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初那个特殊的年代,上山下乡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来自上海的21岁女知青朱梅华便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于1970年开启知青生涯。不同的是,她竟然离奇的失踪在了西双版纳。
就在一个普通的雨夜,朱梅华外出上厕所。室友迟迟没有等到朱梅华归来,便立马报警寻求帮助。可是哪怕当地出动大量部队寻找,几十年来朱梅华仍旧音讯全无,彻底成为一桩悬案。时间回到当年,揭露朱梅华失踪一案的经过。

自从毛主席做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的指示后,全国就拉开了上山下山的浪潮。来自上海新会中学的毕业生朱梅华便是其中的一员,她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准备去农村大展拳脚。
正在此时,云南建设兵团建立,云南省委在报纸上发表了邀请全国青年前来建设云南的呼吁。朱梅华刚好看到了这则新闻,心里就有了建设云南的想法。
早在之前,朱梅华就看到许多描写西双版纳美景的文章,这不由得让她对西双版纳生出了一丝憧憬。如今竟然有这种机会能够投入到建设西双版纳的过程中去,朱梅华自觉有责任担当起青年的责任意识。

就这样,朱梅华辞去父母,与同学们一同踏上了前往西双版纳的道路。不同于现在经济的发达,当时的西双版纳可以说是贫穷到了极致。到达西双版纳后,眼前的一切让生活在大城市的朱梅华有些无法相信。
周边的风景确实很美,可是房子同样很破烂。就连政府分配给她们住的宿舍都是又破又狭窄的,根本就无法满足她们这些人的生活需求。这些手无寸铁的知青们只好自己动手,临时性的盖起来了几间房子,勉强安顿了下来。
那时候的条件极度不好,就连房屋都是漏的。每次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教室里面就下着小雨,知青们还要临时性的组织学生们一同接水,根本就无法维系正常的教育秩序。

等到晚上的时候,没有通电的西双版纳更是乌漆抹黑的一片。又因为森林笼罩这导致到处都是阴森森的,别说是女生了,就连男人生活在那里都会感到害怕。因此每当晚上那些女知青想要上厕所的时候,往往都会结伴出门。
尽管生活如此艰苦,朱梅华和其他的战友们还是扛了下来。他们始终坚持奋战在农村建设的第一线积极,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生产劳动,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
在所有的女同事中间,朱梅华白皙的皮肤与漂亮的脸蛋让她很受大家的欢迎。再加上朱梅华的性格同样开朗,这让她简直就是那些男知青们梦中情人一样的存在。

若是按照正常的流程走,朱梅华或许会和其他知青一样和一个志同道合的男知青组成家庭。等到国家放开知青下乡的命令后,又重新返回大城市生活。谁知道就是一次上厕所,竟然让朱梅华这个活生生的人彻底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那是在1974年的时候,朱梅华突然有些尿急想要去上厕所。朱梅华自己不敢一个人去,就摇醒了睡在旁边的女知青刘桂花。
可是刘桂花睡得正香,又没有尿意,就让朱梅华去找别人陪她。朱梅华有些着急又不想打扰其他同事睡觉,便自己拿着个蜡烛往外边跑。幸亏厕所就在不到50米的地方,朱梅华想着自己去一趟似乎也没有什么。

在朱梅华去上厕所之后,刘桂花就翻身到一边继续的熟睡过去。可是等了很久,刘桂花都没有等到朱梅华回来,她这才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对劲之处。刘桂花立刻从睡梦中惊醒,大声喊着朱梅华的名字,想要把她叫回来睡觉。
可是那天晚上正是大雨滂沱之际,雨声太大直接就淹没了刘桂花的呼喊,她根本就没有听到朱梅华的回应。刘桂花想着这么大的雨,朱梅华可能是去其他女生宿舍睡觉了,便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只是在第二天早上点名的时候,刘桂花竟然还是没有发现朱梅华的身影。她挨个询问女同事们,发现朱梅华竟然没有和她们一起睡觉!

这让刘桂花感到心慌,她立刻将朱梅华失踪一事报给了上级领导。上级领导立即组织班里的知青们进行搜索,在离厕所不远处的一块土里找到了朱梅华当天晚上穿过的一只黑色布鞋。至于其他,就再也没有了发现。
西双版纳执行点的负责人很是重视,毕竟这可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啊!而且还是专门从上海赶来这种贫困地方的知青,她的地位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负责人立即层层上报,很快就将此事告知了国务院知青办公室。国务院知青办公室立即组织搜索行动,要求云南建设兵团某部队与知青们共同参与到对朱梅华的搜索行动中来。

在那几天里,部队和知青们几乎将朱梅华所在营地翻个底朝天,奈何都没有找到任何的线索。连队还特意联系了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同样也没有发现朱梅华的身影。
由于西双版纳距离边境的距离很近,有人便说朱梅华是不是背叛祖国逃到其他国家去了?部队立刻联系负责守卫边疆的部队,同样没有找到朱梅华的足迹。时间一晃,距离朱梅华失踪已过去一个多月,部队仍旧没有找到任何的线索。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朱梅华遇害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警方便对她身边的人进行排查,先是锁定了朱梅华的一位同事,后来又将目光转移到朱梅华所在连队的指导员身上。可是仍旧没有确切的线索证明朱梅华就是被这位指导员所杀害的,导致这桩案子成为了一件悬案。

直至今日,都不知道朱梅华到底是生是死。反正几十年来她都音讯全无,从未有人找到过她的踪迹,而她的失踪也成为了那批知青心里永远挥散不去的阴霾。
参考资料:
知青的“起点”和“终点”,2008年12月30日02: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西双版纳女知青失踪之谜,联合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