑学系。
没有教材,她就亲自编写;没有影像资料,她就带学生到沈阳故宫实地讲解。
1931年918事变爆发,东北大学关闭,教学被迫中断。
面对国家的破碎,林徽因转变思路,决定在中原地区进行古建筑的勘察和保护工作,以此来实现救国的心愿。
到抗战爆发前,夫妇二人共考察了137个县市的古殿堂、房舍1823处。
如果没有他们,河北的赵州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古建筑可能已经消失。
7年的实地勘察,让林徽因深刻理解了古建筑的真正价值。
她说,古建筑考察不能只看名声,那些被遗忘在荒野中的断碑颓垣,可能才是真正的宝藏。
谁能想到,几年前,林徽因还是一个深居简出、对世事一无所知的富家女。
几年后,她已成为心怀国家、踏遍山川寻找古建筑的坚定学者。
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关键在于她不断进化的成长力。
杨绛先生曾说: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暂,但人能学习,能修身,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推动我们自我完善的那股力量,就是成长力。
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没有痛苦。
但只要你用心、尽力,那些磨砺你的经历终将成为宝贵的财富,让你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03
耐挫的毅力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林徽因一家被迫开始流亡生活。
好不容易到达昆明,梁思成却病倒了。
林徽因承担起全部家务,每天变着花样做菜,只希望丈夫能早日康复。
但经济拮据,一家人的生计成了难题。
幸运的是,林徽因在云南大学找到了一份教英语的工作。
当时,每次上课对她来说都是一次艰难的跋涉。
她需要翻越4个山坡,山路崎岖,常常走几步就感到胸闷气短,喘息不止。
但林徽因没有放弃,她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月底领到40元薪水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但生活刚稳定,教育部又要求他们迁至四川李庄。
那里四面环水,气候潮湿,多年受肺病折磨的林徽因一到那里就病倒了。
即使如此,她仍然坚持工作。
白天,她半躺半坐在床上翻阅典籍、查找资料、翻译建筑学期刊、撰写《中国建筑史》、用英文撰写说明并绘制《图像中国建筑史》。
夜晚,她陪孩子在微弱的灯光下认字、背诗。
美国朋友费慰梅得知她的境况后,邀请她去美国治疗和工作,但都被她婉拒了。
她的理由是不愿放弃祖国,坚信和平终将到来。
1945年,虚弱的林徽因终于等到了胜利的消息。
她继续坚持发光发热,辅助梁思成参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设。
她还受邀参与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
在为国际友人设计礼物时,林徽因发现濒临失传的景泰蓝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于是带领学生常沙娜和钱美华,抢救了这门技艺。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然不忘叮嘱学生,要将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到底。
今年,是林徽因先生离开我们的第69年,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为理想坚持不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有句话说:
坚持,是心灵的火种,即使风雨交加,也能照亮前行的路。
人生漫长,挫折常伴。
但一旦心中有了坚持这颗火种,境遇便大不相同。
备考时的挑灯夜战,创业时的屡败屡战,它让我们在疲惫、沮丧时仍有勇气迈出下一步。
有了坚持,再崎岖的路,我们也能咬牙走过,看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