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斌国
美援中断阴影下的乌克兰困局:欧洲能否撑起乌军战力半边天?在美国共和党政府宣布暂停对外援助审查后,乌克兰的军事补给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本・巴里指出,若美国全面停止军援,乌克兰可能失去近半数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最具战场效能的远程打击系统。这一论断与《华尔街日报》的分析形成呼应 —— 缺乏美国弹药支持的乌军,最快可能在今夏耗尽关键资源,被迫放弃远程打击能力。

尽管欧洲国家已承诺提供部分美制装备的替代品,如德国 "豹 2" 坦克、法国 "西北风" 防空系统以及多国联合提供的 F-16 战机,但立陶宛外长布德里斯的警告直击要害:欧洲无法复制美国的远程弹药产能。以 "海马斯" 火箭炮为例,其配套的 ATACMS 导弹射程可达 300 公里,而欧洲同类系统的最远射程仅 150 公里,且产能严重受限。数据显示,美国在冲突期间已向乌克兰提供超过 150 万发 155 毫米炮弹,占西方援乌总量的 60%,这一缺口短期内难以填补。
战场态势:时间窗口正在关闭随着俄罗斯在顿涅茨克地区发起持续攻势,乌军的防御压力陡然上升。最近三个月,俄军已突破乌军三道防线,逼近战略要地韦利卡诺沃西尔卡。这种高强度消耗战对弹药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欧洲的军工体系正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需优先补充自身库存,另一方面受能源危机影响,武器生产成本飙升。据欧盟委员会估算,欧洲国家若要维持当前对乌军援规模,需将国防工业产能提升 40%,但这至少需要 18 个月的准备周期。
战略博弈:美欧分歧下的乌克兰命运美国的战略转向已引发连锁反应。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罗曼・科斯坚科透露,美方不仅要求基辅偿还 5000 亿美元援助债务,还试图通过 "矿产资源置换" 协议强化对乌经济控制。这种转变迫使泽连斯基政府陷入两难:若接受美方条件,将丧失战略自主性;若拒绝,则可能面临全面断援。而欧洲国家虽口头支持乌克兰,但实际行动却显犹豫 —— 德国近期将援乌预算削减 15%,法国则要求基辅在和谈中做出领土让步。
未来展望:不确定的平衡点目前,乌克兰每月仍需约 50 亿美元的军事开支,其中 30% 依赖美国直接拨款。尽管欧盟推出了新的 500 亿欧元援乌计划,但资金到位时间与战场需求存在严重错配。军事专家指出,即使欧洲全力增产,也只能维持乌军现有战力至 2025 年底,而俄罗斯通过伊朗无人机和朝鲜弹药补充,正逐步扭转战场态势。这种不对称的资源竞赛,或将最终决定俄乌冲突的政治走向。

在大西洋两岸战略关系持续动荡的背景下,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的 "法国核保护伞" 计划,正在改写欧洲安全格局的剧本。随着美国逐步缩减在欧洲的军事存在,法德等国正尝试构建新型威慑体系,但这一进程却面临着战略互信缺失、核政策分歧与俄罗斯反制的多重挑战。
一、美欧防务关系的转折点德国基民盟领袖默茨的 "核保护谈判" 倡议,标志着欧洲传统安全认知的根本性转变。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欧洲部署的 150 枚 B61 战术核弹头(其中约 20 枚部署在德国比歇尔空军基地),一直是北约核威慑体系的基石。但随着特朗普政府时期跨大西洋关系的裂痕加深,欧洲国家对美国 "核保护伞" 的可靠性产生质疑。法国总统马克龙 2024 年提出的 "欧洲战略自主" 概念,与默茨的提议形成战略呼应,暗示欧洲正试图构建独立于美国的安全架构。二、法德核合作的可行性与挑战
尽管法国拥有 300 枚核弹头和 "阵风" 战机搭载的 ASMP-A 核巡航导弹(射程约 500 公里),但在德国部署核武器仍面临三大障碍:
法律限制:德国《基本法》第 26 条明确禁止核武器在本土部署政治阻力:绿党等德国反对党已表态强烈反对任何核部署计划技术难题:法国核武库与德国空军现有装备(如 "台风" 战机)不兼容更关键的是,法国坚持 "核威慑独立于北约" 的政策,与德国长期依赖北约集体防御的传统形成冲突。这种战略理念差异,可能导致法德核合作停留在政治宣示层面。
三、俄罗斯的强硬回应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防委员会主席邦达列夫的警告颇具代表性:"任何在欧洲扩大核存在的行为,都将触发俄军的即时反制措施。" 事实上,俄军已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 "伊斯坎德尔 - M" 战术导弹系统(射程 500 公里),若法国在德国西部部署核战机,可能将俄罗斯的核威慑范围从波罗的海延伸至莱茵河流域。这种相互刺激的态势,可能使欧洲大陆重现冷战时期的 "核前沿" 状态。
四、北约体系的裂痕与重塑法国的核独立政策正在动摇北约核共享机制的根基。目前北约 15 个成员国参与核共享计划,但法国始终保持独立核力量。若法国在德国部署核武器,可能引发两种连锁反应:
英国效仿:英国工党已提出 "将三叉戟核潜艇部署范围扩展至北海" 的议案中东欧恐慌:波兰等国可能加速采购美国陆基中导系统这种碎片化的威慑体系,将削弱北约整体防御效能。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鲍尔警告:"欧洲若出现多个独立核威慑中心,将使俄罗斯获得各个击破的机会。"
五、战略平衡的临界点当前欧洲正处于三大战略平衡的临界点:
核威慑平衡:法国的核部署可能触发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大西洋联盟平衡:美国已将驻欧陆军削减至 6.5 万人(冷战峰值时为 35 万)欧洲内部平衡:法德在核政策上的分歧可能延缓欧盟防务一体化进程
未来 6-12 个月将是关键窗口期: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可能影响撤军速度,法国将完成核力量现代化升级,而德国新政府的安全政策走向也将尘埃落定。这场涉及核威慑的战略博弈,不仅关乎欧洲大陆的安全格局,更将检验西方联盟在战略转型期的凝聚力。
核子猎潜艇评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