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赵云有实权,关羽没地盘,建安十五年刘备的布局有多高明?

有缺的晚风 2025-02-20 13:43:26

赤壁之战在公元208年结束之后,进入到建安十四年到十五年这个时间段。这期间啊,刘备可是抓住了大好时机呢。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灰溜溜地败退回去了。刘备就趁着这个曹操败退的当口,开始大力扩张自己的地盘啦。他那扩张的势头可猛了,一下子就把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这四个郡都给拿下了。这还不算完哦,再加上他原本就拥有的江夏郡的夏口城呢。这江夏郡啊,当时可是被分成了三部分,曹操、孙权、刘备每人各得了其中的一部分,刘备占的就是这夏口城啦。而且啊,他还从东吴那里借来了南郡的南部地区。要知道,这南郡的北部可是在曹操的手里呢。就这样,经过一番运作,刘备已经占据了大半个荆州啦。

话说刘备在荆州成功站稳了脚跟之后呢,就着手给手下的一众将领和谋士们封官授职啦。先看关羽,被封为荡寇将军,同时还担任襄阳太守一职呢。再瞧张飞,封作征虏将军,一开始是宜都太守,后来又转任成为南郡太守啦。还有赵云,被授予牙门将军的名号,并且出任桂阳太守。而诸葛亮和庞统呢,他俩都被封为军师中郎将。这其中,诸葛亮还兼任着一个挺重要的职务哦,那就是零陵、桂阳、长沙这三郡的总税务官,差不多就类似于掌管各种钱粮、金银、丝帛等各类货币事务的大司农呢。庞统呢,则在军师中郎将这个职位上兼任着类似参谋长的职责,主要就是为刘备制定相关的战略规划呢。

大家知道吗,刘备收取江南诸郡的时间啊,应该是在建安十五年呢。从《三国志》里“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这句话来看,我们就能够推断得出,关羽等人受封这件事呢,同样也是发生在建安十五年的时候哦。不过呢,这里面有个情况得说一说。早在建安十三年的时候,荆州的治所襄阳郡就已经被曹操给占据了呢。哪怕后来关羽特别厉害,搞了个水淹七军,还擒住了于禁,斩杀了庞德,那可是威震华夏,可即便如此,他也没能成功攻克襄樊这地方哦。所以呢,关羽那个所谓的“襄阳太守”的头衔,其实一直就是个空头的,有名无实啦。

在这里得顺便提一下,刘备给张飞封了个新亭侯的爵位,可关羽的汉寿亭侯爵位却保持不变,这可不是什么疏忽大意哦。这里面是有原因的呢,那就是这个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会儿算是真正落到实处啦。怎么说呢?原来荆州的治所一开始是在武陵郡的汉寿县呢(不过在夷陵之战后,孙权把这地方的名字改成吴寿了),一直到刘表当荆州牧的时候,才把治所迁到了襄阳。要是再往后发展,给关羽足够的时间,他是很有希望能进一步晋封为汉寿县侯的哟。

在汉朝的官制体系当中啊,有这么个规定,就是每个郡都会设置一名太守,而且太守这个官职的俸禄是二千石呢。这太守的权力可不小,在他所管辖的本郡范围内,军政方面的大权那可都掌握在他一人手里哦。除此之外呢,太守还有推举孝廉的权力呢。这推举孝廉是怎么个情况呢?就是按照人口的比例来进行推举的,大概是每二十万人口当中可以推举出一名孝廉,要是被推举为孝廉的话,那就有机会进入仕途当官啦。

张飞和赵云都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有了地盘之后呢,他们就能够把自己所欣赏、看重的那些有才华的人推举为孝廉呢。而且,在招兵买马这件事儿上,也可以借此来解决一部分军需给养方面的问题哦,毕竟不能所有的军需都光等着诸葛亮那边来进行划拨,他们在自己所管辖的属地是可以进行征收相关物资来满足部分需求的。然而呢,关羽看到他们有这些特权,心里那可真是眼热得很呐。为啥这么说呢?你看,那曹仁就跟一块甩不掉的牛皮糖似的,死死地粘在襄樊那儿就是不肯走。关羽心里就琢磨着了,我这得等到啥时候才能像张飞、赵云他们那样,从襄阳这儿挑出两个不错的人来推举为孝廉,他心里别提多羡慕人家能有这样的权力了。

