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而每一支军队,领导他们的人至关重要,志愿军自入朝之后,接连作战,与美军王牌部队进行较量丝毫不落下风。
而这些军队的军长们却各个年轻有为,42军军长吴瑞林当年才三十六岁,毛主席还专门问了他好几个问题,他的回答可以说是十分霸气,他究竟与毛主席交流了什么呢?

1950年10月,为了保家卫国,我国毅然决然决定出兵朝鲜,调集了诸部队,分批次进入朝鲜,其中军长吴瑞林带领42军,就在这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名单当中。
说起来吴瑞林与朝鲜之间还有着一层深厚的情谊,出身穷苦的他在17岁的时候便投身红军,跟在徐向前将军身后,且成长飞快,很快就能够独当一面。
朝鲜在二战时期也曾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的很多人都来到我国的东北寻求新的希望,而这时候的吴瑞林正好在东北筹办军校,有600多名朝鲜学生也在学校里。

对于朝鲜的这些学生,吴瑞林一视同仁,倾囊相授,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本事传授给他们,后来这些学生跟着金日成回到朝鲜,很多都成为了朝鲜有名的将军。
解放战争时期,吴瑞林作为42军的副军长,协助军长万毅参加了平津战役,随着战役的胜利荣升为42军军长,挥师南下,国民党军都说:“碰上吴瘸子,你就可能变成瘸子。”
而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吴瑞林带领42军入朝作战,在己方军事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部队时,没有任何的退缩,按命令,长途奔袭400多公里,先敌一步占领军事要地黄草岭。

在接下来的13天里,42军所向披靡,打退多次美陆战一师的进攻,成功进行了阻击,保障了西线志愿军歼敌,成功取得第一战的胜利。纵使吴瑞林腿上有旧伤,朝鲜天气又天寒地冻,吴瑞林也都没有退缩,跟着将士们一起,凋往中线打了第二场战役。
天寒地冻,吴瑞林的腿行走困难,却一点也不想要拖队伍后腿,为了追赶上自己落下的距离,他毫不犹豫地坐在雪地上,滑下坡去,丝毫不顾他这一举动会对他造成多大的伤害。战士们一看吴军长这样做了,且行进速度也确实会快很多,也纷纷效仿。
就这样在元旦前夕,第三次战役打响,吴瑞林作为东路总指挥,调动三个军一起作战。第四次战役更是直接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交锋,打了大大小小一百三十多场战斗,连续作战了七十多天,顶着惨痛的伤亡,坚守在阵地上,防住了美军的炮火进攻。

朝鲜这边打得火热,远在中央的毛主席对朝鲜的战局也是了如指掌,在1951年的5月,中央下了命令,让首批入朝作战的四军军长回国,也能让中央对朝鲜的战局更加了如指掌。于是乎,吴瑞林与其他三人一起,在志愿军副司令邓华的带领下,离开了朝鲜,回到了北京,进行工作汇报。
一回国,等待他们的,是一场十分丰盛的宴席,给他们接风洗尘,周总理和朱德总司令在北京饭店设宴款待了一番劳碌许久的将士们。席间周总理还站起身敬酒,“欢迎从抗美援朝前线来的客人,欢迎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大家真是辛苦了。”
大家吃得都很尽兴,气氛十分融洽,但此次回到北京,他们还有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所以在大家吃饱喝足休息好了之后,毛主席才挨个会见了这几位军长,而吴瑞林就是这最后一位。

吴瑞林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书屋时,就见毛主席已经笑着站在门口等候,这让吴瑞林受宠若惊,当即向主席敬礼,毛主席见了吴瑞林十分亲切。“欢迎,你好像瘦了啊!听说在突破三八线时,你累的吐血了?”
主席的关怀让吴瑞林很是感动,但对于自己的身体,吴瑞林却是十分自信,“主席,我身体很好。那是过去的旧伤复发,彭总把他的云南白药给我吃了,已经好了。”几句话就足以证明,主席虽然在离朝鲜很远的北京,但对朝鲜的情况十分了解,就连他们的身体状况,也都了如指掌。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毛主席与吴瑞林相谈甚欢,对朝鲜的局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中午一直谈到了傍晚。在此期间,有一个问题吴瑞林印象十分深刻,主席问他,“为什么朝鲜人民军部队指挥员,都想找你吴瑞林军长谈心呢?”

对于这个问题,吴瑞林回答的更加自信,彰显了自己作为一军军长的霸气,“他们都认识我,知道我。”
吴瑞林的名声,不单单是因为当时在东北办军校的时候,教了很多的朝鲜学生,更是因为他带领的42军在入朝作战之后,打赢的仗,有目共睹,朝鲜人民军的指挥官,自然想要与出色的指挥官谈心。
他与毛主席交谈到了晚上吃饭的时间,主席还专门留了他吃饭,在吃饭的时候,毛主席不停地给吴瑞林夹肉吃,边夹边叮嘱,“你太瘦了,多吃点肉!”这些关切一直被吴瑞林记在脑海之中,在结束了回京的汇报工作之后,吴瑞林又再次返回朝鲜战场,继续指挥军队作战。

直到1952年秋,第46军调入朝鲜轮换,才将42军替换回来,吴瑞林才带领着42军战士们回到了祖国。
在朝鲜战场上的这两年,吴瑞林带领42军打出了风格,更是让美军闻风丧胆,他的作战实际传回美国,一直到二十年后,基辛格秘密访华时,恰好就是吴瑞林陪同周总理去会见的,不用周总理介绍,基辛格对吴瑞林就十分了解,甚至知道吴瘸子的外号。
这足以证明,在朝鲜战场上,吴瑞林与42军参与的战斗,给美军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军军长,吴瑞林不仅指挥有方,且也是个十分自信霸气的任务,从他年幼参军之后,这一点就不曾有过改变。

吴瑞林的才能之所以能够在朝鲜流传,是因为作战神勇,即便是在西方,他的名号也一直在流传,与他交战过的,最清楚他的实力如何。
参考资料:
2010(08)党史纵横 吴瑞林与毛泽东中南海纵论抗美援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