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桓温传》记载: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按照《晋书》的这条记载,季汉丞相诸葛亮每次上朝都要带一百个甲士,与很多的印象大相径庭。那么《晋书》的这条记载真的符合历史吗?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首先,陈寿的《三国志》成书于西晋,陈寿与诸葛武侯更有私人恩怨(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被髡)。于公于私,陈寿都没有美化或者遮掩诸葛武侯的动机。可是整部《三国志》完全没有“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的记载,反倒是有关于诸葛武侯清廉奉公的记载。
另外,与《三国志》时间相近的史料(如《华阳国志》)也都没有类似的记载,唯一沾点边的记载是裴松之注的“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但裴注记载说的是诸葛武侯南征时的配置,不是“入殿”。可以肯定说,《晋书》记载的东晋朝廷转述的“甲仗百人入殿”是典型的“孤证不立”。
其次,由于古书没有标点,《晋书》的“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有可能是三种待遇:“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和“赐钱绢布”。也就是说,“甲仗百人入殿”与“依诸葛亮故事”并没有关系。大概率是桓温成为“东晋相父”的同时可以携带甲士上朝。
最后,桓温此人有时会编造前人的“故事”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者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比如刘表的大牛、刘琨的歌伎、一百七十岁的诸葛亮故吏等等。当时桓温刚刚在东晋整了“伊霍之事”的大事件,树敌甚多。桓温完全有可能通过编造“诸葛亮故事”为自己带兵上朝威慑政敌的行为找理由。
综上所述,《晋书·桓温传》“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的记载是典型的“孤证不立”,可信度很低。更不要说该记载还存在后人断句误读和桓温编造的可能。《晋书》说“诸葛亮每次上朝都要带一百个甲士”大概率是虚假的。
陈寿把诸葛亮黑的挺惨的[笑着哭]
刘禅一生只杀了两个大臣,一个就是在诸葛亮死后污蔑诸葛亮的!相父看儿子需要带甲士吗?
诸葛亮我需要带甲仗?老夫当年点个头禅儿你就还是太子,来来来陛下你下来,相父有几句话要和你说。玩个梗不必计较[得瑟][得瑟]
好么,晋书成桓温写的了[得瑟]
诸葛亮如果打野的话不可能带那么多人吧,野区放不下啊,中路也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