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曹丕禅汉
第一节 临危继位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去世。兴于洛阳,死于洛阳,这也许是曹操的宿命吧。
此时曹丕尚在邺城,闻讯大哭不已,太子中庶子司马孚极力劝谏,认为“先王去世,天下大事要依靠殿下来主持,上为宗庙,下为百姓,怎么能像平常人一样讲求匹夫之孝呢!”曹丕哭了一阵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说:“你说得对。”
这和张昭制止孙权哭孙策的境况很相似。
其他闻讯而来的大臣在朝堂上相聚,也一起号哭,乱成一团,秩序全无。司马孚劝住曹丕,回过身来大声呵斥这些朝臣,说:“先王去世,天下震动,应当早拜嗣君,以镇海内,怎能只知道哭泣!”这才制止住了大臣的号哭,恢复了朝堂秩序,商讨继位问题。
大多数大臣拘泥于常理,认为应该得到天子的诏书后再继位,尚书陈矫反对,认为曹操死在都城以外,天下惊恐。曹丕应该立刻继位,安定天下之心。何况曹操儿子中还有人在洛阳,如果不立即继位,万一有人萌生异心,因便夺位的话,将会出现巨大的社会危机,难以收拾。
曹丕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让陈矫、司马孚、尚书和洽一起准备继位仪式,以去年才晋封为王后的卞夫人之命让曹丕立即继位,并大赦天下。
陈矫、司马孚等人的举动受到曹丕赏识,建立魏国后,以陈矫负责吏部事务,封高陵亭侯,迁尚书令。任司马孚为中书郎、给事常侍,宿省内,除黄门侍郎,加骑都尉。
曹丕即位魏王,尊卞王后为王太后,然后迅速建立自己的行政班子,以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同时调整王室内部机构,设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
不久又以前将军夏侯惇为大将军执掌军权。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等周边游牧族群都派人来朝贡,表示祝贺和臣服。
有鉴于东汉以来宦官乱政的教训,曹丕下令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宦官职务最高不能超过署令,就是内廷各部门的负责人,大致有左右中尚方、中黄、左右藏、左校、甄官、奚官、黄门、掖庭、永巷、御府、钩盾、中藏府、内者等署,并将这道命令刻写在金册之上,藏于石室,子孙后代不得更改。
曹丕称帝后,于黄初三年(222年)九月又下诏禁止后宫干政,诏书说:“妇人干政是祸乱的本源。从今以后,群臣不准向太后奏事,后族之家不准担任辅政之职,也不准无故封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
这两个举措确保了曹魏时期没有出现宦官和外戚专权乱政的现象,但遗憾的是,曹丕没能制定出一个防止权臣专权乱政的方法,让司马家族钻了空子。
以上这些措施都是正常的人事、机构调整安排,无可指责,但曹丕的另一个举动却暴露出想代汉的意图,就是改变年号,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改变年号是皇室专有的权力,曹丕这样做是明显僭越。
新王登基,自然要对朝臣和百姓施以恩惠。曹丕赐诸侯王将相以下大将粟万斛,帛千匹和等次不一的金银。派使者到各个郡国去巡视,查看搜集贪腐、暴虐官员的罪证。对百姓也有恩惠,撤除王室禁苑,凡是王室没用过的禁苑全部开放,让百姓经营。将各关卡、渡口收取税赋的额度降低到十分之一。
陈矫坚持要曹丕立即继位的建议很有眼光,当时情势确实容不得曹丕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差错,曹丕能否顺利继位就很难说了。
曹操死时,离洛阳最近的是驻防长安的曹彰。曹操病重不起时,立即叫人招曹彰来见。曹彰闻讯后紧急赶往洛阳,可惜还是晚了一步,曹操已经去世。曹操召见曹彰的意图何在,想要告诉曹彰些什么,成为千古之谜。
曹彰找主持丧事的谏议大夫贾逵,问曹操的魏王玺绶在哪里?古时为官,以官印为凭,谁持有官印,谁就拥有相对应的官职。曹彰关心曹操玺绶的去向,显然是心有所图。贾逵严正拒绝了他,说:“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在哪里,不是您应该问的问题。”曹彰的行为让贾逵更加戒备,不敢在洛阳久留,赶紧奉送曹操的梓棺回邺。
这里就出现一种可能,假设贾逵和曹彰是一党,贾逵将曹操玺绶交给曹彰,然后以曹操召见曹彰的事由来伪造曹操遗书,灵前即位,成为新的魏王。
曹丕怎么办?两个办法:
