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线束革命” | 特斯拉是如何进行“线束革命”,将5公里缩短至不到1公里的?
特斯拉的“线束革命”堪称汽车制造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要探究特斯拉是如何进行“线束革命”,并成功地将原本长达 5 公里的线束大幅缩短至不到 1 公里,这背后蕴含着一系列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策略与技术。
从技术层面来看,特斯拉采用了高度集成化的设计理念。传统汽车的线束布局复杂且分散,而特斯拉通过优化电子架构,将众多分散的控制单元整合为几个集中的模块。例如,其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对电池组的高效监控和管理,还大大减少了与之相关的线束长度。
在生产工艺方面,特斯拉引入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制造流程。先进的机器人生产线能够精准地组装线束,确保每一个连接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线束的冗余部分。
此外,特斯拉还在材料选择上下足了功夫。采用了更高性能、更轻便且更具柔韧性的线缆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满足电气传输的要求,还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紧凑的布线。
线束长度比较:普通汽车,5公里
Model S/X,3.5公里
Model 3,1.5公里
Cybertruck,不足1公里未来,不足100米
同时,作为特斯拉Model Y车主的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娘家」,参观了它「出生」的地方,先一句话总结下感受: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我参观过的所有汽车工厂中,效能最大化的一家,没有之一。我对这句话负责。
Model Y车主回「娘家」,门口打个卡
如今各大车企的工厂,设备先进、环境优雅,并且自动化率都很高,但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四大车间结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并且各自为独立车间,而不少工厂还设置了专门供参观的通道和廊桥,甚至还有车企把工厂打造成了日常都对外开放的「景区」。
而特斯拉采用了「联合厂房」,把四大车间集中打包,提高了物流效率并减少了资源浪费,我们的参观路线基本借用了工人和物流车的通道,所以还时不时要注意避让物流车辆。如果你购买的车从这样的工厂下线,你是会觉得参观体验不好还是倍感欣慰呢?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沙盘
而且整个工厂包括零部件和下线的整车都不会有仓库存放,哪怕是整车,在下线后只会在工厂内的停车场停留最多18小时就被送去各个交付中心或者码头(销往海外的车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工厂内频繁进出的用于运输零部件的集装箱车和运输整车的板车。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遵循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追溯制造源头,这里衡量产能的单位以「每立方米」来衡量,所以厂房也会利用竖向空间结构,采用多层设计,立体化提升空间利用率,于是我们也会发现,相比2019年就建成的Model 3的生厂车间,较晚建造和投入生产的Model Y生产车间,层高会更高一些,后建的厂房车间也会跟着迭代升级。
特斯拉中心里的Model 3白车身切割模型
说到迭代升级,不少人会觉得,特斯拉的产品往往几年都不换代,已经卷不过高频迭代的国产新能源车了,但拥有特斯拉的人才会知道,特斯拉其实一直在升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一直在提升用户的体验,OTA也是每次都有惊喜,包括重大改进和很多小细节的微调。
比如我的Model Y购于2023年2月,之前很多人认为Model Y的悬挂偏硬,尤其是后排乘坐舒适性不佳,而交付给我的这台,已经是23年初优化了后悬挂的版本。在这之后,Model Y也有过较大的硬件升级和调整,比如HW3.0升级到HW4.0,内饰和轮毂的调整,灰色车身也从以前要加钱选装变成了免费,而加速和续航也在三电硬件没有明显变化的前提下均得到了提升。
目前售卖的Model Y,星空灰色取代纯黑色成为不用加钱的配色
老车主能够在硬件不变的情况下感受到OTA升级后的便利,你说我是否羡慕现在刚提车的用户?当然会有,因为同样是Model Y,但似乎从多个方面又有了更好的优化和升级,但我从来没有被背刺的感受,甚至很欣慰同一代车型在整个生产周期中,并不是只做降本,而是不断升级。
对用户是如此,对供应商也一样,特斯拉对提升效率和把控成本的主要手段是技术上的革新和进步,而不是通过对供应商的压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目前已经实现了零部件本土化率达到95%以上,带动超过400家本土供应商,并帮助超过60家中国供应商成功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商体系。
特斯拉的产业布局已经包含了车辆、储能、机器人、AI、电池,甚至保险等全链路
除了参观工厂,此行最大的收获是能和@Grace陶琳-Tesla面对面交流,Grace向我们介绍了包括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内的整个特斯拉的现状和规划,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部分,一个是马斯克的一句话——「没有按钮就不会坏」,做减法是「第一性原理」的核心,从而也就形成了特斯拉一直奉行的「五步工作法」:
1.减少不合理的需求
2.尽量删除不必要的部分或流程
3.简化或优化现有的流程
4.加速
5.自动化
这五个步骤,单纯看字面,大家都能理解,而真的要逐一做到并坚持做到却不容易,但我们也可以从包括特斯拉超级工厂、特斯拉的产品和对未来的规划,以及马斯克本人许多言论中看出,特斯拉自上而下都在用这个工作法来应对每一个环节。
已包含FSD,只等在国内正式推送
作为配备了FSD的特斯拉车主,我也向Grace表达了FSD能早日引入国内推送的期望,而对于目前很火热的纯视觉和激光雷达方向的争论,我用一个比较接地气的类比来表达我的观点:
自动驾驶的进程仿佛是一桌子人在玩「梭哈」的骰子游戏,特斯拉的纯视觉方向就是在摇五个一,必将获得最终的胜利,但目前的进度可能只有两个一,而激光雷达融合视觉的方案是其他玩家已经摇到了四个六,虽然现阶段特斯拉也许会多喝几杯,但最终的胜利还是在纯视觉。
最后,很高兴知乎可以组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经过这次探访,我也更加理解为什么特斯拉的理念和产品会得到市场的认可以及友商的尊重和学习,让我们一起加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