各位读者可别小瞧了,在汉朝的时候,举孝廉那可是相当光荣的一项权力呢。就说当年刘备推举袁绍的长子袁谭为茂才这件事儿吧,这里得说明一下哦,茂才其实就是秀才,只不过在东汉时期,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所以才改叫茂才了,而且茂才比孝廉的级别还要低一级呢。刘备推举袁谭为茂才之后,那可是得到了很不错的回报哦。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刘备前往青州,而青州刺史袁谭呢,他可是刘备之前推举的茂才。袁谭得知刘备要来,就亲自带着步卒和骑兵去迎接刘备呢。刘备就跟着袁谭到了平原,然后袁谭又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地去告知袁绍这件事。袁绍得知后,马上派遣将领在道路上恭敬地迎接刘备,而且袁绍自己还离开邺地二百里路,就是为了和刘备相见。

大家知道吗,当时有个情况挺有意思的,就是那个空头襄阳太守关羽啊,他是“驻江北”的,这就导致他在军需物资方面都得依靠诸葛亮这边来提供呢,乍一看,感觉关羽好像有点憋屈呢。不过呢,当我们仔细去研读三国相关的史料就会察觉到,原来刘备这是在谋划一盘很大的棋局。他封关羽为襄阳太守,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这么决定的哦,那可是从整个战略大局的层面去考虑的呢。他就是想着通过这样的安排,去逐步并吞荆州的全境,从而构建起一个特别稳固的战略支撑点,而且这也是为了后续能够顺利地进取中原提前打开一条通道呢。

在建安十五年一直到建安二十四年这段时间里,关羽呢,整整当了十年的襄阳太守,不过这襄阳太守当得有点名不副实哦。就算后来他受封成为了前将军,可也没把他襄阳太守这个职务给免去呢。在那个时候,情况有了不少变化,江夏、长沙、桂阳这三个郡已经按照新达成的协议划分给孙权那边啦。这么一来,赵云原本担任的桂阳太守这个职位也就没了。而张飞呢,则新接手了巴西太守的职务。还有哦,原来的南郡太守也换人了,变成了糜芳来担任啦。

当我们仔细去研读《三国志》的时候,就能够留意到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这个阶段,他所拥有的官爵具体是怎样的呢。经过查阅和分析就会发现,其官爵应当为“前将军、假节钺、襄阳太守董督荆州事、汉寿亭侯”。

在当下的一些说法里,关羽在当时所担任的职务那可是相当重要呢。他就好比是襄阳地区的行署专员,同时还代理着荆州省省站的相关事务,并且还身兼荆州战区司令一职。在刘备集团当中,他算得上是二号实权人物哦,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可要比四方将军还要大呢,其地位也比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来得高。

刘备堪称一代枭雄,要知道,他可是曹操唯一认可的这辈子的劲敌呢。想当初,刘备那可是白手起家,啥都没有就靠着自己一路打拼,最后打下了特别大的一份基业。在占据了益州和荆州之后呢,按照常理来说,得陇望蜀也是很正常的想法。毕竟占据了荆益之地,接下来自然就是要朝着中原进军,去兴复汉室了。至于说汉室要是真的兴复成功了,到时候谁来当皇帝呢,那就留到那个时候再去商议呗。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可就能瞧出刘备所下的这盘大棋究竟高明在何处啦。您想啊,关羽那可是极为看重名声的,一直都想着要名副其实。所以呢,在这种情况下,他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去筹备攻取襄樊这件事儿呢,而且这种促使他行动起来的效果,比起用激将法还要来得管用呢。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只要关羽能够成功拿下襄阳和樊城,那么对于荆州来说,可就相当于多了一道非常重要的屏障啦,这对稳固荆州的局势可是有着极大的好处哟。

曹操把弟弟曹仁留在襄樊,其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保住这一处关键的屏障。要知道,在当时的战局里,这道屏障可是至关重要的,谁要是掌控了它,谁就能在战局当中占据主动地位呢。就像《孙子兵法》里所讲的那样,兵力要是达到对方的十倍,那就可以包围对方;要是有对方五倍的兵力,那就可以发起进攻了。而有了坚固的城防作为依托,一个士兵所能发挥的作用可就大不一样啦,差不多能顶得上五个甚至十个士兵呢。所以曹操才会把曹仁留在襄樊来守护这道关键的屏障。