一是以太子之位,王后之命,也继位为魏王。那么两个魏王势必要武力拼杀,两败俱伤,不管谁赢,都会给孙权、刘备带来逐鹿中原的机会;
二是承认曹彰为魏王,自己甘为其下,如此的话,曹丕就是最大的输家。曹、孙、刘三家今后的走向也会大不一样。不过这条路只是理论上存在,曹丕不会甘居其下的,就算曹丕想,拥戴曹丕的文武官员也不会同意,最终结果还是要靠武力解决。
不光是王室成员中有可能做出不利于曹丕的事情,军队中也开始出现异动。曹操死后,天下危惧,扬威将军臧霸派往跟随曹操西征的军队和青州兵认为天下从此将发生大乱,全部擅自离开洛阳,并且不是悄悄地溜走,而是大张旗鼓大摇大摆地走了。
有人建议贾逵发兵追讨,但贾逵认为曹操刚死,继承人还未即位,不宜追讨,只能安抚。于是发布命令给沿线郡县,命令他们为臧霸所部和青州兵提供粮草。
贾逵此时哪里还敢大动干戈,引发更大的混乱,唯一能做的就是稳定局面,为曹丕顺利继位争取时间。如果此时曹丕就在洛阳,已经即位,像臧霸所部和青州兵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一定会被追究。
事实上曹丕继位后就开始着手清理臧霸所部和青州兵,祸根就是此时埋下的。
第二节 二子夺嫡
曹丕能够成为魏王太子、曹操法定继承人的道路可谓一波三折波谲云诡,不亚于今天任何一部勾心斗角的宫廷剧。
曹操有25个儿子,卞夫人所生的有4个: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卞夫人本来是曹操纳的妾,其所生的儿子因此是庶出,不具备继承曹操的资格,但由于正室丁夫人被曹操所废,卞夫人为继室,后来又成为王后,其儿子就变成嫡子,拥有了合法继承权。
丁夫人所养的曹操另一个妾刘氏所生的曹操的长子曹昂死于征张绣之时,因此,曹丕就有了嫡长子的身份,成为最有资格继承曹操的人。
拥有合法继承人的身份是一回事,能不能够顺利继承是另外一回事。家天下体制下,合法继承人能否最终继位关键还是要看先王的个人决定,而曹操在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
曹冲死时曹操还对来安慰自己的曹丕发火,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言下之意有传位给曹冲的意思,其实这更多的是受悲伤情绪的影响,冲口而出的气话。
曹冲固然聪明可爱,但还太小,还不知道将来会成长为什么样子。曹丕后来说,如果曹冲不死,也轮不到我来继承的话也只是故作姿态。至于曹操说想把位子传给郭嘉的话更不可信,顶多是曹操做给群臣看的一种姿态而已。
与曹丕争夺继承权的是曹植。有记载说曹彰问贾逵曹操魏王玺绶何在的原因是想将玺绶交给曹植,是为曹植争取的。但这个记载不大可信,有学者认为是写史人为加重曹彰、曹植阴谋夺嫡的罪孽而编造出来的,以此为曹丕谋害曹彰、曹植张目。
不管这个事情的真假,起码写史人能这样写,也说明没把曹彰看做是夺嫡之人,夺嫡之人还是曹植。
曹丕,字子桓,中平四年(187年)冬生于谯。曹植,字子建,初平三年(192年)生于东武阳,二人相差五岁。二人从小读书习武,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经历过战争胜败,见识过战争残酷,目睹过百姓艰辛。曹丕还有过死里逃生的经历,十岁时跟曹操征张绣,被张绣打败,幸亏曹丕八岁时就善于骑射,骑马逃脱。
但二人的性格差异很大,史书中没有二人性格的描述,只能从其日常行为和所擅长的事情来归纳推断。
曹丕心思缜密,功于心计,善于克制,敢于冒险(喜欢打猎就是冒险性格的表现)。曹植则豪放不羁,胸无城府,率性而为,疏于防范。一个内敛,一个外向。
二人所擅长的文风也能体现其性格特征。曹丕长于文学评论,是个理论家。理论家几乎等同于阴谋家。曹植则长于诗赋,是个文学家,并且是个想象力异常丰富的文学家,这类文人很难成为一个政治家。曹植的失败主要是其性格造成的,典型的性格悲剧。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曹植被封为平原侯。三年后,改封临淄侯。曹丕不封侯的原因是按照规矩,嫡长子要继承父亲的爵位,也就是说,曹丕此时已经是理论上的继承人。夺嫡之争应该从此时算起。
曹操也是个文学家,喜欢文学,对擅长诗歌辞赋的曹植宠爱有加。曹植十几岁就很会写文章,曹操看过他写的一些文章后,不相信是他写的,问他是不是请人代笔,曹植回答说:“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我为啥要请人代写?您要不信的话可以面试。”
曹操还真面试了他一次,建安十五年(210年),铜雀台建成,曹操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作赋。众人之中,只有曹植一挥而就,完成《登台赋》,第一个交卷。此事给曹操留下了深刻印象,认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对他寄予厚望。
