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已经到来,又到了高朋满座,宴请亲朋的最佳时刻。
在武汉,这座从来不愁美食的城市里,粤菜酒楼有精致小巧的虾饺,冒着腾腾热气,仿佛在诉说着岭南的温婉;川菜馆有红彤彤的麻辣火锅,香气四溢,热辣得让人直呼过瘾,尽显巴蜀汉韵的豪爽;湘菜馆有剁椒与鱼头的完美融合,展现出潇湘大地的热辣风情。
但众里寻他千百度,却不见灯火阑珊处有他的身影。
既然广东有粤菜、四川有川菜、湖南有湘菜,那么地处华中平原、坐拥千湖、物产丰茂的湖北,有自己的“鄂菜”吗?同时,为什么粤菜、川菜、湘菜等菜系又能在湖北大行其道呢?
带着问题,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些菜系背后的原因。
先看粤菜特点:岭南风华,食韵悠长。![](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ac7d7c767a342f94ea3c37a19ce784.png)
粤菜的形成与广东独特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广东地处沿海,气候温暖湿润,这使得当地的食材极为丰富。海鲜、河鲜、家禽、蔬果等应有尽有。
从古代开始,广东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频繁的贸易往来不仅带来了财富,还引入了各地的食材与烹饪技艺。比如,西餐中的焗烤技术就对粤菜产生了一定影响,让粤菜有了焗海鲜等特色菜品。经典粤菜如白切鸡,看似简单,却最考验食材的品质和烹饪火候。选用当地新鲜的走地鸡,用恰到好处的水温浸煮,保留鸡肉的原汁原味,皮黄肉白,肥嫩鲜美,吃的时候蘸上一点姜葱蓉,那滋味,妙不可言。还有蜜汁叉烧,红亮油润的外皮包裹着软嫩多汁的肉质,甜而不腻,是粤菜中极具代表性的烧腊之一。
再看川菜特色:巴蜀汉韵,麻辣传奇![](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4d03df59324e6cfc39ddb22f854015e.png)
四川盆地四周环山,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肥沃的土地使得当地适宜种植花椒、生姜、辣椒等调味食材,为川菜独特的麻辣风味奠定了基础。川菜中的麻婆豆腐,麻辣鲜香烫,豆腐表面裹满了一层厚厚的红油,上面点缀着细碎的花椒和牛肉末,一口下去,舌尖上的麻辣刺激与嫩滑的豆腐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欲罢不能。还有宫保鸡丁,鸡肉鲜嫩,花生米香脆,再加上辣椒和花椒的独特香气,甜、辣、酸、鲜多种味道在口中交融。
同时,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四川相对封闭,当地人为了储存食物,发明了各种独特的腌制、发酵方法,这些方法也融入到了川菜的烹饪中。比如泡菜,就是川菜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能用于炒菜、炖汤,增添独特的风味。
最后看湘菜特点:潇湘风味,热辣传承![](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8bebf0b6f211b3519d7d431696e877.png)
湖南气候潮湿,冬季湿冷,辣椒成为了当地人抵御湿气、暖身驱寒的首选食材。再加上湖南丰富的水资源,河鲜、湖鲜众多,山林中也有各种野味,为湘菜提供了丰富的食材来源。
湘菜的发展也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湖南人民热情豪爽的性格在湘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剁椒鱼头,以其鲜艳的色泽和浓郁的辣味成为湘菜的招牌。新鲜的鱼头对半切开,铺满一层厚厚的、经过腌制的剁椒。在蒸制过程中,剁椒咸鲜微辣的味道充分地渗透到鱼肉中。而鱼肉则鲜嫩多汁,鱼头的脑髓更是鲜美无比。这种咸鲜和鱼鲜,再混合着酸辣的味道让人直呼过瘾。
从粤菜、川菜、湘菜的形成可以看出,丰富的食材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基础。食材的种类和品质直接影响着菜系的口味、菜品丰富度和烹饪方式。丰富的食材为厨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让他们能够根据不同食材的特点,运用各种烹饪技巧,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菜品。
例如,粤菜丰富的海鲜食材,催生了清蒸、白灼、煲汤等多种烹饪方式,以最大程度保留海鲜的鲜美。
川菜大量的辣椒、花椒等食材,让麻辣味型成为川菜的核心特色,衍生出了麻婆豆腐、水煮鱼等众多经典菜品。
湘菜多样的河鲜、湖鲜和家禽,结合辣椒的运用,形成了独特的鲜辣口味,创造出剁椒鱼头、东安鸡等特色佳肴。
这些食材与烹饪技艺的相互作用,在菜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
那湖北有自己的“鄂菜”吗?
