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只派他打一仗,就弃之不用,后人称他为名扬千古的一代名将

有缺的晚风 2025-02-18 16:57:38

在历史上存在着这样一个人呐,他初次为李世民出征的时候,就建立起了极为罕见、堪称奇伟的功勋。按常理来说,立下这般大功,那之后应该会备受重用才对。可奇怪的是,打那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李世民就好像完全把他给忘了似的,再也没有起用过他呢。不过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世的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相当高的。

大家知道吗,有这样一位猛将,他居然被李世民给遗忘了。那这猛将到底姓什么叫什么?而且,他又是因为什么事儿招惹到李世民了呢?还有哦,他在大唐时期那可是立过功劳的,可到底立下过什么样的功劳呢?

将门虎子归山林

苏定方,他本来的名字是苏烈,字定方,是一位在贞观初年就崭露头角的名将哦。那为啥会说他是贞观初年的名将?这是因为,李世民只是让他在贞观初年这个时间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呢。

实际上,苏定方在战场上可不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哦。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呢,就已经开始跟着自己的父亲四处征战啦,在那广袤的战场上摸爬滚打呢。这时候可能有人就会问啦,那苏定方的父亲到底是哪位?

苏定方的父亲名叫苏邕,是个地地道道的平民百姓哦。不过呢,在隋朝末年那个天下大乱的时期,局势特别混乱,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有机会成为割据一方、占据一块地盘的所谓“诸侯”呢,苏邕便是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

苏邕便是这样一种人。要知道,他召集起了好几千人的队伍呢,可他走的路数却并非是要割据一方,去占山为王之类的。他就热衷于带着手下的那帮兄弟们到处去打仗,专门去征讨那些所谓的逆贼。有趣的是呢,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他们自己在旁人眼中也算是贼呢。

年少时期的苏定方,一直追随着自己的父亲在各处辗转征战。在这个过程中,他耳濡目染,不断学习积累,逐渐掌握了许多打仗方面的本领。凭借着这些本事,苏定方赢得了众人的敬佩之情。

在那个时候,苏邕离世了。而苏定方呢,在苏邕去世之后,便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父亲所率领的那支大军。

不过呢,苏定方并没有率领着大军去征战全国各个地方哦。相反,他选择了留在自己的家乡驻守。要是有叛军胆敢跑到他们的家乡这里来捣乱、制造混乱的话,那苏定方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必然会果断地出手,将这些叛军驱赶得远远的,让他们再也不敢轻易来犯呢。

要知道,当时苏定方所率领的队伍仅仅只有几千人而已。大家都清楚,华北平原地势开阔,在这样的环境下作战,双方兵力的差距可就很难单纯凭借战术去弥补或者拉平了。面对这种情况,苏定方经过考量,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带着自己手下的这几千人投奔了窦建德,以期能在新的阵营里谋求更好的发展或者说应对当下这种不利的局面吧。

苏定方有一位算是前辈的人物,那就是窦建德啦,窦建德可不是一般人哦,他是一位农民起义军的前辈呢。苏定方跟着窦建德以后,可算是不用再担心被人欺负啦,心里头也踏实了不少。然而呢,这好日子没过多久,很可惜的是,窦建德没过多久就离世了。

窦建德离世后,苏定方一下子没了依靠,也不知道该往哪儿去了。这时候呢,他就选择去投奔窦建德曾经的手下刘黑闼。可这刘黑闼,不知是出于什么想法,非要和李世民对着干。结果呢,没过多久,刘黑闼就被人给杀掉了,苏定方这下又面临着新的局面了。

您瞧,苏定方当时一看呐,自己一直跟随的那两位老大居然都被唐军给杀掉了。这可让他犯了难,心里就琢磨着,自己怎么能在这种情况下跑去投奔唐朝呢?想来想去,苏定方最后做了决定,他干脆就带着自己手底下的部队转身返回了家乡。回到家乡之后呢,他便过上了那种清闲自在的日子啦,每日里倒也悠然自得,远离了那些打打杀杀的纷争咯。

一战成名归寂尘

苏定方在家里一待就是四年呐,这四年的日子可真不好过。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苏定方打小就跟着父亲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他所擅长的、所经历的那可都是打仗的事儿。让他去田里干那些种地的活儿,这可实在是太难为他啦,他压根就没干过这些,也不擅长,所以这四年过得别提多难受了。

就这样,苏定方心里一直琢磨着要为自己谋得一份幸福生活。思来想去,他终于跨越了内心深处的那一道坎儿,下定决心去投奔李世民。之后呢,他便顺利加入了唐军,还当上了一名折冲,开启了自己在唐军中的一段经历。

在那个时候,苏定方正值三十多岁的年纪,这个阶段的人往往精力特别充沛呢。话说贞观四年的时候,名将李靖接到了李世民下达的一道命令,要求他率领军队朝着北方进发,去对东突厥发起进攻。