曹操喜欢曹植还有个原因,就是曹植为人简约、平易近人、不尚华丽的性情与曹操十分相似。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征孙权时,留曹植守邺,并以自己二十三岁作顿丘令就有所作为的经历敦敦嘱咐此时也二十三岁的曹植也要有所作为。
古时习俗,帝王亲征,留太子守都城为监国。曹操留曹植是个信号,最起码透露出曹操还没决定谁是最终的继承人,意味着曹丕的地位并不牢固。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封为魏王太子,仍然是理论上的法定继承人。之所以这样说,还是因为曹操此时没最后下定决心,还在曹丕与曹植之间犹豫,曹植几次都差点取代曹丕成为继承人。
第三节 曹丕夺嫡团队
此年以后,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争夺得越来越激烈。
下面讲述夺嫡过程。
先来看看曹丕、曹植的夺嫡团队。
曹丕团队主要由四人组成: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四人并称“四友”。
司马懿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为太子中庶子,看起来进入曹丕的圈子太晚,其实不然,司马懿建安六年(201年)入仕时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和曹丕游处,两个人之间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关系。
司马懿进入太子府后,每次有大事相商,都会献出奇计良谋,得到曹丕的信任和重用。这些大事中,应该包含有对付曹植夺嫡的事情,可惜没有明确记载,不敢妄谈。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名门之后,祖父陈寔为著名党人,父亲陈纪官至大鸿胪,叔父陈谌,也是名士,连一向目中无人的孔融也主动和陈群父子结交。刘备作豫州刺史时,陈群曾为豫州别驾,奉劝刘备不要放弃豫州去接陶谦的徐州牧,刘备不听,果然失败。
曹操破吕布后,在吕布军中的陈群父子归附曹操,从此历经曹操、曹丕、曹睿三代,成为三朝元老。陈群最大的贡献是制订了《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朱铄,字彦才。沛国谯人,曹丕同乡。此人资料不多,生平事迹不详,只知其是个瘦子,性子很急。
上面三人由于资料记载不详,不知道他们在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争中具体做了什么事情,出了什么主意,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一个团队,一定是一起做过事情,出过主意的。
吴质则不一样了,做过许多事,也出过许多主意,如果不是有“四友”的记载,就真的会觉得曹丕的智囊只有吴质一个。
吴质,字季重,兖州济阴(今山东省定陶县)人,出身寒微,不为乡人喜欢,一直到后来位高权重了,乡人还是不喜欢、不敬重他。一个人不喜欢他,也许是那个人有偏见,一乡的人都不喜欢,说明是这个人有问题;一时的不喜欢,也许有误会,长期不喜欢,说明没误会。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吴质不是个善茬,人品有问题。从后来的表现来看,确实如此。
在家乡混不下去,吴质就到邺城邺漂,由于其才学通博,被爱惜人才的曹操辟入幕府,混迹于曹操儿子之中寻找靠山。
早些时候曹操的继承人未定,吴质还能和曹操的几个儿子保持均衡的友谊,等到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后,吴质就一门心思地巴结曹丕。
曹植看不惯他的行为,给他写了封信(即《与吴季重书》),看似在回忆纪念两个人的友情,实则是极尽辛辣地讽刺、挖苦、鄙视吴质。吴质回了封信(即答《东阿王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碍于曹植的身份,吴质不敢公开与曹植对骂,只能以含蓄的口吻对曹植的攻击作了回应,虽然隐晦,但却不示弱,也表达了对曹植的轻视。
这两封信成了二人的绝交书,从此再没有书信往来。吴质一直怀恨在心,曹丕继位后,不断地打击迫害曹植,这些行为里面都可以看到吴质的影子。
曹植的团队有哪些人呢?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