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为天皇效命,投降后的日本战俘有多惨?

畅谈古今事 2019-05-21 21:13:08

即使抗日战争已经胜利60多年,但日本人给中国人的战争创伤,一直都未痊愈,现在每每提到日本人,很多中国人还是恨得咬牙切齿。既然日军如此罪孽深重,国人对日本人如血海深仇,那么当日本人战败被俘虏的时候,我们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国际抗日阵营又是怎么安排那些日本战俘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投降,还准备逆转战局的日军无条件放下了全部武器,成了过街老鼠,接下来,就是人人打老鼠的时候了。对于日军的伤害,中国人是感触最深,受伤最深的,给予日本战俘深刻的教训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中国人选择了以德服人,并没有给日本战俘多么严重的折磨。日本战俘有住有吃,一天劳动,早六晚十,放到现在来看,确实是比996的程序员辛苦了点,但在对他们恨之入骨的仇家面前,这种待遇真的很优越了。除此之外,日本战俘还配有专门的军医,防止日本战俘病死在中国的土地上。除了罪孽深重,令人切齿的日本战俘被处决和判刑外,大部分的日本战俘被“从宽处理”,送回了日本。

相比于中国人“以德服人”,苏联人则更冷血的多。战后被苏联收编的日本战俘约有76万人,这76万人比起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俘,可以说是非常不幸。不幸的战俘各有各的不幸,轻微不幸的在临海边疆开发林业,尚且能苟且偷生;重度不幸的则被运到了寒冷的中西伯利亚荒原上劳改,感受比北海道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西伯利亚冷风;超重度不幸的则被流放到了日本人八竿子打不着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那里感受寒冷、干旱,死于水土不服的人也不在少数。

在苏联呆的那几年,活下来的战俘为苏联人开荒修建铁路,在远离家乡的冻土上发挥着生命的余热,有些甚日本战俘甚至爱上了社会主义,成为苏共的一员。不过,他们中的一小部分等到了回家的时候,被分批送往回国,与那些在被美国人扒光衣服、包皮缝嘴羞辱的同胞相聚。

每一个日本战俘都自信回到国家后,还是天皇忠诚的子孙后代,可当他们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寒风”更冷,他们不被承认是退伍军人,领不到养老金,这样的结果,难道怪他们没有剖腹自尽?令人唏嘘的是,后来的俄罗斯承认了他们的劳动成果,为他们提供了劳工证书,并且向他们道了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