李世民自身有着一半的鲜卑血统呢。通常来讲,就因为自身这样的血统情况,李世民对待那些少数民族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呢,这里面也存在特殊的状况哦,那就是当遇到突厥人时,情况就有所不同啦。

在李靖出征的那个时候,苏定方也身在这支出征的军队当中呢。不过呢,这时候的苏定方仅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而已,在李靖的眼里,压根就不认识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呢。

要知道,李靖其实并不认识苏定方呢。不过,苏定方他自身是很有本事的,所以他心里就有着一份底气,并不担心自己会被就此埋没掉。毕竟他都已经在战场上打了那么长时间的仗啦,可到最后呢,却仍旧还和一个小兵没什么两样,这情况也确实让人有些感慨。

苏定方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这使得他很快就获得了李靖的赏识,进而成为了李靖手底下最为得力、最好用的将领呢。不过呢,话说回来,被领导特别看重可不见得就完全是好事哦,这里面有时候也会存在一些其他情况。

就在这一天,李靖悄悄地把苏定方叫到了营帐之中,随后交给了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事情是这样的,李靖派出的斥候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发现了东突厥的一处驻地。这处驻地可不一般呐,和其他的驻地相比,明显要显得更加豪华。就因为这个特别之处,斥候们心里就琢磨开了,他们觉得,很有可能东突厥的可汗就住在这个驻地里呢。

经过连续好几天的仔细观察,他们一直都在留意着突厥可汗的动向呢。在这几天里,他们时刻保持着警觉,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发现突厥可汗踪迹的机会。就这样,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们最终成功地发现了突厥可汗的行踪,把这件事情给确定下来啦。

当时给苏定方安排的任务是这样的:要他率领两百名擅长使用弓弩的士兵,借助夜晚的掩护以及浓重的大雾这一有利条件,去对敌军的驻地展开突然袭击。而此次行动的关键目标呢,就是要活捉东突厥的可汗,就如同开展一场“斩首行动”一般。

有这样一个任务,其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危险程度也相当高呢。换做常人,估计一听到这些情况就会望而却步了。可苏定方却不一样,面对这样艰巨又危险的任务,他压根就没被吓住。不仅如此,他毫不犹豫地就把这个任务给接了下来,随后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执行任务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都妥妥地完成了。

过了几天之后,在一个夜晚时分,苏定方带领着两百名擅长使用弓弩的士兵,纷纷骑上战马,径直朝着敌军的营地疾驰而去。而在他们出发之后,李靖也随即统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紧紧跟在苏定方等人的后面,就这样,两支队伍朝着目标进发了。

苏定方所率领的是先锋部队,在行军过程中,他们肩负着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必须要隐蔽地向前行进。要知道,这隐蔽前进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呢,得时刻注意不被敌人发现才行。好在,当时的天气状况十分有利于他们的行动,大雾弥漫开来,整个周围都被浓雾笼罩着。在这样的大雾掩护之下,苏定方他们就能够较为顺利地朝着前方不断前进啦,这大雾可真算是帮了大忙。

然而,就在他们朝着敌军驻地行进,且已经到达距离敌军驻地还不到一里远的这个位置的时候,原本浓重的大雾居然一下子就散开了。

当时大雾散去,没了大雾的掩护,这可让苏定方犯了难。要知道,他原本是计划着借助大雾的掩护去行事的,可现在大雾没了,那该怎么朝着敌军驻地冲过去呢?苏定方只能站在那里,眼睛直直地望着敌军驻地的方向。这一望,他发现都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突厥可汗居住的帐篷啦。

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他把心一横,毅然决然地对着那两百名弩手喊出了一句:“跟我上!”话语落下,他即刻翻身上马,如离弦之箭一般朝着敌军大营猛冲了过去。而在他身后,那两百名弩手见状,也毫不犹豫地纷纷跟着冲了上去,一同向着敌军大营奔袭而去。

在这关键的一战当中啊,东突厥的可汗那可真是被吓得惊慌失措,完全没了主意,慌里慌张地逃窜起来,结果呢,一头就扎进了李勣设好的包围圈里,就如同自投罗网一般。这可汗被围之后,心里还是想着要赶紧逃跑脱身,可哪能那么容易呢,最后啊,还是被唐朝的一位将领给生擒活捉住啦,这下他可没法再逃啦。

按理说,苏定方担任先锋官呢,那可是相当英勇无畏,完全不怕牺牲。在战场上,他独自一人就敢冲进敌方的大营,在里面那是左冲右突,杀敌无数,立下了赫赫战功呢。按常理推断,这样有勇有谋、战功卓著的人肯定会得到朝廷的大力重用吧?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场大战结束之后,苏定方竟然一下子就被闲置起来了,这一歇,就是二十多年的时间呢。

花甲之人立奇功

时间一晃过去了二十多年,此时的苏定方已然是一位年近五十九岁的老人啦。要知道,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未曾活到五十九岁这般年纪。

