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一部满是“遗憾”的名著,这部名著的整体故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七十回的剧情,当五湖四海的各路好汉们各显神通最后汇聚在梁山聚义厅之前的剧情可谓是酣畅淋漓,纵然梁山好汉这一团体并非什么善茬,甚至连武松也曾杀死无辜道童,鲁智深也抢过老和尚的稀粥,但在这乱世之中,他们也不过是讨个活路而已,如果咱们将“好汉”理解为“不择手段活下去的人”而不是“好人”的话,《水浒传》的故事就看着合理多了,总之前半段那快意恩仇的种种故事让人热血沸腾,然而后半段招安之后则是怎么看怎么憋屈,直到最后梁山征方腊一役十损七八,着实是有着太多遗憾,而其中最让人遗憾的莫过于武松手臂被斩断,为何施耐庵要如此对待自己花了十回来塑造的一个英雄人物呢?
(武松、鲁智深剧照)
武松这个角色在故事的前半段是给读者一种他是“主角”的感受,毕竟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他一个人就占了十回,再加上景阳冈打虎和为兄长报仇怒杀嫂嫂的剧情可以说是知名度盖过《水浒传》本身,武松也因此而被读者视为梁山上最强的好汉之一,更有人编出了“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事实上原著中并没有这种描述,不过也能看出读者对武松这个角色的偏爱。
然而武松这个角色在上梁山前和上梁山后的戏份却是天壤之别,毕竟梁山之上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总计一百零八人,此时已是群像戏,而非突出武松个人,所以他没太多存在感,毕竟他前面还有五虎将,更何况还有一个武艺巅峰的“玉麒麟”卢俊义,武松退居二线也实属正常。
但让人疑惑的剧情还是发生了,梁山征方腊一役是十分惨烈,绝大多数的龙套角色都难逃一死,甚至“中箭虎”丁得孙这种倒霉蛋居然是被毒蛇咬死的,这种作者强行剧情杀的角色甚至都不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而剩下来的人多半都是比较重要的角色,唯独武松活下来也不值得庆幸,因为他被斩断了一条手臂,他为何要遭此一劫?
(丁得孙、武松剧照)
斩断武松手臂的人是谁?几版电视剧翻拍的《水浒传》电视剧中其实都对观众进行了误导,电视剧中武松是在与方腊的搏斗中才失去了一条手臂,最终还完成了“单臂擒方腊”的壮举,所以没读原著的人对于笔者提到“武松被龙套角色砍断手臂”的说法可能还不赞同,至少方腊不是龙套,对吧?
然而在原著故事中并没有“武松单臂擒方腊”的桥段,而方腊最终是栽在了武松的好兄弟鲁智深手中,不过武松被斩断手臂这桥段却是真实存在的,斩断他手臂的人名为“灵应天师”包道乙,虽然会些法术,却也是个十足的龙套角色,最终是被凌振炮轰而死,所以他斩断武松手臂这一桥段其实对于主线剧情来说完全是可有可无的,施耐庵如此对待武松是否有些残忍?其实读到结局你就明白施耐庵的用意。
(方腊剧照)
当宋江喝了毒酒去找李逵时,两人的对话提到了一件事,即是东山再起,李逵有这心,也有这胆,但是宋江的做法是什么?宁愿自己被毒死也不愿意失去了忠义之名,顺便还把有心起事的李逵给毒死了,你说宋江自私也好,说他忠义也好,总之在他心中忠义之名最大。
(凌振剧照)
那么问题就来了,武松对宋江的感激不比李逵少,若他没有失去一条手臂,没有选择出家,而是和宋江回了朝廷,再加上他那莽撞的性格,他的下场也只会和李逵一样,所以施耐庵将武松写成被断一臂就可以解释得通了,表面上此举是伤害了他,其实是在某种意义上保住了他的性命,不是么?
你管会法术的大能叫做龙套?现在龙套的门槛都这么高了吗?
滥杀无辜但是又情有可原,要他命有点太狠,所以作者要了他一条臂膀,然后让他善终。
武松不是莽撞之人
真以为梁山有多少好汉啊,大部分都是刺头流氓,呗蛇咬死是正常不过了
改编名著不应该改变大的情节
呼风唤雨,飞剑黄巾力士电视没法拍,只能改编。
再厉害的武功高手都不敌法师,马战步战都排第一的卢俊义,照样不放李助。
因为他是天伤行星,又不想让他打败仗,只好安排个会法术的打败他
张飞张三爷说了我当年硬抗吕布一百回合的人,死的时候可惨了
为什么,,哎,你们读为什么去,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通通人类的所作所为,知识在哪里,通通的所作所为,就在'这里,这样的人群所作所为,人类所作所为,同时 就是人类,人群中的所作所为答案,有知识,矛盾 理解吗?
金莲,巧云,你们这是什么隐?
将军也被流弹打死比这屈闷多了。
打方腊之前108一个不死,打完方腊死了一多半,方腊可不是好惹的啊[呲牙笑]
再厉害也得看作者心情,即使把你说得很无敌,万一心情不好随时安排一下意外就报你整丝。
武松那里莽撞了,心细得很
还是原著书好看![点赞]
武松是天人,不是人能杀得了的,所以安排个天师斩了他一只手。