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特赦战犯陈士章移居美国,看着分别26年的家人:回家,真好

定哥讲历史 2025-03-26 14:32:51

1975年3月19日,中央决定全部特赦释放在押的国内战犯。最后一批特赦战犯共计293名,其中国民党战犯共290名。就这样,功德林监狱释放了17人,抚顺战犯管理所也释放了百余名国民党战犯。其中包括黄维、周养浩等,陈士章也在其中。

当天的新华社电讯报道:“在特赦人员中,尚有10人申请回台湾。按照党的一贯政策,有关部门及时批准了他们的要求,并给足路费,提供一切方便。”74岁的陈士章,也在这10人当中,他是这10名战俘中最年老的。

1975年,陈士章的妻子段曼晴和他们的三个儿子都在台湾,然而陈是章却移居了美国。虽不能全家团聚,但在美国看到了分别26年的女儿和女婿,他还是老怀甚慰地感慨:回家,真好!

陈士章是河北赵县人,国民党军队里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他出身黄埔5期,抗战初期已是上校团长。抗日战争中,他的表现绝对对得起黄埔军魂,曾在武汉会战中协同友军坚守阵地三天三夜,成功击退日军,为所在部门迎来“忠勇”师的美名和嘉奖。

但在皖南事变中,也是他率部围攻新四军,致使新四军死伤惨重,叶挺牺牲。解放战争中,他任黄百韬麾下25军军长,却在第7兵团溃败之际,独自乔装逃跑。他曾被台湾列入阵亡名单,却在1949年被解放军俘虏于厦门。

我们今天抛开陈士章的历史功过不谈,只说他身上一个贯穿始终的特征:想家。这一点,从他顶着“忠勇”的嘉奖还要当逃兵就能看出来。而最早看出这一点的,是国民党的另一名战犯,沈醉。

沈醉和陈士章在国民党原本没什么交集,但在功德林,他们曾是同一小组接受思想改造、同一大铺休息的“同学”。狱中的陈士章一直谨言慎行,担心因为自己皖南事变中的历史问题被判死刑。1957年的除夕,新中国的守岁鞭炮声传入功德林,战犯们心里五味杂陈。

夜里,沈醉听到睡在他左边的陈士章蒙着头哭泣。第二天有个小组长问陈士章哭什么,陈士章十分警惕,毕竟这种情况下哭都会被解读为有思想问题,于是他回答小组长,说了你可别生气,我梦到你死了,舍不得你,所以哭了。

事后沈醉主动跟陈士章袒露心扉说:“昨夜鞭炮声中我哭了。”陈士章便也马上透露,自己昨夜也哭了。两人就此产生了共情,沈醉写了一首关于想家的诗给陈士章看,陈士章看完却马上撕了说:“你还怕挨批斗挨得不够,写下这些东西让人来斗你。”

沈醉是阅人无数的老牌特务,经验告诉他,对父母妻儿重感情的人,是可交的。很快,他们在狱友的基础上,又成了病友:当年秋天,沈醉因外痔需要手术,而陈士章得了疝气。医院里,他们又住在同一病房。管理员很人性化,给他们送来了一本《人民画报》,刚巧那一期有赵州石拱桥的照片,陈士章拉着沈醉激动地说:“看!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那座大石桥!”

然后,一贯言语谨慎惜字如金的陈士章,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对沈醉讲,他小时候经常在桥上撒尿,没想到如今赵州桥成了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名胜,他很为家乡骄傲,以后自由了,一定要去桥上多走几遍,还要多拍几张照片。

二人在狱中的交情只有这段时间,1960年,沈醉第二批被释放,并成了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文史专员。做文史专员期间,他的主要贡献就是写出了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回忆录。在回忆录中,他花了不小篇幅,去提起这位相处了半年的狱友。其他战俘斥陈士章为逃兵、败类,沈醉却感念他重亲情、思家乡的一面。

而作为淮海战役最大的漏网之鱼,陈士章在1975年3月才最后一批被释放。包括他在内的10名申请去台人员,都表示没有任何政治任务和政治目的。至少陈士章确实没有,他的妻子和三个儿子都在台湾,他们已经分别了26年。

3月23日,叶剑英在北京饭店宴会大厅接见了陈士章等最后一批特赦人员,表达了我党“来去自由,言论自由”的政策。陈士章满心期待着,到台湾与亲人团聚。当时要去台湾,要经过好多道复杂的手续。政府先要给他们发放来往香港的双程通行证,还要为他们安排适合香港情况、足够维持特赦人员体面的新服装和路费,并要委托香港的中国旅行社照料他们在港期间的生活,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等他们到了香港,还要自行办理赴台手续。

偏偏办理这些手续的期间,蒋介石去世了。台湾陷入一片恐怖与慌乱之中。这10人在香港滞留等待了140多天。期间,张铁石含冤上吊,张海商、杨南邨、赵一雪返回大陆,蔡省三、王云沛留岗,王秉钺、段克文、周养浩和陈士章则相继去了美国。

140多天的等待中,蒋经国及其幕僚通过媒体给出了“特别处理”、“大事化小”的答复,香港《明报》称这种答复就是“拖字诀”。而后台湾方面又派出一个小组检查这10名前国民党军官。这期间,张铁石自杀,台湾方面又称:“显系被共匪逼死。”张铁石死后,台湾当局承受着更多海内的谴责,就更加迟滞剩余9人回台。

陈士章的女儿和女婿都是美籍华人,7月4日,他的女婿周政谦办理好了一切手续,亲自到港将他接到了印第安纳州的家中。事隔26年,总算与女儿女婿团聚,陈士章当然高兴。但感受到了家庭温暖后,他还惦念着没见到面的妻子和儿子们。他在美国曾多次申请回台,都不被批准。他的妻子段曼晴也在台湾申请赴美,也不被批准。

从74岁等到77岁,陈士章的妻子和儿子终于离台赴美定居。入狱26年,身处异国的陈士章身上已无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影子,只是一个与时代脱节的老人,在美国的活动范围也不过是家与社区附近。

在狱中,他想念亲人,渴望团聚。终于团聚了,他又想念祖国和家乡。1983年的元旦,他曾给沈醉寄过一张明信片,没写地址,也没写中文名,只署名:S.Z.CHEN。1992年,他在美国病逝,至死没能实现重走赵州桥的愿望。

参考文献:

来源:

201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 《沈醉回忆录》(全5册)

来源:《纵横》(30年典藏) 《1975:特赦战犯申请去台受阻记》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