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统一背后的功臣,鲜为人知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悠然历史 2020-08-02 11:10:38

1789年8月6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出生在德意志南部符腾堡州卢林根镇一个鞋匠的家庭里。他高中毕业后,通过了普鲁士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上了一个小官,后来又提拔成符腾堡州的会计监察官,之后还担任过蒂宾根大学的行政学教授。

在李斯特年轻的时候,整个德意志地区发生了一件大事。来自法兰西的拿破仑一世皇帝用他的宝剑征服了德意志。奥地利、普鲁士先后败于这位法国皇帝之后,之后八百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被迫解散,德意志地区被迫向拿破仑提供兵源和战争资金,并在1812年被迫派出兵力参与拿破仑对俄国的进攻。

拿破仑一世在德国的所作所为,严重刺激了德国年轻人的自尊心,由此激发了德意志民族主义,德意志地区内有志气的年轻人开始追求德国统一。

在1814年柏林的一场演出之中,作词人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便在歌曲《什么是德意志祖国?》(Des Deutschen Vaterland )中问出德国问题即“德意志祖国到底是什么?”,然后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什么是德意志祖国?这个让我叫得出名字的伟大国家!只要那里的人讲的是德语,而且可以赞颂天国的上帝;这就是它!这就是它!这就是英勇的德意志人的祖国!”

阿恩特的理念得到认同,这首歌在谱曲之后不久,就在希望德意志松散的邦联变成统一的国家的德意志人当中流行开来,而李斯特也深受其影响。

“这就是德意志祖国。怒火烧尽所有外国垃圾,每一个法国人都称之为敌人,每一个德国人都称之为朋友。这就是它!这就是它!这就是英勇的德意志人的祖国!”

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让分散的德意志成为一个统一国家,并且抵御法兰西、俄罗斯等强国的威胁,成为了当时德意志进步主义者的共同要求。

但是怎么统一呢?

当时的德意志还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邦国林立,不同的邦国有不同的政治体系、贸易制度,甚至连使用的货币、度量标准都不统一。于是年轻的李斯特就根据自己擅长的经济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统一德意志方案。

李斯特大力提倡废除全德意志邦国的关税壁垒,提倡在全德意志邦国之内形成共同市场。

“德意志的38条关税和过境税的边界线,使境内的交通陷入瘫痪。它们就好像是把一个人的手脚绑缚起来,不让任何一只手脚的血液流到其它手脚上去...只有废除内部关税,建立一个全德意志的统一税制,才能恢复国家贸易和民族工业,也有利于劳动阶级。”

李斯特坚信率先在经济上实现统一,必定导致德意志地区在政治上的统一。虽然李斯特没有说过这句话,但这个却是他一生的理想。

在当时,德意志的各个邦国组成了联邦,设置有联邦议会,有点像是如今的联合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李斯特把自己希望德国统一、组建关税同盟的建议写在一封请愿书上,并递给联邦议会,但以奥地利为主席的邦联议会却冷冰冰地表示:“这个世界上没有德意志的商人,只有巴伐利亚的,萨克森的,符腾堡和其他地方的商人。”

李斯特的做法刺激当时的封建势力和既得利益者,1819年,李斯特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府公职。1820年,李斯特又被以“煽动闹事,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10个月监禁。李斯特潜逃到了法国和瑞士。两年后回国,随即被关押,最后李斯特不得不流亡英美。

现实给了李斯特泼了一盆冷水,但是李斯特并没有放弃。

1824年,李斯特在英国流亡的时候,亲临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的施工现场,对铁路这种先进的运输方式有了直观的了解。1827~1829年,李斯特又看到了铁路运输对美国发展的巨大好处。于是李斯特不断的给他朋友写信,还把其中部分内容《北美消息》为题发表在德国各大报纸上,讲述铁路的优越性并阐述了铁路对德意志的好处,其中就包括将分裂的德意志地区联系起来,让德意志地区在政治统一之前率先实现经济统一。

就在李斯特在英美流亡之际,北德意志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对李斯特的倡议表达了认可,并积极响应。

1826年,在普鲁士的带动下,北德意志的六个邦国正式成立了德意志历史上第一个关税同盟,相互取消了各自间的关税,加速各个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1833 年,由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正式成立,德意志境内有18个邦国加入了这个同盟。

按照李斯特的倡议,参加关税同盟的各个邦国从1834年新年开始,便废除彼此之间的全部关税,对联盟以外的部分商品,比如从英国进口的棉纺织品和呢绒等,征收保护性关税,同时关税同盟还要逐渐统一各个同盟国之间的货币、商业票据、商业章程和度量衡,真正做到经济上的统一。

囊括德意志3/4地区的关税同盟,不仅联系了德国西部工业区和东部普鲁士农业区,加强了南德邦国与北德邦国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还完善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各个邦国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得到加强。

关税同盟建立之后不久,德意志地区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萨克森的企业家在巴伐利亚的霍夫地区投资设厂,巴伐利亚的纺织工则在毗邻的萨克森染坊中工作,普鲁士银行家梅维森、奥本海姆等在邻邦建立新的商业银行,而黑森的工商银行则是科隆的金融家们帮忙建立的。所有关税同盟成员国的人口、资金都在各自领土内自由的流动,像是在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之中,大家都是朋友,说着共同的语言,过着共同的节日,周日一起聚餐并一起痛骂法国人,这种普通人之间的互相认可无形之间消除了各邦国长久以来的隔阂,在民心融合的力量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已经呼之欲出。

但李斯特并没有看到这一幕。1844年,由于经济萧条李斯特破产,并且身患重病,早先一直在国外流浪的李斯特直到此时才返回德国。

1846年,由于在理想与现实中不断碰壁,再加上疾病缠身和生活贫困,李斯特陷入了绝境,最终在一个大雪之夜开枪自杀。

虽然李斯特死了,但他却为日后德国统一做出了重要的一步,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也经常摆在后来普鲁士宰相俾斯麦的书桌上。

当一个国家和民族深陷苦难之时,必定会有无数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用他们的智慧、勇气和生命挽救整个国家和民族,并带领这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新的辉煌,而他们的功绩也将永世长存。

关注我,给你更多的惊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2 阅读: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