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举制的开端,杨坚改制的背景以及当时的细节是什么样的?

调侃历史 2022-02-02 10:03:13

杨坚建立隋朝后,突出"文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尤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其目的是倡导新风气,培养对国家有用的新人才,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品质与运行能力。由于隋朝是南北朝分裂之后的重新统一,所以上述任务对隋朝而言尤为重要。

任何时代的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大一统走向盛世就更不能缺少人才,对从豪族势力分割国家权力而走向中央集权的隋朝而言,虽然已经经历了意义深远的制度变革,但如果还是依赖先前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等于依旧是维护世族把持选举的局面,所以隋朝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在选拔制度上另辟蹊径,打破世族把持选举的局面。

隋朝建立不久后,杨坚进行了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在废除郡的基础上,将地方人事任免权力收归中央,全国大小官吏要经过吏部的考选,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后续储备人才,这种情况依靠九品中正制难以实现。李德林曾经说,从全国六七百万户内选出几百个具的县令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可见当时合适的人才并不充足。

而已经实行了几百年的九品中正制,正是造成这种窘境的原因。这种制度的特点就是人才的选拔完全掌握在地方的中正官手里,由他们首先品评人才,选出人才后再送吏部筛选,而地方的中正官都是地方豪族的人担任,因此国家人才的选拔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在地方豪族圈定的范围内进行。一般情况下这些豪族是不会选没有背景、无权无势的布衣子弟的,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因此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世家大族政治的基础,而这些大族是不可能向国家输送破坏自己既得利益的人才的。但是杨坚在废郡时,已经命令掌管地方人事选拔的州都、县正等官员不再掌管地方的人事选拔,这些人被贬黜为乡官,而废郡本身就让南北朝时期举荐秀才、孝廉的制度不再盛行,可以说从杨坚决定废郡开始, 九品中正制已经走向没落。

为了让国家能够涌现出大批人才,在废除九品中正制之后,杨坚随即采取制举的方法来选拔人才,这就是科举制的来源。

开皇二年(582年)正月,杨坚下诏规定,推荐的人才必须是精通时事的,即使是在当地声望不高,也在举荐之列,被推举者需要提供官历、家庭状况、户属情况等资料,但是没有说要提供中正的品第,而且诏令规定举荐人才划归当地刺史,中央朝廷派专人察访,如果发现有才不举的情况,就要追究刺史的责任。从中也可以看出,曾经的九品中正选拔体系,已经开始让位于地方长官选拔,而地方长官则是中央朝廷的代表,这也是中央集权的一种体现。

转年十一月,杨坚再次下诏,所有文武人才,先由地方长官依据指定条件推举,然后吏部进行考选,最终由皇帝亲自铨选。整个选拔流程都由政府主导,与地方世家大族毫无关系。开皇初年杨坚的这番选拔制度改革, 虽然是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但也标志着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即将出台。

杨坚十分清楚,制举是不能代替选举的,制举只是人才选拔的权宜之计,变革创新选拔制度势在必行。开皇七年(587年)正月,杨坚诏令"制诸州岁贡三人"。所谓"岁贡"其实就是将选拔机制固定下来,也就是常举。各州贡士每年集中在京城,参加朝廷举行的分科考试, 当时明确下来的科目有秀才和明经科。至此科举制开始初具规模。

目前从史料记载来看,明经科的考试开创于隋朝时期,现在知道的可考秀才有十一人,分别是李宝、王贞、杜正玄、杜正藏、刘焯、仲孝俊、侯白、杜正伦、许敬宗、赵孝钓、赵构。举秀才最早的是李宝和王贞。秀才则是传统科目,历代受到尊崇,隋朝时期也是一样,不过一直到隋朝灭亡为止,秀才出身的也只有十余人。杨素曾经说∶"周、孔更生,尚不得为秀才",所以终隋一代举秀才屈指可数。

需要说明的是,后来在唐朝时期成为科举主要考试的进士科,在隋朝时期也已经创立。但是进士科是什么时间设立的,却众说纷纭。依据唐代的史料来看,进士科设立于隋炀帝杨广在位的大业年间,但是具体年份则不详。可是当代有韩国学者考证,进士科设立于杨坚在位的开皇十五年或者十六年。日本学者甚至认为在开皇七年之前就设立了进士科,当然这两个时间分别是指上限和下限,目前都倾向认为进十科就设立在开皇七年到开皇十五六年间。

当然,由于进士科是新设的科目,所以不如秀才、明经科出名。后来在唐朝贞观年间发生过州长官因为举荐的人考试落第而被追究罪责的事件,因此地方官不再推举秀才。唐朝文学繁荣, 又促使应试者注重文辞的进士科形成一枝独秀的局面。但在隋朝初年,最显赫的还是秀才科,开皇十五年(595年)贡举考试,据《北史·杜铨附杜正伦传》记载∶"时海内唯正玄一人应秀才,余常贡者,随例铨注讫。"

杜正玄敢于应秀才考试,说明地方贡士可以投考不同科目,当时的科考是各科并考,可以说科举制度初具雏形。从前文说过的隋朝秀才中选情况来看,除了有两人是开皇七年(587年)的秀才之外,其他都是开皇十五年(595年)以后中举的。从平陈之后杨坚崇尚文教的情况来看,分科考举其实是与文治政策同步的,发展于隋朝统一天下之后。

当时各地的贡士会考京城的时候,及第之后还必须要参加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授予官职,等于将资格考试与选官考试分离,这个制度一直为后世所承袭,后来唐朝还进一步将吏部考试进行完善,分为身、言、书、判四项。

用可比性的客观标准来代替人为主观评定显然要公平得多,更重要的是,在地方选举的过程中减少了世族的干预,选人大权归于中央朝廷。开皇三年(583年),中央朝廷收回地方官员的任免权,平陈之后随着大力发展文教事业,中央朝廷又掌握了人才的培养与官员的选拔,至此中央朝廷在人事制度方面的集权完全确立。

既然考选由国家来把控,那么世族把持的九品中正制就必然成为多余。开皇十五年(595年)杨坚下令罢黜州县乡官,废郡时将主持地方吏选的州郡、郡正等,连同其僚属都废黜成不理时事的乡官,现在又进一步将其废除,中央系统的中正官也同时废除。

唐朝的杜佑就指出∶九品中正至开皇中方罢。自从曹魏时期创建的沿袭数百年之久的力品中正制终于在隋朝时期废除,科举制度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新的选拔官员制度,而且随着其逐渐完善成为历史潮流,杨坚又完成了一项划时代的变革。

当然,任何一项制度在初创期都不可能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度与后来唐朝比较完善的科举制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隋朝时期的科举制具备了很多功能,但依旧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其中与唐朝时期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不是投牒自进,而是采取地方长官荐举与中央考试铨选相结合的形式,考试范围也只限地方贡士,依旧保留了《周礼》推崇的层层推举的遗风。

1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