您知道吗?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襄阳可算得上是个极为关键的地方,就如同一个随时可能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而且它还是维持三国动态平衡的重要节点呢。对于曹操来说,襄阳这块地方那是绝对不能丢失的,在他的战略布局里,襄阳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刘备呢,那也是对襄阳志在必得,一直心心念念着要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就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关羽虽然顶着个襄阳太守的名头,可实际上当时襄阳并不在他的掌控之中呢,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因为襄阳的重要性以及和各方势力的牵扯,一下子就成了三国时期相当重要的第四号人物啦。这重要程度从哪儿能看出来呢?就连孙权都想着要和关羽联姻呢。说起这事儿,还得顺带提一下刘备。刘备跑到西川之后,就把孙权的妹妹给忘到脑后去了。后来,他还立了吴懿的妹妹做王后,这举动可就相当于狠狠地扇了孙权一记响亮的耳光,让孙权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孙权企图与关羽结成亲家,这一招实则是离间之计,同时呢,也是在刻意套近乎呢。说不定,孙权心里还打着这样的算盘,那就是和关羽一同瓜分荆州,好把原本的三足鼎立局面变成四脚板凳那样的形势哦。

你瞧,孙权那边向关羽递出了橄榄枝,可关羽呢,那是毫不犹豫地严词拒绝,甚至情绪上都有点像是恼羞成怒了呢。就在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刘备做事有多高明啦。刘备把全权都授予给了关羽,而且还把进取中原这项重任的一半都压在了关羽的身上呢。关羽心里那是清楚得很,对刘备的这份信任也是极为感激的,当即就表态说道:“我身为大丈夫,既然已经领受了如此重任,那就只有到死才能停下前行的脚步啦。”

在诸葛亮正式出山辅佐刘备之前,他可是对刘备集团做了一番相当深入细致的调查与了解呢。这一点,从他著名的“隆中对”里就能看得很清楚啦。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明确地说道:“要是天下的局势出现了变化,那么就可以派遣一员得力的上将军,率领着荆州那边的军队朝着宛城、洛阳的方向进发;而刘备将军您呢,则亲自率领益州的众多将士从秦川出兵。要是真的能像这样去做的话,那么成就一番霸业那是很有希望的,汉室也有望重新兴盛起来咯。”

在当时那种局势下,要统领荆州的兵马来向长安进发的这位上将呢,那肯定得是关羽。你想啊,让关羽带着荆州兵去,然后刘备再从另外的路线进军,双方这样分进合击,最后在长安城下会师。这种安排比起魏延所提出的那个“子午谷奇谋”来说,可就要稳当靠谱得多啦。毕竟关羽那也是身经百战、有着非凡军事才能的将领,这样兵分两路相互配合着行动,成功的可能性自然是更大一些,不像“子午谷奇谋”那样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呢。

在汉朝时期,有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这两座重要的都城呢。要知道,对于刘备而言,要是他能够成功拿下长安的话,那可就有了极为正当且充分的理由来建立国号,进而称帝啦。如此一来,后世之人要是称他为“烈祖”,那可真的是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号,是实实在在的名至实归呢。这是为啥呢?原来在历朝历代,皇帝的庙号里面,“祖”这个级别的地位可是要比“宗”更高一些的哦。要是刘备真的能够实现兴复汉室这样伟大的功绩,那他可就能够和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以及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一样,在历史上有着同样崇高的地位,能够与他们并驾齐驱啦。

