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公子哥儿法国卖豆腐,成为支持孙中山革命的背后大金主

民国印象 2025-04-11 09:36:41

在晚清,同治皇帝有个师傅李鸿藻,是同治光绪年间的重臣。

李鸿藻60岁老来得子,对爱子李石曾宝贝得不得了。李石曾天资聪慧,很会读书。打小就被领进宫里,见过慈禧。李鸿藻战战惶惶,大气不敢出,小儿子居然一点都不害怕,行礼如仪,进退有据,对答得体。

慈禧摸着他的头,大加赞赏,说是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如果李石曾老老实实按照世家子的道路走,即使捐官进入仕途,李鸿藻弟子门生满天下,肯照顾他的人,大把大把的,出息肯定错不了。

然而,李石曾硬是不走科举之途,也不捐班,先是进了同文馆学法文。同时,还在北京开起了买卖。然后又随着清朝派驻法国大使孙宝琦去了法国,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

学成了什么说不清,反正这个公子哥儿,灵机一动,打算在法国做豆腐生意了。

豆腐是个好东西,据说应该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且是最有益于人类的一个发明。

老外不知道便罢,一旦知道了,放到实验室一测,蛋白质优良,低脂肪,低胆固醇,而且口感还好。

放到市场上,即使为了这点新鲜劲儿,也会大卖的。

但是,豆腐这玩意儿,李石曾也就是吃过,要真想做豆腐,非得请中国农民来不可。那年头,李石曾老家直隶高阳一带的农民,农忙下地干活,农闲就做豆腐烧酒。做豆腐的手艺,农民都会。

这时候已经到了1908年了,李石曾在巴黎开豆腐公司,从老家高阳招了30多个青年农民为他打工。

这些农民,饭量极大,每人一顿吃若干长面包,还不够饱儿。

这些人来法国,是从西伯利亚坐长途火车,每次上厕所,都不习惯坐便器,非得蹲在上面才能解决问题。每方便一次,就把厕所弄得脏兮兮的。李石曾每次都得派人跟着打扫。

到了巴黎,这些留辫子的中国农民成了巴黎的一景,大人孩子都来看,李石曾顺便就给中国豆腐做了广告。

李石曾的豆腐事业大获成功,发财了。

发财之后的李石曾,却一副中国土佬的样子,穿着西服,腰间却系着中国腰带。西服的兜里,必定装着大蒜,没事就咬上一口,这味道,让老外老远就能闻到,每次进银行,人家都想把他赶出去。

其实,他进银行是办一件非得自己亲自办的大事,就是给孙中山汇钱。因为他和另一个浙江的富家子张静江一道,不知怎么,居然对孙中山的革命有了兴趣。

张静江告诉孙中山,只要你需要钱了,给我打个电报,就给钱。孙中山要钱不客气的,张、李二人前前后后给了他不少的钱。

李石曾在北京的买卖,也没少给革命党打掩护,辛亥革命的时候,北方革命党人就在他的庄子里试验炸弹。

就这样革命成功后,世家子弟李石曾成了革命元勋,再后来变成了老国民党人。跟别的革命党人不一样,他跟日本没有关系,跟法国人关系密切。

后来法国人在北京办中法大学,他也跟着掺和。留法勤工俭学这事,基本上就是他一手操办的。留法的穷学生中,居然有好些最后都变成了共产党。

如果他的父亲地下有知,知道他的爱子居然干了这么些事儿,经商也就罢了,居然革命,而且还间接促成了另一次共产革命,估计得气得再死不止一回。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