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干不过《哪吒2》

蒋东文 2025-02-12 09:52:32

“我命由我不由天!”

14天破90亿,登顶影史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杀疯了。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预测票房超160亿,《哪吒2》有望冲击全球影史票房前五。

“同名不同命!”

《哪吒2》现象级封神,哪吒汽车却在犯难:“如果车能像电影票一样好卖该多好啊!”

可惜,两个哪吒却渐行渐远,像是两个极端,一个“五年磨一剑”,一飞冲天;一个“坏消息不断”,进入“生死拐点”。

不得不说,同样是拥抱AI,哪吒汽车却没能干过《哪吒2》。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观众意犹未尽期待《哪吒3》时,哪吒车主却被客服爆粗口辱骂,高低立见。

成仙还是成魔?

《哪吒2》给出了答案,哪吒汽车的未来却愈发迷离起来。

01

90亿!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逆袭好莱坞,在全球票房榜“扶摇直上”,中国电影开启AI封神时代。

截至2月11日发稿,据平台最新数据《哪吒2》累计票房(含预售)90亿元。超过了《美队3》《速8》《超2》的票房成绩,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26的亚洲电影,且奇迹还在继续!

按照现在火爆的票房趋势,《哪吒2》在本周内将会实现票房突破100亿元的“大目标”,最终票房大有“鱼升龙门”之势,有望达到史无前例的160亿元,冲击全球影史票房前五。

据说,有影院靠《哪吒2》,7天赚了半年的钱。

《哪吒2》的现象级表现,不仅带火了电影院,相关周边也卖爆了!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泡泡玛特(POP MART),其《哪吒2》联名潮玩、盲盒被一抢而空,供不应求导致断货。

泡泡玛特股票也是一飞冲天,截止2月11日收盘,市值1406亿港元。

《哪吒2》大卖,资本市场上获益最大的莫过于是其主要投资方光线传媒,连续5日上涨,市值超589亿元。

总结发现,任何IP只要大热,利用相关性成就自我,也是一个不错的商业模式。可这点在同名的哪吒汽车身上仿佛却并不适用。

哪吒汽车不仅没能搭上《哪吒2》这班快车,还因其客服辱骂车主闹得沸沸扬扬,更被爆出了与《哪吒》相关商标的争议。

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曾向商标局提出申请,要求宣告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注册的“魔童哪吒”商标无效。

哪吒汽车指出,在争议商标申请前,光线影业与哪吒汽车存在合同、业务往来关系,明知哪吒汽车已拥有“哪吒”系列商标,仍注册争议商标,存在恶意行为。

后经商标局评审,哪吒汽车无效宣告理由不成立,争议商标予以维持。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汽车于2023年申请的一枚“魔小童”商标曾受到光线影业的异议,最终被商标局决定不予注册。此外,光线影业还申请对哪吒汽车所申请的哪吒大魔童、哪吒小魔童等商标进行无效宣告。

02

哪吒汽车究竟怎么了?

哪吒汽车近年来经历了从销量冠军到陷入多重困境的剧烈波动,2024年就成为其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去年,哪吒汽车经历了CEO变更、财务困境、销量下滑,还有供应商讨债的问题。

迈过拐点,就在哪吒汽车要大展身手之时,却因为一段电话录音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相关报道显示,近日,一位哪吒汽车车主因车辆无法正常保养致电哪吒汽车客服,催促厂家处理。但客服人员在接听完电话后,没想到车主并未直接挂机,结果让车主听到了被辱骂的言语。

前后巨大的反差,着实令人震惊!

