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毛主席的人都清楚,他向来不赞成过分吹捧个人,然而在1958年那会儿,全国上下却刮起了一股崇拜领导人的风潮。
在那个极度推崇个人崇拜的年代,某些人为了打造自己的传奇形象,竟然鼓动手下用他们的名字来给县区改名,这种做法显然太过火了。事情有了新进展后,中央了解到情况,开始对地方县区的命名进行调整。比如山西的左权县,经过上级决定,改成了和顺县。
然而,在这个消息公布后,当地居民纷纷表示反对,甚至有部分人专程前往北京,希望能阻止这次更名行动。当地居民坚决反对更换左权县的名字,毛主席了解事情原委后,特批允许左权县名称永久保留。当地居民不愿意更改县名,原因很简单:左权是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他在1942年英勇献身,大家对他的事迹心怀敬意,舍不得丢掉这个名字。
左权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他曾在工农红军和八路军中担任要职,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阵亡的级别最高的指挥官。他的事迹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左权于1905年3月12日出生在湖南醴陵平侨乡黄茅岭,家境贫寒,他的人生道路充满了艰难与坎坷。17岁那年,左权顺利考入了县里的中学。就在那个时候,他投身到了抗日宣传活动中,这些经历为他今后的人生方向打下了基础。
1923年底,左权经过深思熟虑,放下了手中的笔杆子,选择投身军旅。他和同学们结伴前往广州,那里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核心地带。左权后来结识了陈赓,经他引荐顺利成为中共党员。在随后的岁月里,左权通过参与多场战役,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1935年5月,红军勇闯大渡河,左权带领部队轻装上阵,迅速占领了越西县城。到了1936年11月,他又指挥部队成功消灭了国民党的两个团。
自1939年起,我军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整编,左权一直担任指挥重任。在他的带领下,部队建立了黄崖洞兵工厂,为八路军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百团大战中,左权和彭德怀并肩作战,打出了漂亮的一仗。这场胜利让中央对左权刮目相看,毛主席也特别器重他,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
可惜的是,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山西辽县十字岭的一场突围战斗中英勇殉国,年仅37岁。中央领导听到这个消息时,都忍不住掉下了伤心的泪水。经过深入调查,最终确认左权同志是在意外中不幸遇难。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关于左权将军遇难的原因一直存在各种说法。直到很久以后,人们才在一份日本军队的刊物中找到了确切的答案。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山区的抗日根据地展开大规模进攻。我军在突围过程中,左权负责指挥部队并担任后卫。撤退途中,突然飞来两发炮弹。左权原本有机会避开,可当时情况紧急,他来不及反应,弹片直接击中了他的头部。许多人都目睹了这场意外,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竟然被记录在一份日本内部刊物上。
冈村宁次那时搞了个“C号作战计划”,打算对冀东、北岳和冀南三个地方进行清剿,目的就是要端掉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战斗打响前,日军特意组建了一支执行暗杀任务的特种部队,目的是清除对方指挥官,为后续清剿行动铺平道路。
更关键的是,他们打扮成八路军的模样,悄悄混进了根据地,还做了周密的保密工作,所以我们很难察觉他们的存在。随后,日军成功将我军团团围住,我军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局面。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战役中,左权将军不幸阵亡。
在这种情况下,左权很可能是被这些人害死的,这充分说明了敌人的残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