答案是肯定有!湖北不仅有自己“鄂菜”,而且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点。
探寻鄂菜踪迹:湖北味道的独特密码鄂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演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46dd0bdaf2b4cde9086bbe6aab25aad.png)
长江流域图
在古代,湖北地区凭借长江、汉江等丰富的水资源,鱼鲜成为鄂菜的重要食材。同时,湖北地处中原腹地,农业也较为发达,各种谷物、蔬菜、家禽等食材也十分丰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鄂菜吸收了周边地区的烹饪技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042c2aa8d37ba19bda55e883367504.png)
例如,在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鄂菜的烹饪技巧日益精湛,菜品也更加丰富多样。到了明清时期,鄂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83ea8fe27a290a57248011a3919ecfc.png)
清蒸武昌鱼
以武昌鱼为主料,清蒸而成,肉质鲜嫩,味道清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b0830239330e7c3a3844fb59472477.jpg)
排骨藕汤
以莲藕和排骨炖煮,汤味浓郁,藕香四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89aeab9cbf50b8b02ec2d8747cb3ba.png)
红菜苔炒腊肉
红菜苔与腊肉同炒,腊肉咸香,菜苔脆嫩。
但鄂菜为什么没有其他菜系那么出位呢?首先,湖北鄂菜在“性格”上不是那么鲜明。
与粤菜、川菜、湘菜鲜明的特色相比,鄂菜的特色难以用一句话讲清楚。比如粤菜以鲜、嫩、爽、滑著称;川菜以麻辣鲜香为核心;湘菜以鲜辣为主。但鄂菜的口味相对较为中和,既不像川菜那样麻辣突出,也不像粤菜那样清淡精致。这使得鄂菜在市场上的辨识度相对较低,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导致人们对于鄂菜没有特别突出的味道记忆点,不像提起粤菜就想到海鲜、提到川菜就想到麻辣,提起湘菜就想到剁椒。
其次,湖北鄂菜在做法上没有那么多花样。从菜品丰富度和烹饪手法来看,鄂菜的体系显得相对单一。如粤菜有众多的烧腊、点心、海鲜菜品,烹饪手法包括蒸、煮、炒、煎、炸、焗等;川菜的菜品更是丰富多样,有24种味型,烹饪手法多达38种;湘菜也有丰富的菜品系列,以炒、煨、炖、腊等烹饪手法为主。相比之下,鄂菜虽然也有丰富的菜品,但在菜品的分类上不够泾渭分明,烹饪手法也相对简单。
最后,湖北鄂菜受到多地菜系的影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湖北成为了文化和饮食的交汇之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鄂菜的发展。首先是湖北周边地区菜系众多,如川菜、湘菜、徽菜等,这些菜系在发展过程中对鄂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便利,湖北人更容易接触到其他地区的美食,导致本土饮食文化特色不够突出,使得鄂菜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那鄂菜是不是真的没有讨喜的特点呢?其实,在春节这个容易“过节胖三斤”的时候,鄂菜却迎来了自己的 “高光时刻”,这就是“健康饮食赛道”。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餐桌摆满了各种美食。然而,这些美食大多以高蛋白、高脂肪的肉类为主,烹饪方式也多为油炸、红烧、炖煮等,热量和油脂含量较高。多吃容易导致肥胖和血脂升高。此外,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大量食用各种糖果、糕点等甜食,这些食物含糖量高,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这些都会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
而鄂菜以蒸为主的烹饪模式,在春节期间就显得尤为适宜。蒸菜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减少营养流失。
特别是同油炸、红烧等烹饪方式比较起来,蒸菜的油脂含量低,更加健康。例如,沔阳三蒸是湖北的传统名菜,包括蒸肉、蒸鱼、蒸蔬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dad837cc3bf300fc7561a75f808fb8.jpg)
以蒸肉为例,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薄片,裹上一层米粉,放入蒸笼中蒸熟。这样蒸出来的肉,肥而不腻,米粉吸收了肉的油脂和香味,口感软糯,同时又保留了肉的原汁原味。蒸鱼则能保持鱼肉的鲜嫩,营养不流失,吃起来鲜美可口。蒸蔬菜更是清爽解腻,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消化吸收。
一顿丰盛的湖北蒸菜,既能满足人们对美食的享受,又能保证饮食的健康,让大家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不用担心身体负担过重。
希望春节期间来湖北旅游的朋友们,希望大家也能多尝尝咱们湖北的鄂菜,让更多的朋友们品尝到湖北的味道,感受到湖北鄂菜文化的魅力。
后记:2018年7月21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楚菜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将湖北菜简称统一规范为“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