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描述:袁绍的谋士沮授仰观天象,忽见太白(金星)逆行,侵犯牛、斗之分,大惊曰:“祸将至矣!”。果然,当晚曹操火烧乌巢,在官渡之战中将袁绍打的一蹶不振。观天象这种技能可不止沮授一个人会,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是一个观天象能手。《三国演义》有一回中,诸葛亮说:“我夜观星象,刘表病危”,果然刘表没能逃出死亡定律。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曾在多次出征中用过观天象技能,甚至对于自己命丧五丈原的结局都用夜观天象猜测得到,让手下都不禁感叹:“丞相神也!”
《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小说,小说总少不了夸张成分。不过罗贯中将很多的重要剧情转折都归纳为了“夜观天象”的结果,这也似乎可以预测罗贯中是个天文爱好者,古代天文学还是一门很流行的学科。
中国古代人民更专注于脚下的土地,不过对于仰望天空这样的事情,还是有很多人有浓厚的兴趣,毕竟没有夜生活,也只能看星星。天文学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中国人在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从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开始,就出现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后来各朝各代都少不了一个夜观天象,为皇帝联系上天的天文官。
古代对于天文学的应用更多是占卜国家和人的吉凶,把天象的变化和人事的吉凶联系到一起。比如日食出现是上天对当政者的警告,彗星的出现象征兵灾,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会五谷丰登,而荧惑运行到某一星配,这个地区就会有灾祸等等。古代天文学大成者用用肉眼的长期观察就总结出了三垣、四象、五纬、二十八宿等等概念,将金、木、水、火、土星纳入观察、应用之中,以至于搞出一套玄学,定制了一套宇宙世界运行的标准,作为君权神授的天子都要为此祭天祈福,以求水逆退散。
四象
在科学发展迅速的今天,人们通过长期的天文研究,终于用照片定格了那个据称能吸附任何物质、穿越时空的黑洞一面,这是那些夜观天象的老夫用肉眼所不能做到的。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任何宇宙中的一小步进步都是过往与现代人类的每一步积累而成的,这个世界需要深耕于土地的人,也需要会仰望星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