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林彪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担任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聂鹤亭听说这件事后,暗地里表示不赞同:“林彪是怎么进常委的?在井冈山那会儿,他的职位可没我高!”聂鹤亭是谁?他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聂鹤亭:革命老将,建国后晋升为中将。在井冈山那段日子里,聂鹤亭和林彪同属一个连队。聂鹤亭担任大排的排长,而林彪则是小排的排长,职位上比聂鹤亭稍低一级。聂鹤亭确实有底气,能讲出那样一番话。
看到以前的手下如今爬到自己头上,那种憋屈的感觉,估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林彪之所以后来能成为聂鹤亭的上级,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缘由的:首先,他具备非凡的才能,在军事领域堪称奇才;其次,具备顽强意志,能够胜任领导职责。聂鹤亭的能力相对弱一些,性格也有些急躁,不太适合担任统帅,因此只能作为林彪的下属,协助指挥作战。1938年,林彪不幸被友军误伤,导致他无法参与接下来的抗日战斗。
在国共内战爆发前夕,林彪结束了在苏联的行程,迅速赶赴东北前线,在那里他再次见到了老战友聂鹤亭。现在,林彪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聂鹤亭则担任参谋长,两人的身份和影响力,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了。在解放战争期间,林彪作为主要指挥官,先后带领部队打赢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两场关键战役。通过这两场硬仗,他成功击垮了国民党军队的核心力量,为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林彪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家喻户晓的军事将领。这两场战斗和“淮海战役”并称为“三大战役”,载入历史课本,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战例。聂鹤亭对林彪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持不同意见。林彪只管带兵打仗,别的事情他都不插手。到头来,责任全让我们背了,好处却都归了他一个人。显然,聂鹤亭对林彪心存不满,觉得他独占了集体的功劳,心里特别不服气。从实际情况看,林彪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背后离不开整个团队的紧密配合。
他的努力和成绩应该得到认可,但也不能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他一个人。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刻意贬低或忽视他所做出的贡献。1955年,军队进行大规模军衔授予,聂鹤亭因私生活问题遭到批评,未能参与授衔,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听闻此事后,聂荣臻老首长亲自出面批评教育,希望他能及时醒悟,改过自新。别等事情搞砸了,就把责任全推给别人。你得认真想想自己哪儿做错了,把问题都找出来。不怕做错事,就怕错了还不肯改!在聂荣臻的指点下,聂鹤亭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着手纠正。
由于罗荣桓的大力推荐,聂鹤亭在1956年获得了中将军衔的补授,这一荣誉填补了他之前的空缺。要不是他脾气太冲,做事又不够稳重,本来能拿到更好的奖励和名声。生活没有后悔药可吃,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承担后果。聂鹤亭被授予中将军衔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向老领导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谢聂帅!感谢罗帅!多亏有你们的提醒,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偏了路,能够及时回头。要是没有你们,我可能永远都陷在错误的泥潭里无法自拔。1958年,林彪被提拔为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地位迅速攀升,成为政坛上最耀眼的人物,权势达到了顶峰。
消息传开后,中央立刻引发了激烈争论,不少人心存不满。他们认为林彪年纪轻轻,却让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屈居其下。聂鹤亭也是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之一。林彪怎么就能进常委?当年在井冈山的时候,他的职位还没我高!1971年3月13日,距离最初提及的时间已经过去13年,聂鹤亭在北京逝世。不到半年时间,一架客机就在蒙古境内发生了坠机事故。这篇文章,是为了缅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