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东晋政权是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朝代之一?
前面几集我们介绍了,自东晋建立以来,接连发生了王敦之乱和苏峻之乱,而东晋前几位国君要么太短命要么太年幼,政权基本上都掌握在了士族的手中,并且军队也大都掌握在士族手中,这就造成了东晋自建立以来,一直由士族轮番掌权的局面。
在琅琊王氏和庾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以后,接下来就轮到另外两个士族,谢氏和桓氏了,王谢桓庾也被称为东晋时期的四大家族,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乌衣巷,其中有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面的王谢,指的就是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琅琊王氏指的就是王敦王导,但此时的王氏已经退出了政治舞台,他们的家族开始搞起了艺术,并且王羲之一不小心,还玩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书圣,仅用了一篇兰亭序,就吸引了无数的拥簇,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无数的粉丝。
那么这个谢指的谁呢?指的就是另一个来自北方的士族,陈郡谢氏,谢氏的代表人物是谢安谢玄叔侄俩,由于他们的祖籍在河南太康,属于陈郡,所以又被称为陈郡谢氏。那么陈郡谢氏是怎么兴起的呢?谢安这个人,非常有才,和王羲之是好友,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文化圈的人,但奇怪的是,谢安的强项虽然是文章和书法,但很多人把他定位于政治人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导,王导就认为,这个年轻人很像自己,是个搞政治的料。
那么谢安是如何走上仕途的呢?可以说谢安走上仕途,纯粹是被强迫的,他的第一个职务是佐著作郎,是搞文书的,但谢安不愿意干,仅仅做了一个月,就继续游山玩水舞文弄墨去了,这就把当地的最高长官扬州刺史给得罪了,于是扬州刺史就下令,将谢安禁锢终身,一辈子都别想做官了。谢安当然无所谓了,不做就不做呗,他本来就不想做,但是,谢安偏偏被当时的皇帝司马昱给看中了,司马昱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小儿子,东晋的第八位皇帝,司马昱就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安石是谢安的字,司马昱的意思是,谢安这个人既然能与人同乐,也肯定能与人同忧,所以他决定再次征召谢安。
那么谢安回归政坛以后,为东晋政权都做了哪些大事呢?东晋当时的都城就是今天的南京,当时叫建康,但实际上建康从战略上来讲,并不是一个适合防守的地方,比如之前王敦和苏峻的两次叛乱,王敦的叛军是从长江上游顺江而下,攻破的建康,苏峻的叛军则是从江北跨江而过攻破的建康,所以说要想保住建康,必须要在上游和江北设置屏障。
当时长江的上游是桓冲来防守的,桓冲是谁呢,我们刚才说了,东晋的四大家族,王谢桓庾,桓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桓温,而这个桓冲就是桓温的弟弟,他们兄弟也来自北方,祖籍在谯国,所以又被称为谯国桓氏,谯国就位于安徽亳州一带,和东汉末年的曹操是老乡。桓冲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的大哥桓温也不得了,曾经发起过三次北伐战争,占领过洛阳,也打进过关中,为桓氏家族赢得了极大的声望,桓温死后,桓冲就掌管了整个桓氏家族。
但是桓冲觉得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不如谢安,所以他就把当时的一个重要职务扬州刺史让给了谢安。这样一来,谢安就控制了江北和长江下游,他把这里的防守任务交给了他的侄子谢玄,谢玄曾经跟随过桓温一起北伐,在桓温的帐下立下了很多功劳,当然也学到了很多本领,所以谢安对这个侄子也非常的信任。那么谢玄得到任命以后,能担当的起防守北方的重任吗?他该怎么来防守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呢?谢玄被任命的职务是兖州刺史,监管整个江北的军队,领命之后,他就把自己的治所从京口迁到了扬州,甚至推进到了淮河南岸,京口就是今天的镇江,谢玄推进那么远干什么呢?
两件事,加强军备,招募士兵,除了原有的军队以外,谢玄又组建了一支嫡系部队,这支军队主要是中原的流民,而这批人当中有英雄豪杰也有亡命之徒,但不管是豪杰还是亡命徒,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怕死,作战非常的勇猛,由于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或者是北方人的后代,在加上当时把京口称为北府,所以谢玄的这支精锐之师就被称为北府兵。那么谢安和谢玄为什么要建立这支北府兵呢,因为这支军队的任务,就是要防备北方日益强大的前秦,此时的前秦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并且攻占了汉中和四川,随时都有可能来攻打东晋,所以说这支北府兵的建立,彰显了谢安和谢玄极强长远的政治军事眼光。
那么,前秦的大军什么时候来攻打东晋,谢安和谢玄又将怎么来应对呢?我们下集接着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