其实呢,刘备在历史上的影响以及所处的地位,是获得了后世史学家们认可的哦。就拿“烈祖”这个称呼来说吧,在《晋书·卷一百·列传第七·十王弥传》里就已经有相关记载啦。这里面提到,当王弥(他可是汉赵时期的司隶校尉、征东将军,还被封为东莱郡公呢)去见刘渊(也就是汉赵高祖光文皇帝啦,他字元海)的时候,王弥就劝刘渊称帝。这时候刘渊就对王弥讲啦:“我原本以为将军你就如同窦周公(窦融,他字周公,在光武帝那个时期,担任着凉州牧、大司空等职位,还被封为安丰侯呢,有个很出名的典故叫窦融归汉)一样,可现在看来,你真的就如同我的孔明、仲华(这里说的仲华就是东汉开国元勋邓禹啦,他字仲华,曾经担任过大司徒、右将军、太傅等重要官职)。烈祖(这里指的就是刘备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有了将军(这里指的是诸葛亮哦),就好像鱼有了水一样啊。’”从这段记载也能看出,刘备在当时所留下的一些话语之类的,在后来也会被人们提及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刘备在历史上确实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曹操这个人,在他心里其实就只把刘备当成真正的对手呢。对于孙权呢,他压根儿就没太当回事儿,就好像看待子侄辈似的。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刘备可绝不是那种只会哭哭啼啼,遇到事儿就只知道逃跑的人哦。他的能力那可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特别是在了解人并且善于任用人才这方面,那可真是相当厉害呢,厉害到甚至比诸葛亮在这一点上还要强一些呢。就拿马谡的事儿来说吧,这可就能作为一个例证啦,从这儿也能看出刘备在知人善任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建安十五年的时候啊,刘备可是进行了一场规模挺大的封元勋之举呢,就好比下了一盘很大的棋。你看哦,张飞被安排在了南郡,赵云呢,则是在桂阳,他们这两个职位啊,差不多就相当于地区行署专员同时还兼任着军分区司令呢。而且赵云还有个额外的兼职哦,有点类似荆州那边的保安司令啦。再说说诸葛亮,他担任的是后勤部长这个重要职务,主要负责后方的诸多事宜,保障各项物资供应之类的。庞统呢,那可是前线指挥部的参谋长,在作战谋划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呢。从刘备入川之战只带黄忠和魏延这一点来看,也能很清楚地反映出一些问题呢,比如对将领任用的考量以及不同作战任务的安排等等。

刘备进入川地,心里头盘算的是用巧妙的办法获取地盘,而不是通过强硬的豪夺手段。在还没有和刘璋彻底撕破脸之前,刘备一直都在暗中做着一件事儿,那就是收买人心呢。他想着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地把刘璋给架空,让权力能够平稳地过渡到自己这边来。可谁能想到呢,就在这计划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出了岔子。原来是张松和他的哥哥张肃,这俩人把这层大家都心照不宣、没捅破的窗户纸给捅破了,一下子就把这原本还算平稳的局面给搅得乱七八糟,结果可严重了,庞统也在这之后的战事当中不幸阵亡了。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啊,如果当初刘备进入西川的时候,不是通过武力的方式去达成的,那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要知道,西川当地有不少门阀势力呢,像吴懿、法正这些人啊,要是他们能够顺顺利利地归附到刘备这边,那刘备这边可就一下子拥有了很多可用的人才。这样一来呢,关羽、张飞、赵云这些猛将,甚至连诸葛亮可能都不需要前往西川去助阵帮忙了。而荆州那边呢,也就不会出现后来被孙权给偷偷夺去的这种情况啦。毕竟各方面的力量部署和安排都会不一样嘛,所以说啊,这不同的入川方式所带来的后续影响那可真是差别很大。

咱们综合起来分析一下刘备在荆益两州的布局情况。一开始呢,他这布局可以说是极为稳妥的哦。你看啊,他安排了张飞和赵云在后方坐镇呢,这两位可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有他们在,那就能为前方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援呢。在这样的有力保障之下,关羽去攻打襄阳、樊城,按常理来说,应该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毕竟关羽也是武艺超群、威名远扬嘛。而只要关羽能成功拿下襄樊这两个地方,那刘备想要兴复汉室这盘大棋,基本上就可以说是稳赢无疑啦。

可世事难料啊,谁能料到庞统会在雒城那场艰苦的攻坚战当中,不幸被流矢给射中而丢掉了性命呢。这一下可就如同下棋时关键的一招走错了,结果导致整个局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最后满盘皆输,着实是让人惋惜不已,同时也给,要是关羽成功拿下了襄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糜芳、士仁、潘濬他们也都没有发生叛变这样的糟心事,那刘备是不是就有可能凭借这些有利的形势,最终实现一统三国的大业呢?这还真是让人忍不住去遐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