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2月15日报道,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大校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态,针对近期多国军事动向作出回应。随着菲律宾海方向战云密布,美日法三国联合舰艇编队已进入实战部署阶段,中国海军"和平-2025"多国联演同步展开,一场牵动亚太安全格局的风暴正在酝酿。
慕尼黑安全会议现场爆发的激烈外交摩擦,揭开北约内部裂痕的冰山一角。美国副总统万斯在2月14日的演讲中,将矛头直指欧洲盟友的"价值观缺陷",却对持续近三年的俄乌冲突只字未提。这种反常的议题设置引发会场骚动——当东道主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追问乌克兰局势时,万斯直接离席回避。政治分析人士指出,这场演讲实质是特朗普政府发出的战略转向信号:从集体防御转向价值输出,从地缘介入转向联盟整顿。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北约欧洲司令部最新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内,美国在欧洲的军事部署已缩减17%,驻德美军从3.5万人降至2.8万人。更令欧洲不安的是,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波兰华沙的发言中,公然否定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声称"恢复2014年边界才是现实"。这与拜登政府此前承诺的"支持乌克兰完全主权"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美国战略耐心已濒临临界点。
在南海方向,美日法三国的军事协作呈现加速态势。日本海上自卫队"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与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组成的联合编队,于2月10日起在菲律宾海展开为期两周的"太平洋斯特勒"演习。参演兵力涵盖12艘水面舰艇、3艘潜艇及50余架作战飞机,其中法方首次派出"阵风-M"舰载机参与实战化对抗训练。卫星监测显示,演习区域覆盖巴拉望岛至台湾海峡的敏感海域,距中国大陆最近点仅180公里。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资料图)
面对复杂局势,中国军队展现出高度的战略定力。在参加"和平-2025"多国联演期间,055型万吨驱逐舰包头舰与巴基斯坦海军组成混合编队,成功完成联合反海盗、搜救等课目演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在中南半岛海域实施全程电子对抗训练,舰载相控阵雷达与1130型近防炮系统展现出远超区域国家的水面作战能力。
在钓鱼岛海域,解放军海空力量继续保持常态化巡航。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15日宣布,组织多型战机抵近侦察,对抵近挑衅的美军机实施驱离。现场视频显示,歼-16战机挂载空警-2000预警机配合行动,形成多层立体拦截体系。军事专家分析,这种"非接触式威慑"既避免直接冲突,又有效维护了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完整。
中国钓鱼岛(资料图)
面对域外势力的军事渗透,菲律宾政府的投机行为愈发露骨。其国防部公布的2025年度预算中,35%资金用于采购外国武器装备,包括两艘韩国"蔚山"级护卫舰和12架美国"鱼鹰"运输机。然而这种"以武谋安"的策略适得其反:根据东盟秘书处统计,菲近三年遭遇的海盗袭击案件激增47%,其中78%发生在中菲争议海域。民生凋敝的现实,与马尼拉政客的冒险外交形成强烈反差。
在东盟内部,中国主导的经济合作机制正显现强大生命力。"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行动计划"实施五年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率提升2.3个百分点,创造就业岗位超过80万个。印尼海洋事务协调部最新报告显示,中企承建的"印尼-中国高铁"项目将使爪哇岛物流成本降低40%,这比某些国家空谈的"军事保护"更具实际价值。
站在世界百年变局的十字路口,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关键在于摒弃冷战思维。当某些国家沉迷于"军工复合体"的利益算计时,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正获得越来越多国家认同。正如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强调的:"任何企图破坏亚太和平稳定的行径,都将面临中国军队的坚定反制。"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时代潮流的清醒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