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块钱吃垮老板?合肥街头的自助盒饭摊彻底炸锅了!当全城打工人还在为外卖起送费发愁时,有位老板直接把荤菜自助玩成了"慈善现场"。40个荤菜一字排开,红烧肉滋滋冒油,糖醋排骨裹满酱汁,卤鸡腿堆成小山,食客端着餐盘来回转悠,愣是挑花了眼。
这摊主每天凌晨三点就钻进菜市场,专挑肉摊收市前扫货。"前腿肉八块五一斤,后臀尖七块八,猪蹄十块钱三斤",老板边说边在油腻腻的记账本上划拉。整扇的冷冻鸡胸肉批发价更便宜,配上秘制腌料往大铁桶里一焖,硬是把成本压到骨头缝里。有人算过账,按每天卖出200份计算,每份成本居然能控制在6块钱以内。
饭点还没到,摊子前就排起拐弯的长队。送餐小哥把电动车扎成一排,边刷手机边等开餐;附近工地的安全帽们攥着现金往前挤;连穿西装的白领都混在队伍里,公文包夹在腿中间腾出手端餐盘。最绝的是老板独创的"流水线打法"——四个不锈钢菜盆循环补货,凉菜热菜分区摆放,打饭阿姨手速快得能出残影。
可网上吵得最凶的倒不是价格,而是那摞得老高的剩菜桶。有人亲眼看见穿AJ的小年轻,餐盘里垒了五六个鸡腿,啃两口就扔;也有大妈把糖醋里脊扒拉得满地都是。老板倒是看得开:"每天备200斤米、300斤肉,宁可多备点也不能让客人吃不饱。"但明眼人都发现,最近菜牌上悄悄添了行小字——浪费超200克加收5元。
要说这生意经,老板门儿清得很。周边五公里内三家工地、两所学校,固定客源养得稳稳当当。免费续杯的酸梅汤看着亏本,实则让食客多坐半小时,无形中成了活广告。更绝的是下午档的"边角料盲盒",五块钱拎走两斤碎肉残骨,既清了库存又赚了口碑。难怪同行气得跳脚:"他这是要把自助餐玩成快消品啊!"
看着收摊时满地的油渍,突然觉着这十块钱买的不止是顿饱饭。工地大哥蹲在马路牙子上扒饭,油点子溅到反光背心上也顾不上擦;刚毕业的大学生把剩菜仔细打包,说晚上热热还能吃;老板叼着烟数零钱,钢镚儿在铁盒里叮当响。这年头,能把生意做得既精明又有人情味,怕是比登天还难。只是不知道那些浪费的肉菜,会不会在某天夜里,变成老板数钱时的一声叹息?
您说这十块钱的自助餐,到底是餐饮界的泥石流,还是打工人最后的体面?评论区等着看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