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德林里,沈醉问王耀武:你那么能打,怎么就打不赢粟裕呢?

张紘聊历史 2023-10-13 22:36:09

建国后,王耀武、沈醉、杜聿明等100多名高级战犯,陆续被送到功德林改造,1959年后陆续获得自由。

期间,沈醉与王耀武、李仙洲等人走得很近,并留下深刻记忆,写出《战犯改造所见闻》一书。

有一次,沈醉想知道王耀武是怎么被抓的,就问他:“你一向打仗都很厉害,那么能打,怎么就打不赢粟裕呢?”

王耀武的回答,让他一时无从反驳。

一、王耀武怎么会输?

王耀武是黄埔三期学员,却混得比较好,甚至比大部分黄埔一期学员还好。这不仅与他精明过人有关,还与他杰出的军事才能有关。

正因为他的军事才干,蒋介石才一直重用他,让他全程参与抗日战争,并让他担任接受日本投降的官员。

期间,他领导的整编74师,最终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中的第一精锐,是王牌中的王牌。

王耀武在国民党内部获得肯定,在中共这边也得到了肯定。毛主席说,他对抗战有功;粟裕说,他是较有才干者,比杜聿明厉害三分;陈毅说,他是国军中少有的明白人……

抗战结束后,王耀武被调去主政山东。因此,解放战争时,他与在华中、华东地区活动的粟裕成了面对面的对手。

其结果已知晓,粟裕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王耀武则在1948年9月被俘,成为手下败将。

对于王耀武的失败,许多人表示不理解,沈醉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才在功德林战犯所问他原因。

他引经据典说:“这和《三国演义》中的孟获钻进葫芦谷一样,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李仙洲身上,他指挥上的失误,让部队在莱芜进不得,退不得,又无援兵,最终导致大败……”

确实,王耀武作为山东的主要将领,不能推卸失败的责任,但也不能让他负全责,就是因为李仙洲的指挥失当,才让王耀武最终被粟裕打败。

二、李仙洲指挥失当

国军的王牌军中,王耀武的部队拔尖,而王耀武的部队中,李仙洲又是得力干将之一。

1947年初,李仙洲率领73军、整编46师南进莱芜、新泰,企图与其他部队一起夹击华野。

在这危难时刻,粟裕临危不惧,巧妙指挥部队将李仙洲分割包围,最后全面击溃,全歼6万多人,化解了被包饺子的危机。

李仙洲的这一次失败,让王耀武如断一只手臂,是后来全面崩盘的开始。

三个月后,陈毅、粟裕指挥部队发动孟良崮(gù)战役,将张灵甫围困在孟良崮的山麓上。张灵甫战败身亡。

张灵甫是蒋介石引以为傲的门生,也是王耀武最钟爱的爱将。他的死和整编74师的失败,让王耀武彻底失去了在华东地区与解放军对抗的有生力量。

王耀武悲痛异常,亲自给张灵甫主持追悼会,并主持编制《追悼大会纪念册》。

然而,再怎么追悼,张灵甫也不会复活,74师也不会恢复,战局更不会被重置到孟良崮战役发生之前。

一年多后,部队越打越多的粟裕,发动了济南战役。而一战,成了王耀武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指挥作战。

张灵甫去世以及74师覆灭后,王耀武又组建了另一个74师。可是,新的“74师”怎么能和他一手带出来,经历过抗日战争的74师相比呢?只是名字相同而已。

经过8个昼夜的厮杀,解放军最终攻破济南,控制了山东,王耀武失败被俘。

而李仙洲早就被抓了,他们同时被关进了功德林。在那里,他们几乎每天都能见面。

起初的时候,王耀武还有些气不过,但后来气消了,与李仙洲达成了和解。

1959年,王耀武与溥仪等人获得特赦,成为第一批重获自由的战犯。在这之后,他过上了改头换面的新生活。

结语

不少人病诟王耀武,甚至丑化他。很显然,这是对历史缺乏了解的体现。对他,连毛主席也做出了肯定。

毛主席说,他对抗战是有功劳的,但功劳是功劳,罪过是罪过,一定要接受改造。

足以见得,毛主席非常重视他。

他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著名战役,是抗日英雄。但是,他抓捕和杀害方志敏,并参与内战,是有过错的。

只能说,任何历史人物都有功有过。毕竟,是人都会犯错,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