在李世民离世后,其子李治继承了皇位。李治登基伊始,便迅速着手处理诸多事务,其中邻国的战乱问题亟待解决。而在这当中,首先摆在李治面前需要去处理的,便是朝鲜半岛上新罗、百济、高句丽这三国之间所发生的激烈争斗局面。

在当时的局势下,有三个国家存在,其中新罗这个国家相对而言是最为弱小的。也正因如此,新罗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它正遭受着另外两个国家联合起来的围攻,其所处的状况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形势可谓是万分紧迫呢。

李治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重新启用苏定方。要知道,在此之前,苏定方已经沉寂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而这一次,李治赋予了他一项重要任务,让他带领军队去进攻百济这个地方。

苏定方仅通过一场战斗,就给予百济极为沉重的打击,使其元气大遭损伤。经此一役后,百济再也不敢对新罗发动战争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新罗国才得以在艰难的处境下勉强维持生存下来呢。

在成功处理完东边的相关事宜后,苏定方一刻都未曾停歇,立刻马不停蹄地奔赴西北战场。在那里,他要和程咬金携手一同对西突厥发起进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次出征的过程中,唐军内部出现了一些争斗的情况。这些内部的矛盾和纷争,极大地影响了出征作战的整体效果。最终,这次出征并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没能成功将西突厥彻底消灭掉。

话说在两年之后,苏定方又一次展开了军事行动。这一回呢,他可是毫不留情,率领着军队直接对西突厥发起了强有力的攻击。在他的勇猛作战以及出色指挥之下,西突厥根本就抵挡不住,被打得那叫一个落花流水、支离破碎,整个国家的势力完全被摧毁殆尽。最终呢,西突厥这个曾经存在的国家,就因为这一场战役,彻底地从历史的版图上被除名了,再也不复存在啦。

在成功解决了西北的西突厥问题之后,东边的百济却不安分起来,又开始搞出一些小动作。面对这种情况,苏定方果断采取行动,亲自率领军队出征。他一路势如破竹,直接将大军开到了百济的都城之下。这一下可把百济王吓得够呛,深知抵抗下去绝无好果子吃,于是赶忙选择投降。而且还郑重地发下誓言,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去和新罗作对啦,就盼着能以此求得一条生路呢。

还有一个国家是高句丽,它一直和新罗处于对立的状态。这个高句丽可真是够倒霉的,碰上了大唐的名将薛仁贵,在和薛仁贵作战的过程中,那被打得,简直惨不忍睹。最后呢,连整个国家都没能保住,直接就被灭掉了。灭了高句丽之后,唐朝还在那里设立了都护府呢,用来进行相关的管理和统治。

在将东北那边的相关事宜处理妥当之后呢,西南方向的吐蕃却又不安分起来,挑起了事端。想当初啊,文成公主入藏以后,吐蕃和大唐之间可是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友好往来关系,双方相处得还算融洽呢。可没想到如今,吐蕃这边却又有了新的状况,开始找起事儿来了。

在松赞干布离世之后呢,他手底下那些大臣便不安分起来啦,开始到处搞扩张的动作。这还不算完,他们的野心愈发膨胀,竟然妄图把手伸到大唐这边来,打大唐的主意呢。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那是勃然大怒,当下就下达命令,让苏定方前往西南地区,去好好地教训一下吐蕃,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大唐可不是好惹的。

话说苏定方啊,在前线那可是待了足足四年之久呢。不过呢,这四年里,他主要是以提供后援支持的角色在行动哦,并没有真正和吐蕃军队展开正面的交战。当时主要是靠着吐谷浑这边去发起进攻啦,可谁能想到呢,就这么打打,一晃眼四年过去了,愣是没能把吐蕃给攻打下来。结果呢,可怜那已经七十六岁高龄的苏定方,最终因为长时间身处战场前线,积劳成疾,就这么病逝在了那片他奋战了多年的战场上啦。

当李治知晓了这件事情之后,内心满是悲伤之情。可那个时候呢,苏定方都已经被下葬入土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李治就算心里再有想法,也没办法再去做些什么实质性的举动了呢。最后呢,李治就给苏定方赐予了一个谥号,这个谥号就是“庄”字哦。

苏定方那可是战功相当显赫,绝对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千古名将呢。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疑惑,为啥李世民要对他有所压制呢?这里面或许是有原因的。很可能是李世民早早地就察觉到了苏定方出众的才能,不过呢,又担心他要是太过于张扬,说不定会惹出些什么状况来。所以,李世民就把苏定方当作了那种关键时刻才拿出来用的“压箱底”的猛将,特意留着给了自己的继承人李治呢。

李世民的眼光着实精准,他看中的苏定方后来真可谓是大放异彩,一出手便令人惊叹不已。苏定方在李治当政时期,凭借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等诸多优势,成功跻身于那一朝最为重要的将领行列之中,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确实印证了李世民当初没有看错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