客服春节期间值班,心里有气可以理解,但有情绪却并不代表可以肆意辱骂车主,当面背后都不可以,这样的“砸锅”行为,只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负面的效果。

事件发酵后,哪吒汽车官方迅速做出回应。表示已与车主取得联系,有关车主的诉求,当地同事也正在跟进处理中。

谁又能想到,还处于困境中的哪吒汽车,在同名IP《哪吒2》爆火之际,却被其客服在背后“先捅了一刀”。

年初,哪吒官网曾崩了一次,显示“维护中”无法打开。虽然后来恢复正常使用,可在新能源车“血海竞争”背景下,还是狠狠地纠动了哪吒车主的神经。

前不久,哪吒汽车相关企业还新增了一条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的企业为哪吒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10亿元。

天眼查显示,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13日,合众汽车有30条被法院冻结股权的记录。据统计,累计冻结股权数额约为31亿元,其中数额最大的一笔为合众汽车在众联天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所持的20亿元股权。

其实,自2024年10月以来,哪吒汽车就已经陷入了经营危机,大批员工被裁。实际裁员比例约50%,目前公司人员规模已不到4000人。

2024年12月,张勇正式卸任哪吒汽车CEO,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亲自兼任该岗位,直接领导公司的日常运营和战略规划,将实施六大改革举措。

03

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自成立以来进行了多达10轮融资,融资总额高达228.44亿元。尽管获得了如此巨额的资金支持,哪吒汽车的烧钱速度却同样惊人。

2021 - 2023年累计亏损183.7亿元,2024年财务状况未见明显改善,短期内扭亏难度极大。

对于哪吒汽车来说,融资或IPO成功是解决资金链稳定性的关键。然而,IPO并非易事,哪吒汽车需要在市场表现、财务状况、公司治理等方面做出显著的提升,才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和认可。

1月底,多家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召开股东沟通会,讨论了正在进行中的E轮融资计划。据了解,本轮计划融资规模约40-45亿元,领投方将投资约30亿元。

燃眉之急易解,但长期来看,哪吒汽车能否逆风翻盘,仍取决于自身产品的销量。

2024年,哪吒汽车国内销量同比下滑49.37%,仅有64549辆。11月仅售出1500辆,12月销量更是同比下滑88.89%,只有237辆,创下历史新低。

哪吒汽车想要在热闹的国内市场重获竞争力,则需通过产品调整和渠道优化恢复销量。

假若,哪吒汽车放弃此前冲高失败的高端车型,聚焦哪吒V、AYA等性价比车型,但需应对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的价格战挤压,和重建消费者们的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汽车的海外市场似乎有起色,比如2024年海外销售3万台,渠道扩展到184家,这可能是他们自救的方向。

不过,海外市场虽为增长点,但需应对地缘政治、本土化合规等挑战,例如东南亚市场的日韩车企竞争。海外市场对配套体系(如充电设施)依赖性强,哪吒汽车在此方面投入不足。

总之,哪吒汽车海外市场若能实现销量翻倍,或能为其赢得喘息之机。

04

哪吒汽车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AI,或许会是其中的一个答案。

《哪吒2》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其高达5.2亿元的巨额制作投入以及先进AI技术的完美融合。

据了解,《哪吒2》特效镜头1900多个,特效质量难度是《哪吒1》的3-5倍,细节也更加讲究,其中AI技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回想2023年,利用AI制作一部电影尚且只停留在畅想阶段,然而如今,这一设想已然化为现实。

和利用AI技术成功的电影一样,车企对AI的巨大潜力也持乐观态度,并积极主动地拥抱这一技术浪潮。

只用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1亿用户增长的DeepSeek,将国产AI推向了新的高潮。

近日,多家车企宣布完成与DeepSeek模型的深度融合,其中包括吉利、极氪、岚图汽车、宝骏汽车、智己汽车、零跑汽车、长城汽车等知名车企。

2025年,将是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全面AI化的元年,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下半场,而AI智驾将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

最后,关于哪吒汽车的未来展望,DeepSeek是这样说的:

2025年,将会是哪吒汽车生死攸关的一年:海外扩张与国内市场止血并举是其生存关键,但需解决资金缺口、供应链稳定性及品牌信任危机三大核心问题。若IPO成功或获得新一轮融资,或能为其赢得喘息之机;反之,可能步高合、威马等品牌后尘,成为新能源行业洗牌的又一案例。

长期来看,其全球化战略的成败将决定能否在“中国卷不动,海外求生存”的行业趋势下逆袭。

0 阅读:0

蒋东文

简介:投资家网、正商参阅创始人,《黑天鹅时代的商业逻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