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绝笔诗。冰寒沃野,朔风凛冽,陆游写下了这样凄凉的诗句。晚霞在天空中婆娑起舞,祥瑞壮观,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织锦连绵不绝。夕阳西下,在这样的暮色中,我想起了陆游。论诗,我们会想起李白、杜甫、贺知章……
论词,我们会想起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很少有人会回忆起陆游。然而,这只是人们在文学领域的一种思维习惯。如果把文学和爱国情怀结合起来,我想,陆游该是当仁不让了。在文学史上,陆游的光芒并不逊色。陆游一生诗词无数,他12岁即能作诗,一生著作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部文集,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的文笔充满了男儿的壮志豪情和鲜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高尚的,一种纯粹的精神淋漓尽致的彰显出来。是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高尚的,鲜有的情操。文人常以风雅、高尚自居,这种高尚是纯粹的精神上和道德观的一种自律。使自己的道德和行为高人一等,显得不俗。
然而以国家的安危系于心的还是少有的,陆游便是少数中的一个,“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将死之人,什么都空了,不再放在心上了。唯有祖国的统一是陆游念念不忘的。这种高尚的,纯粹的爱国精神使陆游的一生都充满了一种铮铮的骨气。
巍峨的山峰,滚滚的巨浪,无论是山还是海。祖国的一草一木都植根在陆游的心中,这是一种责任,一种观念,一种男儿本色的彰显。记得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中有过陆游的肖像画,是诗篇《示儿》的一幅插画。在我印象中,陆游是个身材短小,面像和蔼的人,从外貌上,我们很难把他和保家卫国联系在一起。然而,短小的身躯里却保留着一种汹涌澎湃的精神。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每当默诵这两句诗的时候,我的心便有一种悠悠的怜惜之情。我心怆然泪下!一个将死之人,牵挂的是什么,是儿孙的仕途?家庭的平安和谐?妻儿的命运?是的,这是正常的思维。而陆游所想到的却是祖国的统一,多么纯洁的爱国之情啊,所以我说陆游的这种爱国精神是一种纯粹的,高尚的。祖国的兴衰常常在陆游的牵挂之中。悠悠我心,晚风送来了陆游的一腔壮志豪情,我的心潮也与之一起澎湃起来……
一个人被人们所敬仰往往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这个人能够撑起一片天,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周围的亲属家人得到富裕满足。一方面是学识渊博可以在某个领域有叱咤风云的能力。这是一种可敬佩的能力。这样说来,陆游应当是一个可被敬仰的人。他不但能够保全家中的富足平安,还心系国家安危,这是许多文人所做不到的。李杜以游历山河,赞美山河,享受生活为乐。陶渊明追求“种豆南山下”的归隐生活。而陆游却常怀着一颗爱国的高尚情怀,他时刻挂念祖国,心系祖国,以至于临终之际“但悲不见九州同”。多么纯洁的精神啊。
陆游一生在很多方面都彰显着文学造诣,以诗作尤为突出,陆游曾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的诗作或豪情奔放,或雄浑悲壮,充满洋溢着一种强烈的爱国激情,国仇家恨在陆游心中激起了千层浪卷,汹涌澎湃,以致于在临终之际也嘱咐儿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多么悲壮的诗句,多么纯洁的爱国情,一腔男儿血,立定九州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